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习惯的生物;人是摹仿的生物。

习惯如何养成?

最主要的手段是教育。

既然人们是爱摹仿的,而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摹仿。

所以,教育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是立人立国之根本。

——坤鹏论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四)-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柏拉图的理型论(十三)》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以下内容:

第一,理想国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教育机关,城邦的使命与教育的使命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至善与正义。

所以,他在《理想国》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论述他的教育思想,而该思想同样也是基于理型论的。

首先,柏拉图指出,教育的作用不是像智者派所说的那样——是将知识放进人们的灵魂之内,教育是为被肉体捆缚的灵魂解绑,使其自由,可以整个地转身,这样才能够从黑暗转向光明,从多变的物质世界转向看那永恒的理型世界。

这个“看”运用的是每个人灵魂中潜在的思维能力,柏拉图认为,它是神性的德性,而灵魂的其他德性和肉体比较接近,不是先在于灵魂里,而是通过练习和习惯得到的,所以,它们可以加强和削弱,而思维这个德性绝对不会失掉它的力量,它之变好或变坏只是由于转向的方式。

因此,“认识真实存在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而教育也只是一种使灵魂转向的艺术”。

为了实现转身,柏拉图设计了一整套教育课程,使灵魂固有的认识能力逐步提升。

这套课程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修辞等,最重要的是德性与美善的教育。

与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也认为只有实现至善至德的人,才有灵魂圆满的可能,而灵魂圆满正是我们认知理型世界的重要一步。

而实现转身的契机就是数学。

其次,他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理想国的教育体系规划,主要分为普惠教育阶段和高级教育阶段,中间有个两年的士官团军事训练,还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倡导,从幼儿一直到年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践,都涉及到了。

普惠教育针对所有公民,提供最基本的读书识字的机会以及一种普遍性教育,培养公民个人灵魂和谐,使其达到正义,培养个人德性,同时,从中挑选出可以成为卫士的候选人才。

高级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主要针对统治者阶层和辅助者阶层,经过两次专门针对辩证法学习的筛选,最终则是城邦统治者的后备。

按照柏拉图哲人王的观念,这个阶段更是培养塑造哲学家的教育,以置于所有学科之上的辩证法的学习为核心,而且,他特别重视实践,给了十五年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锻炼和考察。

最后,柏拉图还指出,哲人王的教育是终身的,在治国理政过政治生活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花费更多时间过哲学生活,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并以其成果指导治国实践。

显然,柏拉图的治国理论是精英治国理论,整个筛选、教育精英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不断交叉和轮回的知行合一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一个过程。

第二,创造西方文明的飞跃

柏拉图的理型论对整个西方思想文化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认为是一次巨大的转变。

其原因在于:

1.颠覆了“什么是事物本质”的价值判断基准

否定了感性认识,将其贬为意见,提出只有理型才是知识,而它只有通过灵魂的理性,经由思维这一神性的德性才能“看到”。

2.颠覆自然理论,提出创造理论

否认了所有事物都是自然产生并且自生自灭的自然理论,提出了世界是被创造的创造理论。

创造理论基于凡事皆有因果的信念,由于人类的渺小与无知,到了宇宙由何诞生这样的原因,不管是号称科学的还是宗教的,都是猜测,所以,所有创造理论的最初之因都要落到一个超自然的原理,就像柏拉图理型和理型世界。

以超自然原理看待自然的超自然的思考模式,以及以此为基础创立的“是”论和把自然看成无生命物质的物质自然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决定了今后西方文化形成的方向。

后来西方的创造理论主要走出了两个分支:因果论有神论和智慧设计有神论,前者又被称为神创论,后者又叫智能设计论。

而西方自尼采启蒙的反哲学潮流,对西方传统哲学的一大指责就是创造理论,并倡导恢复苏格拉底前那些古希腊哲学家的自然理论。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四)-坤鹏论

二、知识与意见

西方哲学史普遍认为,柏拉图是第一个确立知识、知觉的界限的哲学家,是他严格地区分了知识与意见。

不过,从坤鹏论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毕达哥拉斯是西方哲学史中最早主张二重世界的人,他提出存在着:一个是感性世界,一个是理性世界。

也是他指出,感性世界,依靠感觉的知,是非知,只有理性世界,超越感官的知才是真正的知,即存在着理性与感性、知与非知、真理与假象这样的两个世界。

后来,巴门尼德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观念,并明确在其《论自然》中地提出了明确对立的意见和真理。

所以,柏拉图关于知识与意见的区别,就像他的其他观念一样,并非首创,而是继承、改良于前人。

不过,如果从阐述和论证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综合评判,称柏拉图为第一人倒也可以算得上当之无愧。

这一功绩是极为卓著的,此后的1000多年里,人们一直采用他的判定标准,这种方法更是成为了基督教经院学派关于精神唯我论的主要考据方法。

也正是基于理型论对于知识和意见的区分,后来的柏拉图主义者确定了科学和哲学的本质不同:

科学是研究一般物象的学问,属于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

哲学是基于理型的,是真实的、关于“是”的科学。

所以,从柏拉图起,哲学家就成了一类专门型人才,其基本特点就是热爱智慧。

而且,根据柏拉图的描述,哲学和一般意义上的热爱知识或求知欲强绝对不是一回事,即使不怀庸俗市侩好奇心的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不能被称为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洞见真理的人。

