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爱上一件事并不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做就好了,起初不要在乎速度,也不要在乎数量,哪怕只是龟速前行,哪怕只完成一点一滴,但是,只要有耐心,只要坚持,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渐渐地你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它了,正所谓,不是因为爱了才做,而是因为做了才爱。

——坤鹏论

坤鹏论:读《普罗泰戈拉篇》 德性是否可教?(二十三)-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普罗泰戈拉篇>德性是否可教?(二十二)》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苏格拉底:它们是德性的组成部分,还是德性的不同名称?(七)

在克里底亚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后,另两位在场的智者——普罗狄科和希庇亚也开口了。

普罗狄科表示,虽然作为听众要聆听交谈双方的发言,但并非是平等地听取,因为他们的说法不可能一模一样,那么,应该更多听取有智慧的,少听取无学识的,同理,对他们的赞赏也该如此。

普罗狄科否定了正义是权利的平等分配,这意味着他主张要给智慧的人多些权利,给不智慧的人少些权利。

如果再往前进一步推论,最终的结论自然就是:智识人统治是正义的,哲人应该当王。

智识也指智慧,但是柏拉图所说的智慧与智者派所说的智慧并不相同,所以这里用智识以便区别。

同样,柏拉图的哲人与普罗狄科的哲人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在柏拉图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划清哲学家与智者的界限,自己的哲学与智者派的修辞学势不两立。

普罗狄科表示,朋友间的对辩出于善意,只有彼此不合的敌人才会争吵,所以,你们两位应该谦让、和解,让谈话紧紧围绕论题吧,别为了谈话形式而吵架。

只有这样,你们才会得到我们的敬重,而不是称赞,前者是发出内心的,后者却往往充满了谎言。

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听众才会极为欣喜,而不是愉快,前者是灵魂层面的,因为学习和获得了见识,后者是感官层面的,指吃到或身体方面得到某种东西。

普罗狄科讲完后,希庇亚在其观点上继续指出,在座各位是全希腊中懂得事物本性的思想领袖级人物,大家今天欢聚在希腊的智慧中心——雅典——最漂亮的房子里,如果还要像最下等人那样争吵,那也太丢人现眼了吧,所以,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你们应该和解,各让一步。

苏格拉底,你也别非要一问一答的对话了,如果普罗泰戈拉不喜欢,就让他按自己的喜好发言吧。

普罗泰戈拉,你也不要总是夸夸其谈,离题太远。

反正,你们各自让步,中庸些吧。

另外,我们可以选出裁判,帮你们留意各自言辞的长度。

由于希庇亚先是把大家夸成了思想领袖,从而获得了众人的好感,而且他的意见也比较中肯可行,所以得到了一致赞同。

坤鹏论:读《普罗泰戈拉篇》 德性是否可教?(二十三)-坤鹏论

二、苏格拉底:它们是德性的组成部分,还是德性的不同名称?(八)

于是,他们要求我选个裁判,我说:

“为了言辞选个裁判出来不太适宜吧,如果选中的裁判造诣不够,那么要他来裁决比他强的人是错误的。”

“如果他和我们水平相当,那么让他当裁判仍旧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也会和我们一样行事,让他当裁判实际上是多此一举。”

“当然,你们会说:‘那就让我们选一个比我们强的人当裁判吧。’但在我看来,你们要选出比普罗泰戈拉还聪明的人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们选了个一点都不更好的人,你们却宣称更好,对普罗泰戈拉就会成为一种耻辱——竟然选一个低劣的世人当裁判,你们派人去监督他,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当然,对我来说倒是无谓的。”

这里苏格拉底偷偷用“好”的观念替换了“智慧”的观念,显然,有智慧未必等于好人。

至此,我们看到,关于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有结论的。

正义本身应该起到的就是裁决的作用,但裁决何谓正义却又需要裁决。

裁决何谓正义需要有智慧的人,但有智慧的人聚在一起时,发生争执又没法选出一个仲裁者。

刘小枫指出,这看起来确实可笑,却暗含着非常严肃的问题,不仅如此,这里的语境是民主,何谓正义没有结论,也就意味着,不可能靠民主方式得出何谓正义的结论,既然这里的正义是作为德性之一来谈论的,也就意味着,不可能靠民主方式得出何谓德性的结论。

我继续说道:

“为了使我们的讨论能够继续下去,我倒有个建议,如果普罗泰戈拉不愿回答问题,那么就让他提问,让我来回答,同时我还会谦虚地试着告诉他该如何回答问题。”

“等我回答完他想要提出的所有问题,到那时候再让他试着向我作出同样的解释。”

