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最鲜明标志是:创造一系列听不懂的名词替换行业话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搭建一套毫无价值的所谓的理论体系大肆宣扬、售卖……所以,当你观察到某个行业出现类似情况,说明它已经内卷了,这些方面越是热闹越是内卷得厉害。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3)-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读<理想国> 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2)》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群众之所以痛恨哲学,主要是以智者派为代表的伪哲学家造成的,他们互相争吵,充满敌意,总是进行人身攻击,让人生厌,而这些恰恰是真正哲学家不会做的。

因为哲学家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永恒不变的事物上,一没功夫干别的事,二是永恒之物和谐、有秩序,绝不会互相伤害,人总是摹仿自己所称赞的事物,哲学家也不例外地努力摹仿这些恒定的事物,所以,他们不会关注鸡毛蒜皮的人事,更不会和别人争吵。

第二,哲学家治国如同画家临摹画画,以理型世界的理型为参照物来改造人和城邦,尽可能地把人的特性画成神所喜爱的样子,最善的哲学家照着最善的理型“描画”出来的人和城邦一定是最完善的。

所以,只有让哲学家担当城邦统治者,城邦和个人才能终止邪恶,理想的城邦才能得以实现,而以前那些反对者,也会因为亲眼所见而对苏格拉底心服口服,赞成哲人王这个结论。

既然能够赞成上面这个结论,那么反对者们也会赞成统治者的后代也有可能成为哲学家,从而世代相传,保证城邦一直在哲学家的统治之下,永远不会腐败毁灭。

虽然哲学家担当国家的统治者以及国家世代由哲学家统治的情况极其罕见,甚至还没有发生过,起码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众人是无人知晓的,实现起来有困难,但是只要有可能,就永远不能说是没有,哪怕是只出现一个这样的人,也足够说明苏格拉底结论是对的。

坤鹏论读完这段之后认为,确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一个受哲学主宰的城邦如何能够避免毁灭”这个问题的讨论既难又冗长,深究起来。

实话说,深究起来,他的论证并不足以让人心悦诚服,如果同样从可能性的角度看,那么与他完全相反的观点也不能说错,甚至是只要是说出来的,不管多么荒谬,多么不可思议,都不能加以否定,因为,谁能100%否定“万一”呢!

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哲学追求绝对性,修辞学追求或然性(可能性),苏格拉底多少有点拿着对手的矛去刺对手的盾。

不过,毕竟人家苏格拉底是有主角光环加持的,在几次运用可能性助阵的情况下,他总算是马马虎虎过关了。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3)-坤鹏论

二、两个新问题

“既然这个问题好不容易结束了”,苏格拉底一下子精神抖擞了,他建议乘胜追击,再接再厉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的城邦制度的救助者如何产生,亦即通过什么学习和训练产生?”

“他们将分别在什么年龄段着手学习每一门功课?”

三、勇敢地主张:必须确定哲学家是最完善的卫士!

第一个问题在前面的挑选任命统治者和娶妇生子部分曾经讨论过。

苏格拉底指出,其中妇女儿童的问题已经处置了,也就是城邦卫士的生育问题,可以不谈了,但是“关于统治者的问题可以说要再从头讨论起”,因为它非常重要。

他先是回顾了以前讨论的要点:

“我们曾经说过:当他们被放在苦和乐中考验的时候,他们必须证明自己是爱国的,必须证明无论是遭到困难还是恐怖或是其他任何变故时,都不改变自己的爱国心;不能坚持这一点的必须排斥,经受得住任何考验而不变的,像真金不怕烈火那样的人,必须任命为统治者,让他生时得到尊荣,死后得到褒奖。”

不过,他表示,当时担心会引起刚才结束的这场争论,所以把讨论悄悄地转移了方向。

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前面已经证明了一个受哲学主宰的城邦能够避免毁灭,那么,再也不用再躲躲闪闪了,“现在让我们勇敢地主张:必须确定哲学家为最完善的卫士(统治者)”。

四、多重品性融一身,它们还要结合妥当

苏格拉底开始就通过什么学习和训练产生城邦统治者这个命题进行阐述。

他再次提到,真正的哲学家是非常稀少的。

首先,因为哲学家必需的品性一起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是相当罕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品性是分开的。

在前面苏格拉底还曾专门论述,能够接受理想的城邦的高级教育的未来卫士,恰恰需要具备这些品性。

其次,这些品性还能和谐相处,更加不多见。

“敏于学习、强于记忆、机智、灵敏,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品性,还有进取心、豁达大度,这些品性很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本性中,而且它们还要有秩序地和平稳定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更加罕见了。”

“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会因为命运的某种偶然,使他主要受机智敏捷的指挥,从而乱了分寸,使这些品性变得一点稳定性都没有了。”

“以天性平稳来说,这种人更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不过呢,虽然他们在战争中不会因为害怕而动摇,但是,在学习中,他们也更迟钝,没法领会要义,像呆子一样。当需要他们投入到需要智力的工作中时,他们便提不起精神,总是困意连连,没完没了地打瞌睡打哈欠。”

“可是,我们曾主张,一个人必须兼具这两个方面的优点,并且结合妥当,否则就不能让他受到最高教育,得到荣誉和权力(担当城邦的统治者)。”

显而易见,这样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凤毛麟角,不可多得,“因此,他们必须被放在我们前面说过的劳苦、恐怖、快乐中考验”,从而考察出谁真正是这种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3)-坤鹏论

五、还要考察有没有能力胜任最大的学习

“另外,我们现在还需加上一点从前没有说过的:必须把他们放在许多学习中‘操练’,注意观察他们的灵魂有没有能力胜任最大的学习,或者,观察他们的灵魂有无进行这种学习的胆量,这就像有些人缺乏体育竞技的胆量一样。”

“你这样考察是很对的,但是你所谓的最大的学习是指什么?”阿狄曼图问道。

它也可以翻译为最重要的学习、至高的学习、最高的学习,其实就是指学习善的理型。

“我们在辨别了灵魂里的三种品质之后,曾比较研究了关于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的定义。”

所谓的灵魂的三种品质就是在第四卷讲到的灵魂的三分,它们分别是:理性、意志、欲望。

“我们曾以某种方式说过,要想最完善地认识这些德性(正义、节制、勇敢、智慧),需要另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不过,走完这条路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它们。”

但是,当时格老孔表示,在他看来已经够了,就不用再走这条路了,所以,“这一研究后来用的是一种我觉得很不缜密的方法继续进行的”。

这个情节出现在第四卷,当时苏格拉底明确表示过:“用我们现在的这个论证方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弄清楚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是一个另外的有着困难而长远道路的方式,但是用我们这个方法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做到像解决前面的问题那样的程度或许还是可以的。”

听完这段话后,格老孔直接表示:“不就够了吗?在我这方面,在目前阶段这就满意了。”

现在,阿狄曼图再次表示支持格老孔的意见,“我觉得这一方面让我,也让这里这几个人看到标准了。”

但是,苏格拉底并不认同,他指出:“一个事物要想作为其他事物的标准,它首先必须是完善的,哪怕只是有一丁点儿的不真实性,它更无法成为标准”,虽然许多人因为惰性会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够了,不须进一步研究了,但是,“对于城邦和法律的卫士来说,这种惰性是最要不得的”。

“所以说,对于这些卫士而言,他们必须走一条曲折的、更长的路程,不仅必须劳力锻炼身体,还需要劳心锻炼学习的功力,否则他们将永远不能把作为他们特有使命的最大的学习进行到完成。”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