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就是没有做,理由再多也是没做,任何解释都毫无意义,秉承这一原则,你的识人知人之力就会提升至少一倍。

——坤鹏论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五、战胜恐惧=定义恐惧,最好用行动!

1.到底什么令我们恐惧?

生活中到底是什么令我们恐惧、害怕?

是死亡吗?

貌似并不是!

就像吸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个事实。

按说,人们应该尽可能戒烟,但是,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

大多数抽烟者会说:“我很好,别人会得那些病,我可不会得。”“我还年轻。”“我认识的某个人,一天抽一包烟,照样活到92岁。”

也就是,大部分吸烟者并不担心吸烟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危害。

喝酒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人们害怕吗?

同样,大多数人并不担心。

尽管法律禁止酒驾车,但每年它仍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在美国,对于17岁~25岁的年轻人,酒后驾车是他们的头号杀手。

但是,过事实证明,很少有人会对这种行为有所畏惧。

确实,人类总是容易焦虑和恐惧过头。

它们都是我们的祖先处在残酷大自然中练就的生存本能。

但是,人类天性永远是短视的。

再加上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处处危险,步步惊心。

死亡已经变成了“遥远”的事情。

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大多数“常人”埋首于日常琐碎,从不正视死亡的不安,也就不再对自认为很远的死亡而恐惧。

我们真正害怕的是:

找不到工作;

赚不到更多的钱;

财产被拍卖;

做朋友不赞同的事;

得不到自己期望的东西;

……

可是,这些都不过是基于人们情感而产生的恐惧。

基本都是纸老虎,就是人们在自己心中养大专供吓唬自己的猛兽而已。

由它们而产生的悲观力量,非常强大,能让我们大白天睁着眼做噩梦。

但就是它们!却在不断地削弱着我们的积极性,吞噬成功与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产生错误的想法。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2.战胜恐惧=定义恐惧,马上做你害怕的事

有句名言:马上做你害怕的事,恐惧就会消失。

很多时候,一旦经历了危险,危险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经常羡慕那些放弃已有,追寻自己梦想的人。

可是,换到自己身上去放弃时,我们却害怕了。

我们的恐惧总会让我们这样说:“我将来可以,但是现在我还不能放弃我的所有。”

做,未必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和快乐;

但不做,100%不会有结果和快乐。

面对选择时,特别是比较重大的选择时,做还是不做?尝试还是不尝试?

这种时候,无论我们自认为勇敢与否,大部分人都会投出反对票。

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失败的可能性,总会让人恐慌和忧虑。

在不确定和不快乐之间,大部分人会选择不做,不尝试。

因为,我们恐惧。

古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加说:“花几天时间,用最俭省的费用生活,穿最朴素的衣服,然后问自己:‘这就是我所害怕的生活吗?’”

这就是战胜恐惧=定义恐惧,用实际行动去衡量和定义恐惧。

我们要明白,越是自己觉得做不到的事,其实越是自己所恐惧的。

这种时候,你反而越应该去做它们。

因为,越是拖延让你担忧、恐惧的事情 ,不愉快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比如:面对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加薪、换工作,改变工作方式等,如果采取拖延的态度,你就会找更多的理由去回避它们,结果问题和它们背后的恐惧只就会越拖越多、越拖越强烈。

所以,拖延只会强化恐惧,并且恐惧还是留在你心中,并没有解决。

这个世界上,只有立刻行动才能消除恐惧。

蒂莫西说:“当我一次次以定义噩梦的方式克服那些莫名的不安和恐惧之时,那些最坏的情形也就不那么令人担忧了。”接着,“我开始考虑如何所有的不幸连环发生,我该如何回到正轨。”

他发现,如果用1~10(1代表无关紧要,10代表永久性的影响)来评判生活改变对人的影响力时,那些所谓的最坏情况往往顶多只是3或4级的水平。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和他们所谓的‘天哪,我的人生完了’的人生劫数也不过如此,就是3或4级的影响力而已。”

请记住,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生活几乎不存在什么重大风险,有的只是极可能发生的人生的重大改变。

许多所谓的风险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些考验罢了。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我是个老人,我也听说过相当多的磨难,但它们大部分并未发生。”

