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都在崇拜抖机灵哗众取宠的专家,而不是那些兢兢业业埋头做科研的专家,科学是难以腾飞的,人就这样,社会所好,人必趋之若鹜。

——坤鹏论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二十四)-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泰阿泰德篇> 探究知识是什么(二十三)》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五)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提出,要不要尝试着讨论一下普罗泰戈拉本人会如何捍卫他的观点呢?

泰阿泰德自然对此举双手双脚赞成。

下面部分就是苏格拉底模仿普罗泰戈拉进行的一番长篇论证,坤鹏论也用后者的语气进行复述。

首先,普罗泰戈拉会批评苏格拉底用“有没有可能同一个人记得又不认识同一个东西”这样的问题吓唬小朋友泰阿泰德,小朋友吓慌了,因为不能预料到后果,就匆忙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而这又导致普罗泰戈拉被证明是个笑料。

接着,他指出,就算你驳倒了持与我同样观点的人,只要他的回答与我不同,就不能算是驳倒了我。

在这里他用了排比句连续几句来对苏格拉底之前的诘问进行反驳。

其次,他提出,你如果真有本事的话,要么证明感觉对每个人都是一样,要么证明虽然每个人的感觉不同,但是不能推论对每个人呈现的事物只对他才变得像它呈现的那个样子。

再次,你苏格拉底说什么猪和狒狒,这时候你自己就跟猪一样,甚至诱导你的听众也跟猪一样对待我的著作,你这样的做法忒不高明、忒不地道。

还有,我普罗泰戈拉虽然说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是的东西”与“不是的东西”的尺度,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人都是有区别的,他们的“是”和“显得”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普罗泰戈拉表示,他的意思绝对不是说,不存在智慧和智慧的人。

他所说的智慧的人,是那些能变化的人。

这样的人可以把对一个人“显得”并且“是”坏的东西变成对这个人“显得”并且“是”好的东西。

此话怎讲?

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二十四)-坤鹏论

二、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六)

“回忆一下前面所说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病人,他所吃的东西‘显得’并且‘是’苦的,但是,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显得’并且‘是’相反的情况。”

“这两个人中没有任何一个应该被认为比另一个更有智慧——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由于这个病人认信那样的东西就断言他是无知的,或者由于这个健康的人认信不一样的东西就断言他是有智慧的;这里所需要做的是病人向另一个状态(健康)改变,因为另一个状态是比较好的。”

让我们品读一下严群是如何翻译的:

“回想前所云云:食物对病人显得苦,是苦的,对健者适得其反。无须,亦不能,分别二人孰智孰愚,不必以病人尝食而断其苦,便诮他愚,也不必以健者尝食而断其甘,便称他智,必须在体格上以健康易病态,因健康胜于病态。”

也就是说,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感觉来评判其智慧与否,感觉都“是”,非“不是”,所以感觉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假的,需要做的只是让人们从一个较坏的状态向另一个较好的状态改变,比如:医生就是这种能够改变别人状态的人。

“同样,在教育中,也必须将坏习气变化为好习气,只是医生用药物致使变化,而智者通过言辞来改变。”

教育也是如此,它也是只能使人由较差的状态转变为较好的状态。

所以,医生和智者之间的区别只是,前者用药物产生变化,后者用的是谈话。

“这并不是说,有人可以使得某个以前认信假的东西的人后来认信真的东西,因为后者既不可能认信‘不是的东西’,也不可能认信那些正被经验到的东西之外的东西,对于他来说,而正被经验到的东西永远是真的。”

再来看严群的翻译:

“谁也不能使想假事物者转而想真事物,因(他)不可能想不存在之物或感受以外之物,而所感受莫非真实。”

也就是说,教育并不是一个人在使另一个人认为某事是真的,而在此之前他却认为该事是假的。

这可能也点出了当时对于教育的一个定义:教育,就是一个人使另一个人改变对某事观点的过程,这个改变过程就是,另一个人从认为某事为假到认为某事为真。

因为,如果知识=感觉,那么,“觉得”=“是”,“感觉不到”=“不是”,而思考“不是”的事物是不可能的,思考只能是关于“是”的东西,思考任何事物都是在对思考者所经历的事物进行思考,而一切经验都是真实的。

人,就是这样,只有自己亲自经历过才会心服口服。

实践出真知,也算是对这种人之特性的总结。

所以, 我们经常会说,最拉胯的行为、最无效的努力之一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讲道理,因为真正能让年轻人走心并成长的,只有现实社会。

即使你倒背如流各种人生格言,你该撞的墙、掉的坑一个也不会漏,该遇见的教你做人的人和事,你第一次相遇还是会照单全收。

每个人最终知分寸,见天地,都是一次次在现实中鼻青脸肿的撞摔。

人生中遇到的坑,走过了才算数,而且,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所以,只要不涉及生命危险,不危害社会,放手让别人、让自己去尝试吧。

正所谓:“跟年轻人讲道理是最没有用的,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一点都少不了。”

人生在世,Just Do It!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二十四)-坤鹏论

“不过,我认为,当灵魂的状态是不良的,它会认信跟这种状态相应的东西,当把这个状态弄成良好的,它就会认信别的与之对应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们所认信的东西是好还是坏,关键在于他们灵魂状态的好坏,那么,教育的关键自然就是将灵魂的状态调整得良好,接下来也就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后面这些印象(注:与灵魂良好状态对应的认信的东西),有些人由于缺乏经验而把它们叫作‘真的’;而我认为,后面这些信念只是比前面的‘更好’,而不是‘更真’。”

不过呢,就算好的灵魂状态认信的对应的东西,也不能称为是真的,只能说是比坏的灵魂状态认信的对应的东西,更好一些,而不能说更真实一些。

换言之,这些想法比其他想法好,但并不比其他想法更真实。

进一步讲,所有想法并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好坏之别,而这就是普罗泰戈拉的中心思想之一。

严群是这样翻译的:

“我相信,人因坏习气而起相应的恶念,好习气能使他起相应的善念,此等相应而起的新气象,浅见者称之为真,我则谓之较胜于旧者,断非较真。”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