“一个人热爱美好的事物,他可能愿意去赏花,愿意去端详美丽的容颜,愿意去欣赏悲剧,但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哲学家,充其量他不过喜欢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美好的形态,而哲学家却是在热爱‘美’这一本质”,“仅仅爱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而认识绝对美的那个人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而后者则有知识”。

柏拉图所描述的知识,每一想起或是谈起,总会令其追求者油然而生很强烈的虔诚感,因为在他那里真正的知识是纯化的、绝对的、永恒的,只存在于一个固定的、非表象的世界,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中根本想象不到它的面貌,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哲学获得智慧,获得到达那里的钥匙、资格。

可以说,柏拉图的理型论,要比基督教的救世论、道教的出世论,佛教的渡世论,更具知识意义。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十四)-坤鹏论

但是,如果假设柏拉图的理型世界是存在的,并且真正的知识都只在那里,我们将会很悲哀地发现,一切现世的认知都变得因没有意义而暗淡无光,因为按照理型论,理型只在理型世界,知识只在一个不可得到的世界运转,灵魂从高等世界,下降到肉体当中,灵魂本来和理型类似,在物质世界中却只能住在肉体当中,等于被囚于牢狱,所以,人们的使命,是尽力早脱离肉体的束缚,肉体不与灵魂分离便得不到知识,那么,唯一可以去那里的方法只有死亡,脱离肉体可以叫做死,所以,哲学,就是死的准备。

显然,这样的观念是极其悲观的,等于是在说人生在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坚信存在绝对真理、洋洋洒洒写下《理想国》等对话录,一门心想要投身政治从而施展毕生才华的柏拉图,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哲学如此黑暗,甚至沦为厌世哲学。

但是,人生本就无意义的现实,又逼得他只能走上宗教的解释道路,诉诸于前生来世、天堂地狱、轮回等。

(注:为什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请看《人生没有意义》)

他在《理想国》中提到了现世生活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第十卷最后的那个故事中,他表达了现世的生活直接影响了死后是上天国享福还是下地狱受惩罚,以及对于下一世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因为此时还带着前世的记忆),这基本和不少宗教的提法没有太大区别了。

柏拉图特意提醒,作为人,什么知识都可以不要,但一定学会如何分辨什么是善的生活,什么是恶的生活,并最终懂得:善的生活就是让灵魂本性更正义的生活;恶的生活就是让灵魂本性更不正义的生活,因为这样才能做出符合理性的生活方式选择,而这个选择既对活着的我们是最好的,对死后的我们也是最好的。

同时,柏拉图还明确表示,如果前世是个守规矩的人,并且生活在一个治理有条的城邦体系中,他也有可能只靠习俗而不靠哲学占有德性,但是,这样的灵魂在选择下一世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犯错。

“可是,如果一个人,每一次,从他一进入在此生此世的生活开始,就是全心全意地追求哲学的,爱好智慧的,而那由抽签决定他去做出选择的时机又不是落在最后的话,那就很可能,从由厄尔传过来的这些报导来看,他不但在此世将是幸福的,并且甚至从此岸去到彼岸以及又从彼岸再到此岸的路上,也不会是走在一条地下的、崎岖的道路上,而是相反,他将经历一条平坦的、天上的旅程。”

简言之,在柏拉图看来,人生在世,就是理型的实现,只要他在每一生每一世的一开始都爱智慧、做哲学,在生活中能让灵魂本来具有的各种德性,各自得到各自的圆满,成就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德性,然后,在各司其职,保持秩序,和谐共处,互不侵犯的情况下,最终达成正义这一德性,那么他将在每一次轮回中,活着的时候过得快乐,死后灵魂也总能上天国享清福,而不会下到地底受惩罚。

另外,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表示,如果人们“过一种有纪律的、哲学性的生活,那么他们在人世间的日子会幸福和谐,因为他们灵魂中的恶的力量已被征服,而善的力量却得到解放,他们已经成了自己的主人,赢得了内心的和平。当尘世生活终结之时,他们卸去了包袱,恢复了羽翼,就好像在奥利匹克竞技的三轮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回胜利,凭借人的智慧或神的迷狂而能获得的奖赏莫过于此”。“按照天命,凡是在通天大道上迈出过第一步的人就不会再返回地下走阴间漆黑的小道,而会携手前行,过上一种光明而幸福的生活……”

但是,“若是他们转向一种比较卑贱的、非哲学的生活方式,渴慕虚荣,那么当灵魂不谨慎或醉酒之时,灵魂中的劣马就很可能乘其不备把他们带到某个地方,做那些大多数凡人以为是快乐的事来充分满足欲望……临终的时候,尽管他们渴望能有羽翼,但在离开肉体时他们确实还没有长羽翼”,“使之注定要在地面上和地底下滚来滚去,滚上九千年,而且还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

当然,以上说法在当时其实并不新鲜,因为不仅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大文明早有类似观念,而且诸多宗教更是以此来吸引人们入教,以及通过不断强化此类说法对教徒的行为加以约束。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