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没有好,哪里会有坏,没有大,也不会有小,没有对立也就没有和谐可言。

——坤鹏论

在确定智慧在统治者那里可以找到,勇敢在战士那里能够发现以后,剩下的就是节制以及整个研究的对象——正义了。

苏格拉底和格老孔先是对节制进行了一番讨论。

一、发现节制

苏格拉底认为,“从目前来看,节制比其他德性更像某种协和(和谐融洽)或和谐。”

因为“人们说,节制是某种美好的秩序和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用一个短语来说,就是所谓‘做自己的主人’(a man being his own master)”。

坤鹏论认为,这句话中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节制是某种美好的秩序;节制是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其实,在前面部分的讨论中,苏格拉底就曾讲过,对于民众来说,最主要的自我克制就是服从统治者,而对统治者来说,最主要的自我克制就是控制身体的欲望和饮食快乐。

两相呼应,我们可以得知,在苏格拉底眼中,民众克制自我,服从统治者,城邦必然获得美好秩序,这是民众的节制,它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和谐的体现;统治者克制自我,能够控制住身体的欲望和饮食快乐,这是统治者的节制。

第二,苏格拉底认为,“‘做自己的主人’这个短语看起来很荒谬,因为一个人是自己的主人当然也是自己的奴隶,一个人是自己的奴隶当然也是自己的主人,无论怎么表达,说的都是同一个人。”

他指出,“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的含义是,一个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比较好的部分和一个比较坏的部分,而‘做自己的主人’这种说法意味着这个较坏的部分受到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不管怎么说,这是赞美之词。但如果由于教养或某些交往问题,这个较少而又较好的部分被较坏而又较大的部分控制,那么我们就要进行谴责,把处于这种情况中的人称作无节制的和放纵的。”

“做自己的主人”这个短语到了后世,成为了存在主义的主要座右铭之一,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活成真实的自己,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自己的主人,为自己活,而不要活在他人的世界里,当别人的奴隶,为别人活,“他人即地狱”。

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这个解释则是源于灵魂三分说,一脉相承,而且像四主德、三个阶层等,都是以灵魂三分说为基础的。

《斐德罗篇》、《蒂迈欧篇》与《理想国》三篇对话录都具体提到了灵魂三分,不过,它们并不完全一致,后世学者对此也有诸多争论与见解。

“现在把你的目光投向我们的新城邦,你会看到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因为既然由较好的部分统治较坏的部分就可以称作有节制的或自主的,那么你会说,这个城邦是自己的主人。”

“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快乐和痛苦主要出现在儿童、女人、奴隶和那些名义上被称作自由人的下等人身上。”

“但是,那些在理智和正确意见的帮助下,由人的思考指导着的简单而有节制的欲望,只能在少数人中见到,只能在那些有着最好的出身而又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中间见到。”

而在理想的城邦中,“为数众多的下等人的欲望被比较优秀的少数人的欲望和智慧所支配”。

所以,“如果有什么城邦可以被称作是她自己的快乐和欲望的主人,是自主的,那么这个城邦配得上(节制)这个称号。”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这样的城邦,在所有方面也可以被称为有节制的。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六十)-坤鹏论

二、为什么说节制是某种和谐?

苏格拉底指出,只有有节制的城邦,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由谁来统治这个问题上才能具有一致的信念。

因此,节制的德性既存在于统治者手中,也存在于被统治者手中,两部分人中都存在,这其实就是某种和谐。

为什么说节制是某种和谐?

“因为节制的运作和智慧、勇敢不一样,智慧和勇敢分别存在于构成城邦的不同部分,一部分是智慧的(注:统治者),另一部分是勇敢的(注:战士)。节制的运作不是这样,它延伸扩展到全体公民,把各种各样的公民联合到一起,无论是最强的、最弱的,还是中等的,如果你乐意,你还可以说无论是在智慧方面,还是在体力方面,或按人数、财富,以及诸如此类的标准来判断强弱。所以在国家或个人的天性优秀部分和天性低劣部分中,应当由哪个部分来统治,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节制。”

苏格拉底的意思是说,对于城邦来说,最大的节制就体现在统治与被统治这个问题上。

如果统治者以谁最强为标准来决定,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分歧,因为人各不相同,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标准、不同领域划分出很多强弱来,结果在谁来统治这个问题上,富有的你说应该按财富确定、武功高的他认为要按武力定夺、能说会道的我坚持统治者应该文采飞扬……

对于分歧,一般有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斗争,谁也不服谁,干脆大打出手斗出个谁胜谁负;二是,求同,双方都控制住自己唯我独尊、只有我最对、只有我最好的人性,能够在由谁统治这个问题上统一出一致的意见。

所以,在分歧之中能够求得同保留异,就是一种和谐,就是双方(甚至多方)有节制的表现。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六十)-坤鹏论

三、总结:节制是什么?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心目的节制是:

在个人那里,灵魂中比较好的部分(理性)控制着较坏的部分(欲望),实现了“做自己的主人”,这就是个人的节制,显然,哲学家就是这样的人,苏格拉底更是个中楷模。

在城邦那里,较好的部分统治较坏的部分,较好的部分指的是比较优秀的少数人的欲望和智慧,较坏的部分则是众多的下等人的欲望,从而使城邦成为自己的快乐和欲望的主人,这就是城邦的节制。

在节制的城邦中,所有方面都可以被称为有节制的,其中最大的节制则是:在谁来统治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不同于智慧、勇敢存在于城邦的不同部分的人之中,城邦的节制是同时存在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中的。

苏格拉底还特别指出,理想的城邦中的所有公民都有此德性。

坤鹏论认为,不管是个人的节制还是城邦的节制,本质都是对立过程中的统一。

是理性与某些快乐和欲望的对立之中,理性占据优势,控制住了某些快乐和欲望,从而达成了一种表现为和谐的统一——美好的秩序。

正所谓“节制是某种美好的秩序和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所以节制这个词是一动一静的,动的是控制,静的是秩序。

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对立是永恒的,是过程的,统一永远只是过程中的一个个暂时,而非永远的结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个短语非常恰当地体现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概率世界的运转法则。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