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是没有的才能将拥有描绘得无比美妙,就像缺爱者擅长谱写绝美的爱情诗篇。

——坤鹏论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七十一)-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柏拉图的理型论(七十)》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第八组推论:如果一不是,其他的如何(三):

1.第五推论:其他的是类似—不类似的

前面论证过,其他的由一块一块的东西组成的,其他的就像那盛大典礼中用人组成的画面,远看是一幅画,我们看不到每一块——每个人的存在,他们是一个整体——画面。

但是,当我们走近他们,走到他们中间去,那整个的画面就越来越看不到了,而一个个不一样的人却越来越清晰可见。

因此,其他的远看是类似的,近看是不类似的。

2.第六推论:其他的是一切

最后巴门尼德又简要地指出,如果一不是,一不是其他的,其他不是一,那么,其他的就显得彼此相同又彼此相异,互相接触又彼此分离,以各种方式变动又绝对静止,既生又灭,既不生又不灭。

总而言之,其他推论中未被提到的一切性质都会以理型分沾的方式被其他的具有。

其他的既然是这样,那么,其他的是一切。

3.第八组推论的总结

这组推论与其他组推论最大的不同是:它论证的其他的的性质都是感官认识上的,完全以其他的作为现象进行论证,所以巴门尼德一直在使用和“看起来”、“表现”、“显现”等词汇。

也就是说,如果一和相对的“不是”结合,那么,其他的,即个别事物,看起来如此如此,或者说,有这样那样的现象。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七十一)-坤鹏论

二、第九组推论:如果“一”不是,“其他的”如何

“我们再回到出发点一次,让我们讲,如果‘一’不是,异于‘一’的是,应有什么结果?”

这里的“不是”指的是绝对的“不是”。

那么,如果“一”不是,指的就是:如果“一”什么都不是,“一”不是一切。

也就是说:如果“一”不和“是”结合,那异于“一”的“其他的”有什么性质。

显然,这个与“一”相对的“其他的”同样也不和“是”结合。

因此,在这组推论中不管是“一”,还是“其他的”,都是与物质世界完全隔绝的,只在理型世界。

1.第一推论:“其他的”不是、表现、设想为一—多的

“那么,‘其他的’将不是‘一’。”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一”和“其他的”完全孤立隔绝,自然也就没有了分沾的关系,“其他的”肯定不能有一的性质,那么它就不是整个的。

“然而它也不是多,因为如果有多,有多里也必有一,如果多里竟没有一个是一,它们加起来就什么都不是,这样就多也不是多了。”

多,也意味着部分,“其他的”不是多,也就不是部分的。

这块论证的基础在于:数的引绎全部建筑在对理型“一”的分沾,一是数的开始,这样,如果有多,就必有一,假设多中没有一个是一,多就不可能是多。

“但是,‘一’不在‘其他的’里,‘其他的’既不是多,也不是一。”

因为“其他的”不分沾“一”,所以,“其他的”既不是一(整个)的,也不是多(部分)的。

以上部分的推论结论是:如果“一”绝对地“不是”,“其他的”既不是一,也以同样方式不是多。

“其他的也就既不表现为一,又不表现为多。”

“因为‘其他的’和‘不是者’里没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样式里什么联结,‘不是者’里也没有任何的是在“其他的”中任何的里,因为‘不是者’没有部分。”

换言之,“其他的”并不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和“不是者”有任何联系,任何“不是者”都不能在任何“其他的”那里,因为“不是者”根本没有部分。

这里的“不是者”,指的是:不是的“一”,也就是什么都不是的“一”。

在本组推论的假设下,“一”和“其他的”都是完全隔绝孤立的,所以它们不可能有什么联结。

而且,这个“不是者——“一”,没有部分(第一组推论中已经论证过),所以,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在“其他的”里。

“那么,‘其他的’并没有对于‘不是者’的看法和观念,根本不能任何方式设想‘不是者’。”

是啊,二者是完全隔绝孤立的,自然也就根本没有任何相见的机会,那又怎么会有看法和观念呢?

“那么,如果‘一’不是,就不能把‘其他的’里面的任何东西设想为一或多,因为没有一就不能设想多。”

这其中的道理和前面一样,一是数的开始,没有一自然就无法设想一切数——多。

“因此,如果‘一’不是,‘其他的’既不表现也不被设想为一、为多。”

这块的推论分为两部分:

一是,如果“一”绝对地“不是”,“其他的”既不表现为一也不表现为多。

二是,如果“一”绝对地“不是”,“其他的”既不被设想为一也不被设想为多。

“那么它们不类似、也不不类似。”

这个推论的意义在于:如果“一”和“是”绝对地无结合,“其他的”无、不表现、不被设想为有以下极端相反的性质:一——多、类似—不类似。

这里面所谓类似、不不类似的结论源于前面关于一、多的结论,简单讲,“其他的”什么也不是,自然是什么理型也都没有分沾,什么性质也没有,那么,也就不可能有类似与不类似一说了。

或者说,“其他的”什么理型也没有分沾,其中必然也没有分沾“类似”和“不类似”这两个理型。

2.第二推论:“其他的”不是一切

“也不同、也不异,也不接触、也不分离,也没有我们上面指出的那些现象,既不是那样,也不表现为那样,如果‘一’不是。”

“那我们就可以概括起来说,如果‘一’不是,那就什么都不是。”

这个推论相当于是本组推论的总结,它的结论和第八组推论的完全相反。

第八组推论的结论是:其他的看起来拥有本篇对话中所讲到的一切相反的性质。

而这第九组推论的结论则为:“其他的”不但没有那些相反的性质,而且也不看起来拥有它们。

前者在全篇对话录中的职责是指出:在什么条件下,其他的看起来如此如此,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才有现象。

后者在全篇对话录中的职责为:在什么条件下,“其他的”也不看起来如此如此,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没有现象。

二者的条件皆为:如果一不是,只不过前者的一不带引号,“不是”是相对的,后者的一带引号,“不是”是绝对的。

可见,柏拉图要指出的是,个别事物(其他的)只存在于与理型的结合里,如果一和狭义的“是”结合,才有个别事物,如果“一”和绝对的“不是”结合,或者说和“是”绝对地无结合,那么便绝对地没有个别事物,既没有不在认识关系内的,也没有在认识关系内的个别事物。

如果一和相对的“不是”结合,其必然结果是现象。

这样,一和处于狭义的“是”以及绝对的“不是”之间的相对的“不是”结合,产生出处于“有”和“无”之间的现象来。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七十一)-坤鹏论

三、对话录第二部分的总结

“这样说了之后,我们还要说:即看起来如果一是或者如果一不是,一和其他的,相对于它们自身以及彼此相对,既完全是一切、又不是一切,既表现为一切、又不表现为一切。

最后,巴门尼德用这一句简单的话将本篇对话录第二部分的推论结果综合地讲出来。

总之,在这篇对话录中,柏拉图论证了理型与个别事物不能完全隔离孤立,否则它们都将什么都不是,根本无法认识,只有二者结合,它们才是一切,才能被认知。

在这里,柏拉图一改以前理型论中贬低个别事物只推崇理型的态度,而个别事物在其观念中被认为是现象,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现象世界,所以,《巴门尼德篇》被认为是柏拉图在拯救现象。

至此,《巴门尼德篇》结束了。

实话说,坤鹏论写得挺辛苦,不少地方深究下来,还有些迷茫,显然,只读它一、两遍完全是不够的。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