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和放贷款都是金融的事,交易的都是未来,所以风险管理能力都是致胜的最关键。

——坤鹏论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今天讲的这部分非常重要,是银行监管和投资考评指标中的重中之重。

三、信用风险

9.什么是拨备?

(1)贷款生意的成本

就像你问任何一个股票投资者,炒股为了什么?

得到的回答100%是:赚钱!

同样,银行放贷款,同样100%为了赚钱,100%不想出现有损失的不良贷款。

但是,股票投资和放贷款都是金融的事,交易的都是未来。

投资者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银行也没有,它不知道哪些客户未来还款会出现问题。

所以,只要贷出去了钱,就一定会有关注,会有不良。

这就是银行为赚取正常贷款利息所支付的成本。

这个成本是银行贷款生意的关键,算得不对,就可能亏损。

既然成本如此重要,它又该如何计算呢?

其背后的原理并不难。

第一是未雨绸缪,只要贷出一笔款,就预先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备着,防患于未然,这部分钱叫: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第二是雨露均沾,在给贷款定价时,就把预期的损失分摊在所有贷款人身上,这叫:违约风险溢价。

这里主要讲第一点。

(2)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基于会计学的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的财产托管人为了减轻受托责任,对其托管财产的增值不进行任何预计。

随着19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的盛行,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导致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

逐渐,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谨慎方式被会计界认同,进而形成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其最典型的定义是1924年美国学者Bliss提出的: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

谨慎性原则现在的定义是: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坤鹏论认为,还是“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更容易让人记忆犹新。

也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如果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会计操作,看起来都一样适用于记录交易行为,会计人员应该总是选择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数量较小或最小,而利润表中费用较高或最高的那一种。

这一原则也有很大争议。

因为在谨慎时,可能会牺牲其他公认会计原则,比如:一致性。

另外,还会经常有人问:“如果更高的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为什么按低价值计算更好呢?”

在谨慎性原则指导之下,企业报表中“计提”、“减值准备”就成了比较常见的名词。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3)什么是计提?

计提是计算和提取的缩略词。

如果企业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

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就要在当月计提,否则就是虚增利润。

(4)什么是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就是本来可以收回来的钱,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某些减损的迹象。

这时,企业就应该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判断资产是否减值。

比如:你买了某公司1000万元债券,最近该公司暴露出经营困难,甚至会几年都处于亏损,而且这种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实锤证据的。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对这1000万债券进行评估,看最终能够收回来多少钱,而估计收不回来的部分就是减值准备。

然后,企业还需要将估计的减值准备从利润中减出来,这就叫计提减值准备金。

计提减值准备金就是计算、提取减值准备金。

虽然,它还没有形成损失的事实,但基本视同它已经发生了,先在公司的账里面记上,准备着吧。

如果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或是钱能收得回来,这块还留着一个口子,那就是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去的,注意,这同时也给了企业造假的口子。

如果查明原因,确实无法收回,经批准可以作为呆账损失的,那在账上就要应冲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就不能转回了。

(5)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

银行属于金融业,交易的是未来,基于谨慎性原则,减值准备对它更加重要。

不同于上面所说的,要有实锤证据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银行的很多交易只要发生就得计提减值准备。

比如:发放贷款和垫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存放同业、拆出资金、抵债资产、其他应收款项等。

基于针对发放贷款和垫款所做的减值准备,就叫贷款减值准备。

对于银行来说,贷款减值准备是减值准备金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贷款业务是国内银行的最重要业务。

(6)避免混淆,它专门叫拨备

因为银行交给央行的有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为了避免和这些准备金混淆,产生歧义,银行计提的减值准备金,一般叫资产减值损失,或资产损失准备,或拨备。

其中拨备这个名字最为流行,而且也很形象,拨备,拨备,拨出来准备着。

比如:某银行发放了2000万贷款,它会根据预估损失率,比如:2.5%,立刻拨出50万元备着,将剩下的1950万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客户贷款与垫款”科目。

而拨出来备着的50万就算作了银行当期的经营成本,计入利润表的营业支出,科目名为“资产减值损失”。

拨出的50万在资产负债表里不见了,又从利润表里面支出了,但它并没有实际支出。

它去哪里了?