3.盲目乐观也是因为恐惧

悲观由恐惧而生。

盲目的乐观同样也由恐惧导致。

悲观主义者说:“哦,没希望了,再努力也是徒劳的。”

乐观主义者说:“不用再努力了,事情总归会变好的。”

两者一样,因为,他们什么都不会去做,自然什么也不会发生。

恐惧有多种形式,很多我们一般不会直接称之为恐惧。

恐惧的本质就是让人感到不安。

世界上很多聪明人以乐观的否定方式去掩饰自己的恐惧。

比如:大多数对辞职后可能会失业恐惧的人会这样安慰自己:

工作状况会随着时间而有所改善,工资也会随之增长。

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往往不会变好,这是一个很灵验的规律。

你真的认为一切会自行改善吗?

这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期待和懒得行动的借口。

如果真的相信会改变,那你为什么要对现状表示质疑呢!

人们通常都不相信未来会有所改善。

所以,所谓的“未来会好”只是遮掩莫名恐惧的伪乐观而已。

人生的路还很长,早九晚五的生活要持续40~50年,如果救世主迟迟不出现,你该怎么办?

那可是500多个月的辛苦工作啊!

你还要苦撑多久?

人生不该再错过了!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4.战胜恐惧的良药

如果你恐惧未来而不敢做出改变,下面这几个扪心自问可能就是你的良药。

问题1:如果你下决心做你现在想做的事,它的最坏情形是什么?

当你考虑重大改变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哪些质疑、恐惧和不安?把它们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出来。

你的生活会就此终结吗?

其中最致命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用1~10来评级,这种影响是几级?

这种状况会是永远的吗?

发现这种情形的概率有多大?

问题2:对于要发生的糟糕情况,你能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如何能让事情回归正轨、回到你的掌握之中,哪怕只是暂时性的?

事实是,事情总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问题3: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最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好处或结果是什么?

事情都至少有两面,已经有了最坏的情况,那么就要清楚地想明白它们的反面——好处都会有什么?

如果给这些情况评级,它们会是几级?

你创造好的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有没有能力不如你的人也成功过?

问题4:如果今天你被解雇了,你靠什么来维持生计?

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回顾一下问题1~3。

如果你因尝试其他选择而辞职,日后又不得不重操旧业,那你怎么办?

问题5:你因恐惧而迟迟未进行的计划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最恐惧的事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描述一下最糟糕的情况,接受它,然后去做吧!

下决心每天去做一件你所恐惧的事情,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记住,拖延只会强化恐惧,行动才能消除恐惧。

问题6:推迟行动的代价是什么?

这个代价包括财务上的、情感上的和身体上的。

不要只计划行动会有什么结果,同样也要想到不采取行动的惨重代价,对其衡量也同样重要。

如果不去做,1年以后、5年以后和10年以后,你会在哪里?

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一个又一个10年荒废在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上,那是什么感觉?

问题7:你在等什么?

想清楚大多数失误发生的可能性和弥补措施,这叫有备无患。

养成让你不断超越并享受人生的最重要习惯——行动!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六、无聊才是你真正的敌人,失败不是!

1.99%的人选择中庸,因此现实的竞争最激烈

做一个不现实的人比做一个现实的人更容易。

99%的人都认为自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因为高处不胜寒,于是他们确定的目标就很现实——中庸。

所以,在“现实”这个层面的竞争程度其实更为激烈。

而那些选择了中庸的人,往往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过得“现实”,从而达到“中庸”。

如果你缺乏安全感,实际上,世界上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感觉。

永远不要总是高估对手而低估自己,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得多。

中等的、可以预见结果的事情,必然只能换来中等的、可预见的努力。

如果把目标定得更高,起码超过一般水平,才能激发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鱼最少的地方最有可能钓到味道鲜美的鱼。

人人皆有不安全感,所以大部分人会规避风险,选择打安全球。

那么,此时,选择本垒打就变得容易了。

目标越宏大,竞争对手其实越少。

但是,许多人的目标完全不对,就像“等有了XXX钱,我就不干了,然后,我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这其实就是大多数人工作到死的那一天的最大原因。

因为钱的多少永远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钱应该是你换取快乐时光——幸福的一种工具而已。

如果以钱为目标,就会使这个XXX的数额无限地增长,永远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不够。

有句俗话叫:望山跑死马!

