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在基因里的对因果的执着,使得人类只接受自己认知以内的事物,就连绝大多数科学家往往也跳不出来,于是我们总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模式生搬硬套地刻画着外在事物,殊不知,从一开始就南辕北辙,离题万里了,什么唯物、唯心,其根源症结不就是这个吗!

——坤鹏论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四十一)-坤鹏论

毋庸置疑,人类是习惯的生物。

比如:因意外而半身不遂的人,常常在半年之后就会恢复到原先的幸福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幸福的基准点会随着环境而移动,这则充分显现出了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同样道理,当我们获得额外财富时会感觉到幸福,但是,我们很快会习惯新的富裕程度。

由于这个原因,涨工资带来的满足感只能维持6个月。

而中彩票的幸福感在6个月之后甚至常常跌到比中彩票之前还低的水平。

一、前情回顾

在《读<泰阿泰德篇> 探究知识是什么(四十)》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二十二)

前面苏格拉底论证了:感官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思考感觉,那么,肯定有另外一个部分,比如:灵魂或别的什么东西,负责产生感觉以及对感觉进行思考,而感官相当于听命于灵魂的士兵或工具,负责收集感觉的相关信息,然后传递给灵魂。

接着,他又指出,人们也不可能通过一个感官获得要通过两个感官才能得到的两种感觉,更不可能同时对它们进行思考。

以此再次证明,产生感觉、思考感觉的绝对不可能是感官。

然后,苏格拉底提出问题:对于两种感觉,人们又会思考什么呢?

以声音和颜色为例,当人们产生这两个感觉后,一般会思考:

第一,它们两者都是“是”;

第二,它们各自“相异”,又自身“同一”;

第三,它们二者加起来是“二”,各自是“一”;

第四,它们彼此是“相似”,亦或者“不相似”。

继而,苏格拉底又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人们通过什么器官来思考以上这一切?

二是,什么东西对它们来说是共同的,但不能通过听或看来理解?

显然,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是灵魂。

那第二个问题呢,也就是说,什么是共性呢?

泰阿泰德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答案:共性就是,关于声音和颜色的‘是’与‘不是’、‘相似性’与‘不相似性’、‘同’与‘异’,‘一’与别的数目,显然还包含奇数、偶数以及所有这一类概念。

那么,苏格拉底正在问这两个问题就是,经由(通过)我们身体上的什么器官,我们感觉、思考到这种种共性。

泰阿泰德表示,根本就没有什么专门的器官可以感觉到所有共性,灵魂本身就是它思考这些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术语的工具。

这样,根据人类如何得出事物的性质进行分类,事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对于某些事物,灵魂自身具有机杼、以自己为工具,凭借自己潜观默察;

第二,对于其他事物,灵魂则通过身体上的感官来感觉之。

像“是”,其涵盖范围最广,附着、涉及一切东西,是事物的首要性质,它就是第一类,是典型的灵魂以自在的方式求达的那一类,也就是,灵魂自己所直觉的一类。

“相似”和“不相似”、“同”和“异”、“美”和“丑”、“善”和“恶”等,都属于这一类。

对于这一类事物,灵魂是如何思考的呢?

首先,灵魂通过相互对照来考察它们的‘所是’;

并且,灵魂在自身中把过去和现在跟将来关联,以过去和现在参证将来,加以反思、衡量比较。

比如:灵魂通过触觉器官感觉到坚硬事物的硬性和柔软事物的软性,而关于硬性和软性“所是”、“是什么”、彼此的对立性以及对立性的“所是”,都是灵魂自己通过彼此反复比较为我们做出判断。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四十一)-坤鹏论

二、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二十三)

“凡是经由(通过)身体而抵达灵魂的那些印象、经验,人和兽类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够天然以感受而知觉它们。”苏格拉底总结道,“但是,至于对它们的‘所是’与‘益处’方面的那些反思,则漫长而艰难地通过许多经历和教育才能得到——如果说得到过的话。”

也就是说,通过身体感官获得印象和经验,这是人和兽类天生都具备的能力,所谓“印象和经验”,其实就是感觉、感受。

但是,对于这些感觉本身的“所是”和“益处”的思考,则需要漫长、艰难、大量的经验和教育,才能获得,这只有人类可以。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前面所讲的——反复比较。

因为人类有记忆,人类可教育,所以才能反复比较,从而得出事物的“所是”和“益处”。

而且,比较的关键是不同情况下的印象数据够多。

也就是经验要丰富,这样得出来的判断才更准确,而这需要漫长、艰难的实践和积累。

同时,会不会比较也很重要,而这除了大量实践外,还需要进行教育,也就是学习前人的经验。

从以上这段,坤鹏论认为,我们还可以收获一个道理,那就是实践遍历越丰富,观察的角度越多样,考察的过程越完整,对于事物的判断才能越客观、越公正、越接近真实。

但是,我们往往会根据一个现状、一个角度、一个时间点,就简简单单、甚至是粗暴地做出判断,给出结论,殊不知,这种判断和结论常常是臆断的、错误的。

因此,对于事物,收集得信息越全面,越是能忍住,让子弹飞一会儿,不意气用事,不凭感觉下结论,你的判断将会越准确。

“当一个人没有触及‘所是’,他能达到‘真’(真理)吗?”

“不可能。”泰阿泰德回答。

“如果一个人没达到某个东西的‘真’(真理),他会有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吗?”

“当然不会,苏格拉底。”

这里的公式是:真、真实、真理=知识,也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坚持的知识公式。

“所以,知识并不在这些印象之中,而在对它们的反思之中。”

换言之,知识不在于对事物的感觉、感受中,而是在对感觉、感受的“所是”的反思中。

“显然,在反思当中能够达到事物的‘所是’和‘真’,而在印象(感受)中则不能。”

“既然它们(注:印象和反思)两个有这么大的差异,你会把它们称为同一个东西吗?”

“不,那当然不妥当。”泰阿泰德回答。

“那么,对于看、听、嗅、冷感和热感等印象活动,应该为它们冠以什么名称?”

泰阿泰德说:“我会称之为‘感觉活动’,除此之外,还会有别的名称吗?”

“所以,你把它们统称为‘感觉’?”苏格拉底问道。

泰阿泰德回答:“必然。”

苏格拉底接着说:“我们同意过,通过感觉不能达到事物的‘真’,因为它不能达到事物的‘所是’。”

“所以,我们也不能达到事物的‘知识’。”

“那么,泰阿泰德,感觉和知识永远不会是同一个东西。”

泰阿泰德说:“显然不是,苏格拉底,现在得出最为清楚的结论:知识是异于感觉的东西。”

到这里,苏格拉底论证了知识≠感觉,知识不是感觉。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