这50万被放到一个蓄水黑盒子里面单独存放着。

这个黑盒子在银行的账本上叫拨备余额或者资产减值损失余额。

如果日后这笔贷款真的发生了损失,只要数量没有超过预估的损失,也就是没有超过50万,比如是20万,那么,只要从黑盒子里面拿出20万元“烧掉”即可。

这个“烧掉”的过程叫核销,就是审核销账——审核确认后进行销账。

核销行为就是将假定的损失变成了真实的损失的过程。

因为20万元来自于蓄水黑盒子,所以,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都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拨备完全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把可能的损失当作成本对待,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7)拨备还有平滑利润的妙用

同时,在实践中,拨备有其他妙用。

坤鹏论以前讲过,所有公司的财报都是经过平滑处理的。

也就是年景好的时候,企业会私藏利润,等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将私藏的利润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经营结果相对平稳,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而拨备就是银行用来平滑盈利波动的作用,盈利好的时候,银行多提拨备,减少当期利润,盈利差的时候,则少拨备,增加当期利润。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8)拨备的分类

拨备主要分为三种: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它通常以正常贷款余额为基数计提,也有以全部贷款或全部贷款减去专项准备后余额为基数。

监管要求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一般准备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资产潜在风险,或者专项准备总额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时,额外计提的拨备。

专项准备:是针对五级分类中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需要对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进行预估,并按不同比例进行计提。

特种准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它比较少见,只在特殊情况下计提,比如:遇到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该国所有公司偿还贷款的能力。

(9)计提拨备的标准

计提拨备的标准在我国的银行分为两类不同对待。

像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招商银行,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然后算出自己的计提拨备标准。

除了这六家银行外,其他银行都必须按照央行印发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的计提指引标准:

正常类贷款为1%;

关注类贷款为2%;

次级类贷款为25%;

可疑类贷款50%;

损失类贷款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就像前面介绍五级分类时所说,银行在其基础之上还会个性化地定义自己更细的分类,同时也会给予不同的计提比例。

另外,财政部、银保监会还有各自不同的拨备要求。

(10)拨备覆盖率

公式: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100%==(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指标标准:拨备覆盖率≥150%

拨备覆盖率也称拨备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简单讲,就是蓄水小黑盒里面的钱应对不良贷款的比率。

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举个例子:

A银行贷款余额100亿,五级分类具体数值如表所示,假设不计提特种准备。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从中我们可以计算出以下数据:

一般准备金:100×1%=1亿;

专项准备金:2×2%+5×25%+2×50%+1×100%=3.29亿;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1亿+3.29亿=4.29亿;

不良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5+2+1=8亿元;

不良贷款率:8亿元÷100亿×100%=8%;

如果按规定计提4.29亿减值准备,其拨备覆盖率:4.29亿÷8亿元×100%=53.63%;

如果按不良贷款数额全部计提,其拨备覆盖率:8亿元÷8亿元×100%=100%;

显然都不能满足银保监会拨备覆盖率≥150%的要求。

这可咋整?

我们先把这个疑问放下,接着往下看。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11)贷款拨备率

公式: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贷款余额×100%

指标标准:贷款拨备率≥2.5%

它又被简称为拨贷比。

A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是多少呢?

4.29亿÷100亿×100%=4.29%。

从它们的公式中,运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发现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三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如果拨备覆盖率=150%,贷款拨备率=2.5%,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2.5%÷150%≈1.67%。

好了,再回到刚才没有解开的问题——A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没有≥150%。

这种情况下,就得多计提一般准备,也就是把不足部分从正常类贷款或全部贷款中提取出来。

8亿×150%=12亿。

12亿-3.29亿(专项准备)=8.71亿。

也就是说,差额的8.71亿元要计提一般准备,以全部贷款为基数,计提比例为:8.71÷100×100%=8.71%。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12)拨备非常非常重要!

对于投资者来说,拨备相关的监管指标非常非常重要。

因为拨备是作为成本计入银行利润表,它计提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银行当期利润,进而影响银行的每股收益,最终影响银行的股价。

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这三个与拨备相关的指标,构成了监控银行贷款质量的核心数据。

每家上市银行的财报,都会在“财务概要”部分将它们列出。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三)-坤鹏论

另外,我们还要知道,监管机构在拨备的监管中采取的是动态拨备理论。

也就是会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因素,对拨备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总的来说,就是经济上行时,监管严些,促使银行多计提;经济下行时,监管松些,促使银行少计提。

这就是动态监管的艺术。

(未完待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