而许多人就是生活中那匹永远跑不到山脚的马。

2.最悲惨的人生不是失败,而是无聊

你到底想要什么?

你想清楚了吗?

很多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总是让人觉得过于正式、高大上。

那么我们从目标背后的动力开始找起。

如果你有10个目标,都完成了,所有付出换的是什么结果呢?

最常见的答案是“快乐”!

但是,“快乐”可能还是不够劲,因为它已经被用滥了。

让我们逆向想想,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是悲伤吗?

但喜极而泣却在证明,快乐和悲伤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正如爱与恨一样。

爱的反义词应该是冷漠,哀莫大于心死,形同路人。

顺着这个思路,那么快乐的反义词就应该是无聊。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特·弗兰克尔所说:“存在的空虚主要体现在无趣的状态上。”

就像有人总结的,我可以忍受清贫,但不能忍受碌碌无为。

激情是快乐的同义词,它就是你应该努力追逐的东西,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

而它是人类天生拥有的一套心理点火系统,所有人从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拥有。

只是,它从小就很快被扼杀,小孩听到最多的是“不要那么做!”“住手!”“你不该那么做!”“你应该这样做!”“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于是,天生的激情被墨守陈规取代,循规蹈矩是平庸的、漠不关心的,所以等孩子长大成人,大部分已经失去了积极、快乐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当别人建议你跟着感觉走的时候,他们实际指的是激情。

所以,绕了一圈后,你要问的问题不是“我想要什么”或者“我的目标是什么”,你应该问“什么事能够让我富有激情?”

所以,请记住,无聊才是人们真正的敌人,抽象概念里面的失败并不是。

因此,有句话特别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没什么大不了的。失败了再来,比上次败得漂亮就好!”

你永远不会知道能从失败中获得什么,哪怕是反复的失败,但只要一次比一次有所改进就好。

而美国恰恰有个数据调研显示,35%~40%的百万富翁都曾经历过发财后又破了产,不过他们又重新站了起来。

那些成功者,每个人失败的次数都不比成功少,他们听过的“不是”,要比“是”多得多。

找工作失望、被公司解雇、遭遇事故、忍受疾病、投资失败、被别人羞辱……

有谁没有这些经历呢!

成功的秘诀不是回避失败,而是怎么看待失败,把失败看作人生的教训,失败便不存在!

3.有激情的工作会让人健康长寿

《全美商业杂志》曾做过一次调查,让读者选出美国建国后200年内前10名商业领袖。

被提名的人中,爱迪生、贝尔、福特等前10名企业领袖,他们对成千上万名员工的生计担负着责任;每个人总是牵涉到数十亿以上美元的融资或花费;他们的企业都处在竞争激烈的行业。

而这些都是健康杂志经济刊登的早逝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些成功人士平均寿命87岁!

是什么力量维系着他们的健康呢?

是热爱自己和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总是让他们有激情。

就像巴菲特所说:“你早上从床上坐起,是因为你期待这一天。我有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的,就是因为我做我喜欢做的,我感觉非常幸运。”

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样说道:“我完全沉浸在化学之中,化学就是我的生命,我活着就是要解释物质的本质。”

这就是激情的力量,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有人曾这样总结——得到幸福有两条路,一条是爱,一条是工作。

“首先,在人际关系中付出爱,感受爱,其次,做你喜欢的工作,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了爱,有了喜欢的工作,你一定会得到幸福和财富。”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4.让梦想成真的圆梦计划

不少人喜欢阴谋论,只要别人比他牛,比他好,全都有阴谋!

不少人总说,“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都认识谁。”

不少人还说,“道理都懂,我哪有时间?”“我不可能……”“我每天忙死……”

只要别人开口说这些话,基本就是在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手长你身上,脚长在你身上,没有人限制你的选择,更没有人控制了你的人身自由。

不做就是没有做,理由再多也是没做,任何解释都毫无意义。

懂得这个道理,你识人知人的水平就能至少提高一倍。

就像管理,什么叫智慧的领导者?就是只关注做没做,从来不听为不做的解释。

坤鹏论认为,蒂莫西在全书中一直贯穿着一个成功的最大秘诀:做!

