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如果,所以我们最需要杜绝的一个坏毛病是事后诸葛亮,其代表语句为“如果……”、“早知道……”、“要是……”等等,想想可以,千万别真以为再有一次机会的话,自己一定能选对,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欺,让自己安于现状,以为自己怪不错的,不思进取。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六十二)-坤鹏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坤鹏论会有意放慢些脚步,因为苏格拉底将要大段大段地发表论证,而中西方逻辑思维模式的差异,会让我们在理解上遇到些许麻烦,解决办法只有细细研读,慢慢琢磨,反复品味。

一、中西方的道德体系

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过程中,总会有朋友说,你看这个和中国的一样,那个和中国的差不多。

坤鹏论认为,概率世界里,人类社会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大概率的实现。

而人本身就是一种大概率相同的动物,换句话说,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性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人种,不管什么民族,更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是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可能有快有慢,但发展趋势是基本相同的。

另外,因为人性相同,所以以合作为基础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制约那些不利于合作的人性,这便有了以习俗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并且,人性相同造成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相同的,虽然表述形式上可能各有不同,但实质性的内容大致相同。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西方远隔千山万水,特别是2000多年前几乎是隔绝的状态,却也会有着相似的思想了。

正所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特别是叠加时间大神的过滤筛选后,最终剩下来的都是最大概率的那些道理。

所以,坤鹏论一直坚信,知道道理很重要,但是明白道理是怎么推导而来的才是最关键的,唯有如此,才能心悦诚服于道理,并在行动中真正地、坚定地践行它。

同时,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总是要分类的,首先要确立最基本的德性,就像柏拉图提出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主德,然后再拆分出更多更细的项目。

其实,大家分析出来的主要德性大体相当,只是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侧重与倾向。

中国传统上有以下几个主要德性体系最受重视:

三达德(智仁勇)

四维(礼义廉耻)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其中三达德与四主德最接近,就是缺了个正义,因为,像“各人做自己的事”这样的正义,在中国并不看好,而现代理解的正义也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正义存在差距。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六十二)-坤鹏论

二、苏格拉底的推导逻辑

苏格拉底说,城邦的正义就是:各人做自己的事(to do one's own business in a certain way)。

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基本逻辑是:

一开始就确定这个思想中构建的理想的城邦是全善的,是最好的

全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在理想的城邦中找到了智慧、勇敢、节制

剩下的自然就是正义

正义=最好

城邦因分工而建立,其本质是分工

真正的善都是由于本质的善,所以,城邦的好、它的善主要是因为分工好、分工善

分工好就是,每个人只做适合自己天赋的事,并且尽全力将其做好

正义=分工好,换言之,城邦因分工构成,所以城邦因正义(分工好)而善

苏格拉底也明白这是逻辑假设,所以他要证明在城邦这个大范围中的正义的定义,在个人的小范围中也是成立的。

三、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吗?

那么,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吗?

苏格拉底表示,现在还不能肯定得斩钉截铁,前面都是从城邦的角度来说的,只有对个人也能使用这一定义,并且它也适用于个人,这样才可以确定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在开始证明个人的正义是否与城邦的正义相同之前,他又不厌其烦地带领大家温故了一遍初心:

“我们假定过,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较大的包含正义的事物,看到这个事物存在,那么我们要在个人身上发现正义的性质就会比较容易。”

“我们同意过,这个较大的事物就是城邦,所以我们尽力建造了一个最好的城邦,因为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在这个好城邦里当然能够找到正义。”

“现在我们要把在城邦里发现的东西应用于个人,如果二者是一致的,那么万事大吉。但如果正义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与在城邦中的表现不同,那么我们还得回到城邦中来,对正义再作考察,把个人身上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两相对照,互相砥砺,当它这样显露出来时,我们就可以在心中确认它了。”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他的证明总体思路是,先假设这个城邦建立在各人明确分工合作的基础之上,再证明这种分工合作就是城邦中的正义,然后将这种在城邦中成立的命题放到个人身上,看能否成立。

请大家注意,后面的论证主要集中在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相比较上,探讨它们是不是一致的,所以苏格拉底会多次谈到抽象的、概念级的比较,以其为根本,保证这样的具体探讨不会误入歧途。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六十二)-坤鹏论

接着,苏格拉底的开始了他的论证。

首先,他从概念(相、理型)的层面进行了论证阐述。

他指出,如果两个事物有同一个名称,即使外形不同,比如:一大一小,它们也是相同的。

那么,“如果仅就正义的概念而论,一个正义的个人和一个正义的城邦也是毫无区别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完全相同的。

在英文版中“概念”为idea,按照苏格拉底的共相说和柏拉图理型说,这里翻译为“理型”其实更为贴切,就是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在我们这个现象世界的它们都是理型世界中正义的理型的仿制品。

所以,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最起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不过就像现象世界的马、鸟、树木、花草等,虽然都有相同的名称,表现形式也基本相同,但是却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因此,即使概念一样,也还不能完全证明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

然后,苏格拉底又从结构的角度,论证个人的灵魂是不是也具有与城邦一样的三种品质,这个论证是重中之重,明天坤鹏论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