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话总喜欢说得很绝对,做事却往往爱相对。

——坤鹏论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七)-坤鹏论

尼采说:“基督教不过是民众的柏拉图主义”。

确实,在基督教中,柏拉图主义晦涩的哲学概念被生动的形象所代替,从而使得更多缺乏理解力的人易于接受。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柏拉图宣称,灵魂通过追求哲学可以获得解脱,回归天上世界,从而脱离尘世轮回,得到永恒的解脱,而在基督教中,人们则被告知,可以通过信奉宗教理想约束自己的言行,使灵魂获得准入天国的权力。

理型是柏拉图哲学理论的核心,而基督教耶稣则是基督教神学体系的核心,所以,耶稣就是人格化的理型之理型——至善,“一”、唯一的神。

一、前情回顾

在《柏拉图的理型论(十六)》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理型论是人类第一次向共相认识发起的冲刺的上部分内容。

第一,殊相和共相的定义

殊相:属于西方哲学术语,指个别,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事物,每一个事物都是殊相。

共相:在哲学中专指普遍、一般,可以理解为共性、类别。

所以,共相和殊相,如果是哲学领域,常又被译为:一般与个别。

不同哲学家对于共相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比如:柏拉图就将共相称为:理型。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如果能了解‘红’的概念或共相并不红,‘动’的概念或共相并不动,‘变’的概念或共相并不变,这才算是懂得概念和事物,共相和殊相的分别。”

第二,柏拉图第一个意识到共相存在问题

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共相的设想,但按其诘问法的哲学风格,他并没有深入去探究。

西方哲学史认为,柏拉图是第一位意识到共相这个定义存在问题的哲学家。

他在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巴门尼德、赫拉克里特的哲学学说基础之上,创造了他的共相论——理型论,回答了:理型是怎么存在的?理型具有哪些实在性?如何切实体验到它等一系列问题,并为此提出一个二元的认识论体系——完美的理型和不完美的摹本。

第三,语言决定论

柏拉图的理型论成于继承和发展前人哲学思想之外,国外学者还指出,该理论很大程度还源于希腊语的特性。

希腊语的语言结构很独特,对于理型论影响很大的主要是:

抽象名词的构造形式都是“抽象名词+事物”,很容易让人认为,抽象名词确实是以某种形式而实存的,比如:“美+事物”,这让人不得不去想,美是以某事物的形式实存的;

动词“知道”,总是要附带直接宾语,比如:我知道张三,他富有;

希腊单词中“真”和“实”是同一个单词,所以某物只要为真,它必然是实存的;

希腊词中“词语”和“名字”是同一个单词,因此,用来表示“美”的“词”,同样也是“美”的“名”,这就意味着“美”是实存之物。

那么,对于柏拉图来说,获取知识,就像会见某人、某物或发展关系一样,知道“美”本身这个概念,就算“遇见”过它了,共相就像宏大而高级的、幽灵般的殊相。

二、人类第一次向共相认识发起的冲刺(下)

1.亚里士多德的共相

亚里士多德对于恩师柏拉图的批评不少,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比如:他就不完全认同理型论。

他指出,理型就是凭空在实有的世界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无用的名目,理型和万事成物的关系,不过是说空话,或是在作诗。

亚里士多德接受共相确实真实存在,但是,他认为它们并非独立存在于殊相。

共相就是一类个别事物共有的性质(本质),应该生于个别事物之中,或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内。

也就是说,物体或生物的本质并非看不见的理型,而是存在于物体或生物的个体当中。

比如:美本身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有的东西,而不是在这些美的事物之外的什么东西,如果有人能摧毁所有美的事物,那他就摧毁了美本身——因为那样美本身就无处藏身了。

这同样适于正义本身、人本身以及其他共相。

简单地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有共相,但没有供这些共相存在的一个独立的世界,共相存在于个体对象中。

亚里士多德将这个本质称为“形式”,除了我们进行抽象的思考时,它不应该离开事物而存在。

柏拉图的“一”在“多”旁,应当由“一”在“多”中,取而代之。

比如:椅子的本质是椅子的形式(可以坐的形态);马的本质是马的形式(有鬃毛、长脖子、独特的尾巴……);杯子的本质是杯子的形式(可以盛水供饮用的形态)等等。

而实体构成的素材叫质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皆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缺一不可。

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相当于万物的灵魂,质料不过是形式的助手,不可或缺的助手。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共相和殊相认识的区别,也就产生了两种思维方式:

超验的共相决定个别事物的自上而下;

由人通过经验个别事物而抽象出共相的自下而上。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七)-坤鹏论

2.共相的三个问题

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共相只是他们博大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但是柏拉图的理型论和亚里士多德对理型论的批判却是后世争论共相问题的源头。

他们之后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派、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都不刻意讨论共相问题(虽然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他们对共相问题的认识倾向),而是把焦点放在伦理学上。

直到800年后,共相才成为西方哲学一个独立的讨论焦点。

起因还要追溯到三世纪的腓尼基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他写了一本小书《导论》,在其中提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共相(种和属)是实体还是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

如果共相是实体,它们是有形还是无形;

共相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还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

可以看出来,它们主要也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共相的分歧,其中最大也最确定的分歧是在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上,柏拉图认为是分离的,亚里士多德则坚信共相在可感事物之中。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七)-坤鹏论

3.一直延续至今的共相争论

200年后,著名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波爱修将波菲利的《导论》翻译成拉丁文,并且还对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因此,波爱修被西方哲学史认为是最早将共相问题引入哲学讨论的基督教哲学家。

也正是他引爆了中世纪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共相争论,并且反复出现,持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根据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逐渐形成了共相唯名论(简称:唯名论)和共相实在论(唯实论、实在论)两大阵营,还有一些折中主义者。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七)-坤鹏论

这个争论可以大致描述为:

我们可以说“家畜”这个词语是人类创造的,但是,“动物”这个词语呢?

