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个性,小改变有可能,大变化基本没希望,而一个个事件就像是在给个性标重点。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22)-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理想国> 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21)》,坤鹏论主要分享了以下内容:

第一,要挑选年轻人学习这些课程

因为这些学习是繁重劳累的,只有年轻时才能胜任,所以必须让年轻人去学习算术、几何以及一切凡是在学习辩证法之前必须先行学习的预备学科。

第二,不能强迫他们学习

苏格拉底指出,强迫性的学习无法在灵魂中生根,只有自由的人才会主动学习,所以他建议用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这样还能在游戏中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天性。

第三,挑选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学习

从这些受过教育、亲历过恐怖战争以及身体承受过劳累的锻炼的孩子中,挑选出表现最出色的来学习这些课程——算术、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等辩证法的必修预备学科。

第四,20岁开始学习辩证法的预备科目

那么,在几岁开始学习上述那些辩证法的预备功课呢?

苏格拉底指出,应该从20岁开始。

注:坤鹏论在《读<理想国> 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21)》中写的有误,错写成了在20岁前学习这些必修功课,这里特意订正一下。

而这个问题也牵扯到了对于学习辩证法的学生的两次挑选:20岁一次;30岁一次。

在青年完成18岁~20岁的士官团集训后,也就是在这些年满20岁的青年中,挑选具有统治者天赋和适合这类教育的天赋,同时还在劳苦的身体锻炼、学习和战争恐怖中总是表现得最能干的年轻人,让他们开始集中学习算术、几何以及一切凡是在学习辩证法之前必须先行学习的预备性科目。

从20岁到30岁这10年间,这些被选出来的学生几乎不再做任何其他事情,完全进行上述科目的学习。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不管是算术,还是几何学、数理天文学,它们本质上都是数学,因为柏拉图视数学是通向可知世界的大门,一个希望理解任何事物本质的人必须经过的大门,它能够“将灵魂从变化的世界引向实在”,它“自然地唤醒思想的力量……以引导我们达致实在”,所以,数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预备,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热切的学习。

也就是说,整整10年这些学生的训练完全是数学的,这比今天人们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数学家的人所期待的时间还要长,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这一阶段是灵魂转向的关键阶段,其目的和作用就是,让这些未来的城邦统治者将注意力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从可变转向不可变,从可朽转向不朽,从现象转向实在,从感官转向思想,从而完成对于他们进行教育的翻天覆地的、质的升级:“灵魂从朦胧的黎明转向真正的大白天,上升到我们称之为真正哲学的实在”。

与20岁前的分散的、不系统的数学学习不同,这个阶段“他们将被要求把以前小时候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那个殊途同归的绝对真理,他们从数学的公设和公理出发,“假设地”前进,他们必须完全接受那些“假设”,但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最终基础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考察出有无辩证法的天赋——能在联系中看事物的就是一个辩证法者,不然就不是一个辩证法者。

第五,30岁再进行一次挑选,重点考查能否用理性看见实在

苏格拉底指出,当这些学生到了30岁的时候,他们还要面临第二次筛选。

首先,再从中选出其中最富有天赋的,其次,考查他们能否不用眼睛和其他感官,就可以跟随着真理的脚步,达到纯实在本身(事物的纯粹本质)。

苏格拉底特别提醒,这个考查项目必须要特别谨慎严格。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22)-坤鹏论

二、为什么不能早早就去辩论?

格老孔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特别小心这个(考查)项目?”

苏格拉底指出,因为辩证法也会有不良效应,比如:搞辩证法的人会做违法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通过这个考查,无法用理性看到实在,这样的学生会有违法的可能性,而且还挺大。

那么,本来都是优出选优,天赋品质都是极优秀,各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人,他们的灵魂怎么可能会变成这样呢?

苏格拉底就此打了一个比方:

“假设一个富裕的大家庭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周围自然不乏伺候他并向他献殷勤的人。”

“后来他长大了,也知道了他是被收养的,自己称为父母的并非他的亲生父母。这时,你认为,他会如何看待养父母以及那些奉承之人?他的看法和以前会有什么不同吗?”