“如果到那时他仍旧不想回答问题,那么你们和我可以像现在这样一起请求他别把这场讨论糟蹋了。”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并不需要一名裁判,而你们也可以一起盯着我们。”

每个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普罗泰戈拉尽管很不情愿,但是他不得不同意我的建议。

也就是,起先由他来提问,等他问题提够了以后,再交换一下角色,作出简洁的回答。

坤鹏论:读《普罗泰戈拉篇》 德性是否可教?(二十三)-坤鹏论

他开始提问,大体上是这样说的:

“在我看来,苏格拉底,一个人的教育的最大部分在于让他在诗句方面厉害。”

“就是有能力透彻理解诗人们所说的东西,理解哪些是诗人正确地作成的诗,哪些不是。”

“亦即着能用理智评论一首诗歌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知道如何区别好坏。”

“当有人提问时,能说出理由来。”

“因此我给你提的问题与我们现在讨论的主题,亦即德性有关,只是转移到诗歌领域中来罢了,这是唯一的一点儿区别。”

“有一次,西摩尼得在一首诗中对贴撒利的克瑞翁之子斯拉帕斯说:‘一方面,要变成一个好人,真的难啊,无论手、足,还是心智都要做到方方正正,无可指责。’你知道这首诗吗?要不我整个儿给你背诵一遍?”

西摩尼得史称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诗人,开了为钱写诗的先河,只要给钱就什么都能写,据说品达称其为“受雇的缪斯”。

对于这段诗歌,王晓朝译为:“要做好人可真难,举手投足皆受碍,守定心性不受惑,方能博得众人赞。”

我说:“完全没必要,我知道的,而且我碰巧还对这首诗歌下过一番功夫哩。”

“那就好,”他说,“那么,你觉得它作得美不美,正确不正确啊?”

“非常美,而且正确。”我说。

“要是这诗人自己说了与自己相反的,自相矛盾,你也觉得作得美?”

“那兴许就不好咯。”我说。

“那么,”他说,“再好好看看这首诗。”

“可是,好人啊,我已经看得够可以的啦。”我说。

“那么,你看,”他说,“这诗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说:

‘尽管庇塔库斯确实是个聪明人,但我并不认为他常说的这句话是对的。这位圣贤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很难。’

你得明白,写这些话的人就是写前面那些诗句的同一位诗人。”

“这个我知道。”我说。


小知识:庇塔库斯

他是公元前七世纪列斯堡的行政官,史称七贤之一。

他在阿尔卡尤斯兄弟的帮助下推翻了列斯堡的僭主美兰克鲁斯,成为那里的法律制定者,统治了十年。

作为一个温和的民主政治者,庇塔库斯鼓励人们去获得不流血的胜利。

但他也阻止被流放的贵族返回家园。

庇塔库斯认为,真正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困难的;因此,当有人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好人时,庇塔库斯就警告说:“如果你找得太仔细,你就永远找不到。”

庇塔库斯在十年统治结束时,自动退休,死于阿里斯托门斯执政的时候,活了七十多岁。

他一生都在鼓励人们节制、忠诚、和蔼和细心,要求人们去热爱真理、热爱技艺,不要责备不幸之人,妥善地保管委托与你的东西。

他宁可只取悦于一个好人,也不愿讨好一群恶棍。


“那你觉得,后面这段诗与先前的那段诗一致吗?”他问。

“在我看来,它们显得是一致的,”我说道,“尽管不那么十分确定,你是怎么看的?”

“这诗人两样都说,怎么会显得与自己一致呢?一方面,这诗人首先确立的是,他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实际上很难,他的诗作刚往前走一点儿,他就把自己原先说过的话给忘啦。”

“他对庇塔库斯进行挑剔,明明庇塔库斯说的与他说的是同一个说法——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很难,他却谴责这个说法,而且宣称不接受庇塔库斯的与自己相同的说法?”

“然而,谴责一个跟自己有同样说法的人,那么很明显,他也就是在谴责自己。所以,他所说的要么前一个不正确,要么后一个不正确。”

读过这段后,我们会发现,本来说好的应该是普罗泰戈拉提问,苏格拉底回答,可实际上,普罗泰戈拉并没有很好地提出问题,他明显是在指教苏格拉底应该如何注意到西摩尼得诗中的自相矛盾。

他的这番妙语博得听众的赞扬和阵阵掌声,而我呢,一开始,就像遭到一名优秀拳击手的痛打一样,在他的话语和听众的掌声中,两眼一片漆黑,一阵阵头晕。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