“动物”这样的共相,从一开始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

又或者它不过是我们为了使用方便而创造出来的词语?

同类的词语还有哺乳类、人类等。

其中,认为共相存在的思想称为唯实论,认为共相不存在的思想称为唯名论。

唯实论者站在柏拉图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是比个别事物更加根本和更加实在的一般实体,它构成个别事物存在的根据,“人类”这样的共相是存在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人类”才成立的。

唯名论则坚持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的观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共相只不过是人们用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它作为普遍本质只能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作为抽象概念只能存在于人的思维和语言之中,因此共相是后于和寓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

比如:只有张三、李四等这样的个人存在而已,“人类”只是我们思索出来的词语,所以,一般“人类”这样的共相是不存在的。

是啊,柏拉图说,我们是因为灵魂中有着树、大象等事物的理型记忆,所以才会认识现实中个体的树、大象,而且,他还说,理型不仅是普遍性、本质,而且是实体。

但是,这个在脑海中的理型到底长什么样呢?

《会饮篇》中苏格拉底的导师狄奥提玛对理型进行了描述和赞美,很玄幻,很迷人,令人陶醉和向往,但是,即使你读上千百遍,还是无法说出理型的模样。

估计柏拉图也是遇到过这个的困惑,所以他借助到了数学,特别是几何,因为像三角形、圆形这样的几何图形,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对其模样很确切,而且它们的性质绝不会因物质世界的变化而有变化。

因此,从理型的模样这个角度看,唯名论的说法似乎更合理,他们声称共相仅仅是词语,这便意味着,树与树之间唯一的共性,在于人类将“树”这个笼统名称用到它们身上。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共相的知识只是知道如何使用笼统的名称,或者,如何在不同的事物中认出家族相似性,在世界本质和我们的语言活动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对应,而只是某种巧合,这是比较令人难以接受的。

那么,这个共相争论为什么会在中世纪比较热烈呢?

因为,唯实论观点构成了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的理论基础。

唯名论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和优先性的观点,必然会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同为人类的我们,都背负着最初的人类亚当的罪——原罪。

也就是说,亚当和我们一样都是“人类”,所以我们也背负着原罪。

但是,如果“人类”这样的共相不存在,人们也就没有必要背负和自己几万杆子都打不着的人的原罪了,那么,负责救赎原罪的教会自然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所以,对于共相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于教会的意义极为重大。

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思想在中世纪哲学中一直处于受压抑的状态,而唯实论的观点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

4.奥卡姆剃刀

再后来,也就是中世纪后期,大约14世纪前期,有一个叫威廉的天主教教士,他因为出生于英格兰萨里郡的奥卡姆,所以被人们称为 “奥卡姆的威廉”。

威廉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并一度在巴黎大学任教。

他知识渊博, 能言善辩,有着“驳不倒的博士”之美誉。

更重要的是,他是坚定的唯名论者。

由于威廉发表了许多诸如“通过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之类的言论,惹怒了当时的罗马教廷,结果被教皇关进了监狱。

但是,上帝保佑,在狱中待了四、五年后,他居然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

他当时对路易皇帝只说了一句话,便令龙颜大悦,立即收留了他。

这句流芳百世的话是:

“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来捍卫你。”

随后,再无个人安危顾忌的威廉著书立说,畅所欲言,声名大振。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七)-坤鹏论

他对当时无休止的关于“共相”、“本质” 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

他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他认可张三、李四这样彼此独立的个体存在,但并不认可将其总括为“人类”这样的共相存在。

因此,在他看来,探求一个一个的个体才是最重要的,而人类后来想出来的“动物”、“人类”等词语本来就不存在于自然界,那么,这些干扰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威廉在其著作这样写道:

“人们不能断定一个陈述为真或断言某一事物存在,除非由于自明,或由于天启, 或由于经验,或由于逻辑演绎,从天启的真理或从观察而得到证明的命题迫使我们这样断定。”

这句话常被后人引用, 概括起来就是 “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

通俗地讲,就是能以较少的假定去解释的事,用较多的假定去解释是徒劳的。

这就是他的“思维经济原则”。

因为威廉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便将“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称为“奥卡姆剃刀”。

在奥卡姆剃刀提出之前,哲学一直被置于神学之下,有“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之说。

而奥卡姆剃刀这样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渐渐脱离神秘主义,开始理性思考事物。

于是,哲学的中世纪时代随着唯名论暂获胜利结束,以思考本身为主体的近代哲学拉开大幕!

奥卡姆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后来,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

总之,奥卡姆剃刀的出发点是:

大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复杂的事情往往可通过最简单的途径解决。

不过,正如维特根斯坦指出的,人们对于定义概括的“渴望”永远无法得到彻底满足,所以,共相之争并没有结束,而是一直争论到现在,而哲学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相信这个争论未来还将继续下去。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