所以,他提出,人要有圆梦计划,也就是在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梦想上加入了时间的限定。

因为正如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所说,“人生太短暂,不要太平庸。”

这简直是个超级伟大创意,因为当人们开始切实计划的时候,离做也就不完了。

圆梦计划和制定目标的概念更为接近,但又在关键性问题上有所差异:

一是,不仅仅是雄心,更要有明确的步骤;

二是,要不切实际才更可行;

三是,致力于填补因为不再继续目前的工作而产生的空虚。

蒂莫西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制订圆梦计划的方法。

坤鹏论建议你也在Excel中模仿画一张表,因为亲手做和亲眼看,完全是不同的层次,收获甚至可以天壤之别。

做两张表,一个是6个月,一个是12个月。

我们以6个月为例,具体说明一下。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坤鹏论:价值万金的每周工作4小时(二)-坤鹏论

第一步:填写梦想

你想拥有的东西:也就是你梦寐以求的东西,不限于房子、汽车、衣服等。

你想成为的人:会下围棋、会自由泳……或是能说流利的外语等。

这一栏一定要转化为想做的事,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这就是想成为的人对人行动的影响。

找出一个能够为这一阶段的行动定位的举动,再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我已经成了目标。

人们总是觉得,想成为的人更容易想出来,其实这一栏是在未转化为想做的事情之前的铺垫。

你想做的事情:去泰国旅游、周游欧洲、或是到南极探险等。

如果你不知道在某个分类里该写什么,那就想想在每个分类里你最讨厌什么,最恐惧什么,然后把相反的内容写下来。

不要把自己限制死了,也别把自己局限在这事是否能实现的考量里,这些都不重要,这是一项释放压抑的训练。

要保证既不对自己评头论足,也不欺骗自己。

如果你真的想要艘游艇,不要因为内疚而写上你想帮助解决世界和平问题。

世界之大,有人追名,有人逐利,这都很正常。

在这几个梦想中,想做的事比较困难填出来,因为人们不知该如何给自己的梦想定位。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想想,如果你银行里有1亿美元存款,那你每天都会做什么?

接着你再回答以下问题:

一个最想去的地方;

一件有生之年最想做的事;

一件每天都想做的事;

一件周末会希望做的事;

一件你一直希望学习的事。

第二步:计划成本费用

最好算出这些梦想每个月需要多少花费。

从现金流的角度考虑一下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把账目细分到每一元进账和花出去的每一元钱。

不要只考虑大概的收支,因为很多东西往往比想象的要便宜。

就像蒂莫西的例子中那辆二手跑车——只跑了1000英里的阿斯顿·马丁DB9型跑车,卖13.6万美元,贷款买的话,平均每月支付2003.1美元。

第三步:计算圆梦计划需要的收入额

首先,在A、B、C三栏中,分别将选中的4个梦想的月支出相加,计算总数。

接着,将上面的总数乘以1.3倍,也就是预留出30%的机动余地用于保险和储蓄,得出来的数就是你的目标月收入额。

最后,把月收入额除以30天,就是每天的收入额(TDI,Target Daily Income)。

根据蒂莫西的经验,这个数值总是比你预期的要低一些,如果你把它改变成一生一次“想做的事情 ”,那它会更低。

太长期的计划和遥远的目标意义不大,时间一长,各种变量就会太多,未来尚且遥远将成为拖延计划、迟迟不采取行动的理由。

所以制定3个月和6个月的圆梦计划就足够了。

计划实施的关键是最初的几步,所以为每一个梦想确定三个步骤,计划行动,要简单而明确,也就是:

现在要做的事情;

明天要做的事情(上午11点前完成);

后天要做的事情(也是上午11点前完成)。

确定梦想的三个步骤后,在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栏写上三项行动。

现在就开始,每一项都应该很简单,能够在5分钟之内完成。

如果5分钟之内不能完成,就把这个步骤分解。

如果是探究查找性的工作,就直接联系知道答案的人,而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书本和网络中查询。

其他方案还有通过给教练、老师或销售人员打电话或预约见面而获得动力。

明天永远不会来!

无论任务多么简单,现在就去做第一步!

(未完待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