“在他不知道真相前,他关心、尊重他的养父母和其他亲人,胜过关注其身边的奉承之徒。那时,他很少会在重要事情上违背养父母的意见,也很少对他们出言不逊。”

“但是,当他知道真相后,他会更关注那些奉承之徒,而日渐不尊重养父母,对他们的忠诚也逐渐变弱。”

“他将公开和那些奉承之徒交往,并按照他们的规矩行事,最后将完全不把养父母和家庭其他人放在心上,除非他天生具有特别正的心术,才不会出现以上这些改变。”

苏格拉底指出,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们从小就有关于正义、光荣的信念,“我们就在这种观念中长大,好像父母哺育下长大成人一样,我们服从它们,尊重它们”,不过,这些信念并不是自己通过思想思考明白的,虽然从小就长在了心中,但还是处于可见世界的层次,并未上升到可知世界的层次,从而深深扎根于灵魂之中,所以,它们就不那么牢固了,很容易被动摇、推翻。

“但是,有的风俗习惯却刚好相反,它们能给人快乐而对人的灵魂具有蛊惑力和吸引力,当然,任何正派的人都不会遵从这种习惯,他们始终愿意尊重和听从父亲的教诲。”

“至于‘光荣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立法者那里学习过相关的道理,他会据此得出回答,但是,他的答案在辩论中会被反驳,试想一下,当他被反驳的次数多了,而且几乎无论到哪儿都被反驳,他难道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转而相信可耻的东西也不见得比光荣的东西差劲?再试想一下,当他对善、正义以及他原本尊重的很多东西,都发生这种改变时,他以后会如何尊重并服从这些东西呢?”

“他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敬畏它们了。”

“既然他认为没有必要敬畏这些信条了,同时他因为没有找到真理从而心中又缺少真理的信条,他自然会转而采取那种能蛊惑他灵魂的生活。”

“所以,他便不再遵守法律,而成了一个违法者。”

“而这样一个结果却是搞哲学辩论自然会产生的。”

“因此,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地引导(这些三十岁的)学生进行这种辩论”,“一个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禁止他们小小年纪就进行这种辩论。因为,那些觉得辩论好玩,小小年纪就到处跟别人辩论的人,会模仿别人,并养成辩驳别人的习惯,就像一只见到人走近就拽着别人撕咬的小狗。”

“在他们和别人多次互驳,结果或胜或败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曾觉得正确的一切东西,由此,不仅使得世人对他自己,也对整个哲学事业的好感大大丧失了。”

“但是,年龄更大的人就不会像那些耍嘴皮子的人一样把辩论当作开玩笑和一项运动,他会更成熟稳重些,选择向那些为了获得真理才进行辩论的人学习,就因为他做人做事有分寸,所以他不会损坏哲学的名誉,而会使它有更好的名声。”

苏格拉底指出,“我们说上面这一番话,就是为了预防他们变坏以及使哲学的名誉受损,现在参与哲学辩证的人,各色各样的都有,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只能允许懂得分寸和个性坚定的人,参与这种辩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22)-坤鹏论

苏格拉底上面这个比喻以及相关的论述,中心思想就是:

虽然经过了20岁到30岁整整10年的数学学习,如果还不能用灵魂的理性看见实在,那么很容易走向利用辩证法干违法的事。

因为,这样的学生就像我们俗话所说的,处于半瓶子醋咣当的状态,再加上年轻气盛,往往会变得无知却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懂很多,其实真正知道得很少。

而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誉为世间最聪明的人,恰恰是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他,比起“明明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的旁人,更高一层,显然,智慧的人最典型特点便是具有这种无知之知,相对而言,上述那种学生则是愚蠢的代表了。

这时如何任凭他们去辩论,一是会使其陷入口舌之快,养成辩驳别人的习惯,二是因为还处在多变的、人是万物尺度的可见世界层次,没有找到真理作为信念根基,就会很容易在辩论中被别人带偏、带跑,往往会陷入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境地,不管辩胜还是辩负,都可能会怀疑自己曾经觉得正确的一切东西。

所以,苏格拉底建议,禁止他们小小年纪就进行这种辩论,以免误入歧途,将辩证法用来干违法的事情。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