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完全抽象的、思维的东西,却支撑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当然,也可以将它替换为“故事”。

——坤鹏论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九)-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泰阿泰德篇> 探究知识是什么(八)》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第一,我好心帮他们拿掉蠢念头,他们却想咬我

苏格拉底在解释了人们对他的最大误解——为什么只提问却从来不给答案后,继而又解释了对他的另一大误解——帮别人把蠢念头拿掉后,很多人却想咬他。

也就是说,如果他在对别人所表达的思想进行考察后,断定它是假胎,是幻影、是不真的东西,他会悄悄地将其取走并丢掉,但是,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很愤怒,就像生头胎的女人被夺走了孩子一样,随时准备咬他。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也和坤鹏论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苏格拉底的这个接生的比喻真是相当贴切,身体产有形的孩子,灵魂产无形的孩子,基本都需要有人帮助接生才能顺利产下,而且生产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但是产下之后,则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就连孩子被夺走的反应都如此相同。

苏格拉底所说的这种现象,现代心理学给了一个名词:验证性偏见,通俗的称呼则是:自我欺骗或是自欺欺人。

这个心理特征是人性固有,所以就连最客观公正的科学家都不能免俗,比如:当年就连爱因斯坦在面对量子力学时也是不信、不信、不信……

第二,泰阿泰德给出知识的第二个定义

听完苏格拉底上面一席诚恳的话后,泰阿泰德给出了他的知识的第二个定义:

知识是感觉。

换言之,知一物者觉其所知。

他的意思是说,人类感知最终必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九)-坤鹏论

二、知识是感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先是对泰阿泰德的直率进行了表扬,然后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考察,看它究竟是真胎,还是一团气。”

“你说,知识是知觉。”

首先,他指出:“你提出的关于知识性质的解释不算肤浅的。”

其次,他表示:“你的解释与普罗泰戈拉的解释是一样的,只不过叙述方式有些不同。”

接着,苏格拉底对普罗泰戈拉那句名言进行了论说。

“他说,你要记住,‘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是者’之‘是’的尺度,也是‘不是者’之‘不是’的尺度’,标准存在于个人,无疑,你读过这段话。”

这里坤鹏论使用了“是”,而不通常翻译的“存在”,这其中的道理在《这个“是”不仅仅是》讲过,因为西方语言的“是”的含义比中文的“是”更多,“存在”只是其一,如果用它,则失去了“是”的含义。

“他的意思岂不是在说,你我都是人,因此每个事物对我显得怎样,那么它对我而言就是怎样,对你显得怎样,那么对你而言就是怎样。”

“对,他就是这个意思。”泰阿泰德答道。

“对我显得”,这个表达式通常可以理解为“我觉得”、“在我看来”。

简单地说,在希腊语里面,“事物对我显得怎样”与“我感觉到事物怎样”是可以互换的说法,而且前者是更常用的表达方式。

苏格拉底说:“一个聪明人大概不会胡说八道,所以,让我们跟上他,了解一下他的意思吧。”

“跟上他”指跟上他的意思,沿着他的说法往下想。

“有时候,一阵风吹来,我们中间的一个人感到冷,另一个人感到不冷,或者一个人感到有点冷,而另一个人感觉到非常冷。”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要说,这阵风就其本身而言是冷的或不冷的吗?还是说,我们要听信普罗泰戈拉,也就是说,这阵风对于感到冷的人来说是冷的,对感到不冷的人而言是不冷的?”

泰阿泰德表示,“后一种说法似乎是合理的。”

“那么,这阵风对两个人各自显得那样?”苏格拉底问道。

得到泰阿泰德“是的”的回答后,苏格拉底说:“显得也就是感觉到。”

“所以,就‘温暖’以及这类东西而言,‘显得’跟‘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各人感觉到怎样,对于各人而言也就是怎样。”

“那么,感觉始终是关于是的东西的,而且就它是知识而言,是不会错的。”

也就是说,感觉总是对于是者的感觉,知识是不会错的,那么,既然感觉=知识,它自然也是无误的了。

泰阿泰德说:“显然是这样。”

“美惠诸女神在上!全智的普罗泰戈拉莫非让我等凡夫俗子猜谜,又把真理秘密地告诉他的学生们。”

“真理”,这里暗示了普罗泰戈拉的《真理》这本著作,后面将会提及此书。

这句话可能还暗指了普罗泰戈拉收费授徒这件事。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九)-坤鹏论

三、普罗泰戈拉其人

而普罗泰戈拉的学费之高令人咋舌,据说几乎可以买下两艘军舰。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古希腊名哲言行录》中记载,他第一个向学生收取100米纳作为学费,而当时雅典底层市民维持一年生活需要约1.2米纳)。

他还有着其他第一,比如:

第一个自称为智者,所以,可称得上是智者派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他是最有影响的。

作为第一个公众教师出现,他终身从事科学研究,周游希腊各邦,向人们传授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艺术,教导人们如何令人信服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方面,他是最早的人之一。

他首次举办了辩论赛。

第一个对时间的顺序进行分析从而彰显时机重要性的人。

他能言善辩,社交圈的佼佼者。

普罗泰戈拉在雅典住了很久,主要是和执政官伯里克利住在一起。

据说他们两人有一次“曾经化了一整天工夫来辩论: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竞技的人,要对一个被标枪刺死的人的死负责”,这是一场关于法律责任的重大问题的争辩。

可以说,正是与普罗泰戈拉这样的人接触时,伯里克利大大地培养了他的雄辩才能。

普罗泰戈拉是个无神论者,在他的一部著作的开头这样写道:“就神而言,我对其所是与所不是都一无所知,因为太多事物阻碍我们的认知,问题是那么晦涩难懂,而人生是那么短暂易逝。”

而正因为这句话,他被赶出了雅典,城邦还从他的读者那里收缴了他所有的书,在广场付之一炬,这可能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部根据政府命令被焚毁的书。

在雅典这样的遭遇,和阿那克萨戈拉非常相似,都与伯里克利亦师亦友,都教授了伯里克利修辞学方面的技能,最后都因为无神论的主张而被驱逐出雅典。

与其他智者不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比较敬重他。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九)-坤鹏论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对人来说,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真理,而只有相对的、主观的真理。

同样一句话,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又是错误的,这要取决于这句话是由谁说的,以及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此后,普罗泰戈拉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之上又作了很大的发挥,比如:

“人是善意的尺度,也是恶意的尺度”,所有道德标准也是相对的,行为唯一的标准是自我保全和权宜行事的原则;

“尺度是对于意识的现象”;

“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在自为的单一”,或者是自同的,独立的;

一切都只是相对的,它之所以为它,只在于它对意识的关系中——都只看它对另一个东西怎样,这另一个东西就是人。

很明显,普罗泰戈拉这一思想是以赫拉克里特的“永恒的流变”以及对立统一原则为基础的。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