我们总说成功,但是谁又能说得清什么是成功呢?请给我一个成功的定义先!

——坤鹏论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三十九)-坤鹏论

一、到底是“什么人”?

昨天,关于到底是“什么人”的争论成了热搜。

其实答案到底是什么并不难找,只要从古至今,将所有文字资料查阅和对比一下,答案自现。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个高举自己当初的课本,就坚信自己是说得最正确的人。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人们对于自己所谓常识的捍卫是多么固执,固执到可怕。

他们无比坚持地说自己当初学的是什么什么,言外之意那就是正确答案。

但是,他们却很少很少去想一想自己的常识又到底对不对呢。

常识、习俗、约定俗成、习惯,平时它们看不见摸不着,根深于人们的思想中、行为里,但是,一旦遇到与它们对立的东西,它们就会裹挟着绝大多数人一起全力击退对方。

这不禁让人想起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表示,习俗远甚于法律,很多规矩,特别是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应该变成习俗而不是写进法律条文中,“要把这些规矩制定成法律是愚蠢的”。

人们最普遍的行为准则——道德源于习俗、习惯,甚至就连人类的政治制度就是由习俗造就——“政治制度……源自于城邦公民的习惯,什么样的习惯决定了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方向。”

确实啊,看得见的法律条文远远逊色于看不见的习俗。

而习俗、习惯是养成的,比如:柏拉图明确地且相当满意地承认,他之理想国的等级社会必须建立在一个四种金属人的谎言之上,起初没多少人相信没关系,只要不停地讲,从公民小时候就开始对其宣讲,并且严禁反对意见的存在,很快地,只要到了第二代,所有人都将相信这个等级制度的神话是自然的且不可避免。

另外,柏拉图在《理想国》还提出,除了哲学能够让人死后灵魂上天堂之外,习俗也能,不过在下一世生活的选择时由于灵魂只能依靠习俗,而没有智慧的帮助,很容易选错。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三十九)-坤鹏论

二、前情回顾

在《读<斐多篇> 论灵魂(三十八)》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

灵魂的本质是什么?(二十)

前面的论证主要针对的是克贝的异议,为此苏格拉底不惜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己哲学人生对于原因探究的三个阶段来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相论(注:应该是柏拉图的理型论)的形成。

听完之后,克贝表示,自己算是心服口服了,再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也不再怀疑苏格拉底的理论了。

这时,西米亚斯上场,他婉转地说,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而且他相信人性软弱,很难不对死亡恐惧,所以,他还是对此心存着一些小疑问,还不能毫无保留地信赖苏格拉底的说法。

首先,苏格拉底表扬了西米亚斯的探究精神,并指出你们就算信赖那些第一假设,也还必须去探究得更清楚,只要分析得透彻,才会坚定地相信这番说法,并尽最大可能地跟从。

这里指的是,对于信念,人们都必须要自己探究明白,这样才能够坚定不移地依其行事,才能克服恐惧勇往直前。

接着,苏格拉底又表示,这个终极的原因也就是探究的最终目的,到这里就没有再进一步探究的必要了,而且也是没有可能的,无谓的穷根究底的思辨没有任何意义。

然后,苏格拉底针对人性软弱,即使相信理型论,也不能直面笑对死亡的问题,开始讲述灵魂的轮回,这和《理想国》的套路很相似,那个对话录讲到最后一卷时,也是讲了类似的灵魂如何轮回的传说。

苏格拉底先是强调人们要铭记:“既然灵魂不死,就需要我们必须关怀它,不但关怀它的这一段我们所谓的今生的时间,而且要关怀它的全部时间。”

如果不关怀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又是不死的,而他能从这一世带走的只有教养和养育,这两样东西会令新亡者从进入彼世开始就令其大大受益,或是大受其害,所以,除非灵魂尽可能变得善和明智,否则坏人的灵魂到了另一个世界也绝逃脱不了邪恶,也绝不会有救。

苏格拉底先是大致讲了人死之后灵魂轮回的大致过程:

新亡者的灵魂首先会被这一生的守护精灵带到亡灵集合地,接受审判;

接着,根据审判结果去到另一个世界(按《理想国》讲述,有的上天堂,有的下地狱);

在那里得到自己应得的报应,在停留指定的时间后,再由另一个引导者领回到下一世。

这个过程可以参看《理想国》第十卷,里面写得非常详细。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三十九)-坤鹏论

三、灵魂的本质是什么?(二十一)

“不过,这个旅程可不像埃斯库罗斯的剧中人——忒勒福所描述的那个样子,因为他说的是一条直路坦途通往阴间,但是在我看来,这路既不平坦也不单纯的只一条,否则根本就不需要引导者呀,毕竟,如果仅一条路可走,谁也不会走岔、迷路。”

“其实,这条路上的分岔和十字路口很多,而且迂回曲折,这是我根据这儿所做的那些繁多的献祭和宗法规矩记号推出来的。”

“繁多的献祭和宗法规矩记号”既可以指民间习俗,也就是在通往给死者献祭的岔路上摆放香火作为路标,也可以指秘仪指示。

“凡守规矩且明智的灵魂会跟随标记和引导者,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可是那耽于肉欲的灵魂却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窜上窜下,在可见的世界上徘徊很久,反复抗拒,尝尽苦头,才被那专门管他的精灵用暴力勉强带走。”

这类灵魂苏格拉底在前面曾更为详细地描述过:

“这样的灵魂已经被身体渗透,与身体同流合污,因为他总是与身体在一起而与身体结交和同在,因对身体的诸多专注而使得自己与身体长在一起啦。”

“而且,我们必须相信,形体有重力,沉重,是个包袱,附着于大地,凡俗且可见。这样的灵魂被形体拖了后腿,被形体压得精疲力尽,被形体拉回到可见的世界,从而对不可见的另一个世界心怀恐惧。”

“于是,据说,这样一种灵魂只好绕着墓碑和坟冢打转,徘徊其间,在那里可以见到这些灵魂的恍惚形象,它们并不是干干脆脆、洁净地解脱,还保留着某种可见的成分,于是产生出映相,因此是可以看到的。”

“不仅如此,看来这并不是好人的灵魂,而是坏人的灵魂,它们是被迫徘徊游荡在那种地方,作为对自己以往邪恶生活方式的惩罚。”

好,让我们翻回到现在所阅读的部分,继续学习。

“在到达其他灵魂的集合处时,那做过坏事的不洁灵魂,要么是曾染不义行凶,要么是干过别的什么类似恶行,这些恶行恰巧既与行为本身有亲缘关系,又与灵魂的作为有亲缘关系,所有别的灵魂既不愿与之为伍,也不愿成为其向导,这种灵魂只能独自彷徨于困境之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才由必然带去与其相配的居所。”

“那个曾洁净地、规规矩矩地度过一生的灵魂则会碰上诸神作伴,由诸神引导,住到适合每个这样的灵魂居住的地方。”

以上这段苏格拉底用了不少诗化语词,看起来就像是在模仿通俗的民间诗歌,这似乎在应和前面所说的:“那梦倘若一再吩咐我作那种通俗的属民的乐”,也就是用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诗歌故事来启迪民智。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