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很多事物还处于猜测阶段,所以,今天可能这个猜测被认为是最正确的,但是,明天大家所信奉的很可能换成了另外一个。

——坤鹏论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五十六)-坤鹏论

苏格拉底在论证中提到了思考,在表述中,思考似乎是个我们能够完全控制的、自己做出的行为。

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想思考的时候,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想一些事时,脑子里却会塞满了烦心事?

对此,人们曾经给出过很多种解释,不过,并没一种可以被称为正解,本质上,都是在猜测,就算是被称为科学的解释,一样也是这个性质。

其实,人类对于很多事物还处于猜测阶段,所以,今天可能这个猜测被认为是最正确的,明天大家所信奉的很可能就换成了另外一个。

就像基因,前些年它火到了被用来解释一切,甚至诞生了不少类似算命的基因检测,但是,近些年,它又被质疑,说基因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而且,这还都是出自科学界的说法,都有理有据地被证明。

一、前情回顾

在《读<泰阿泰德篇> 探究知识是什么(五十五)》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三十七)

他们在论证了认识是什么之后,又从鸟笼之喻的角度论证了存在着真假信念,假信念是如何产生的。

假信念之所以产生,原因在于:

知识并不是随时在灵魂中的状态,人们在思考事物时,要将其相关知识之鸟从灵魂的鸟笼中捕捉出来,持有在灵魂之中;

可是,知识之鸟并非老老实实待在鸟笼里,它们不停地在飞翔,所以很容易在捕捉时捉错了知识之鸟,要这个的知识,却抓成了另一个知识,这种情况下,假信念就产生了。

又恰恰是这个听上去很不错的原因,却使他们又陷入到了自相矛盾之中。

因为知识都是真实的,如果认识了知识,又怎么会搞错知识呢!

于是,兜兜转转,他们又不得不要去讨论清楚最初的困难——知识是什么?

因为,不能充分把握知识是什么,就不可能了解什么是假信念。

泰阿泰德再次重审了他对知识的定义:知识就是真实的信念。

苏格拉底表示,要对其进行考察,而且,这个考察并不复杂,现成的就是有一门技艺说明了,真信念不是知识。

这个技艺就是修辞学,其代表职业是演说、诉讼,其代表人物就是演说家、律师,他们背后站的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智者派。

亚里士多德给出的修辞学的定义要点之一是:说服;后世著名修辞学家伯克总结的中心要义为:认同。

其实就是,通过有效的演讲和写作增加自己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技艺。

修辞学的核心目的则为:说服别人按照修辞者的意愿形成信念,使人们相信他们想要人们相信的任何事情。

伯克的说法更为一针见血:诱使人们以为修辞者的动机就是自己的动机,而非别人灌输的。

苏格拉底指出,优秀的演说家、讼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驰辩,而非教导,使根本没有亲眼所见抢劫或其他暴力事实的听众,信服他们说的是真相。

也就是说,审判员们是凭着听闻的方式对案件做出判断,接受采纳他们认为是真实的信念,最终产生裁决。

不过,即使判决是正确的,但毕竟它不是凭着知识,而是由于被正确地说服而做出的判断,只能说明了他们的信念是正确的。

所以,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演说家和讼师的诉说,陪审团、法官与其说是自己形成信念,不如说是被前者说服,按照这些人的意愿形成了信念。

那么,在法庭上,如果真信念和知识是同一个东西,那么,最顶尖的审判官决不会拥有正确的信念而没有知识,而我们现在似乎得说,真实的信念和知识一定是不同的。

坤鹏论:读《泰阿泰德篇》探究知识是什么(五十六)-坤鹏论

二、验证它是真胎还是风卵(三十八)

听完苏格拉底的质疑,泰阿泰德说道:“噢,对了,苏格拉底,我忘了曾经听某人说过这点,现在想起来了,他说,带有说理的真信念就是知识,而没有说理的真信念就是知识之外的东西;那些缺乏说理的东西不是‘可知的’——这是他们的措辞——而那些具有说理的东西是可知的。”

这里“说理”的希腊语原词具有多个含义,很难完全准确地翻译,在这里它既表示理由,又表示承载理由的语言表达。

所以除了“说理”的翻译外,严群将其译为“理由”,王晓朝则译为“解释”,还有人译成“说明”,它们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够精准。

相比较而言,“说理”从字面上兼具了“说/陈述”和“理由”的含义,可能算是更为贴切些。

对于这段话,让我们再来对照看看严群的译文:“啊,苏格拉底,现在我想起曾听人说而忘记的话,他说,带理由的真实意见是知识,不带理由的在知识范围之外。无理可解者不可知,有理可解者可知,——其所谓‘可知’一辞之义如此。”

而王晓朝的翻译为:“你说得对,苏格拉底,我听某人作过这种区别。我已经把它给忘了,不过现在又想起来了。他说,真实的信念加上解释(逻各斯)就是知识,不加解释的信念不属于知识的范围。如果对一个事物无法作解释,那么该事物不是‘可知的’,这个词是他的用法,如果能作解释,那么该事物是可知的。”

看过三个版本的译文,坤鹏论相信大家应该比较清楚这段话的意思了,其中心思想就是说,对于一个事物,能解释的、带理由的、有说理的,该事物就是可知的,反之,该事物则是不可知的。

苏格拉底听完之后表示,“你说得很好。不过请告诉我,他如何区别可知者和不可知者,看看你和我听说过的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我不敢肯定我是否能回想起来,但如果我听到有人说出来,我想我能认得出来,跟得上,继续他的头绪。”泰阿泰德答道。

他的意思是说,我可说不上来,但是如果是别人说,我还是能辨认得出来的。

“那我就‘以梦还梦’了,请你听好。”

苏格拉底把他将要说的内容和前面泰阿泰德说的东西,都戏称为“梦”,大概是表示这些说法仅仅是道听途说,而且是模糊不清的,又或者指一个人对其没有真正的理解,仅仅是有所揣测而已。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梦”与“清醒”的对照,有时候也被用来类比“信念”和“知识”的对照,比如:《美诺篇》、《理想国》等。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话常常被后人称为“梦论”。

因为它很重要,也需要重点理解,所以,坤鹏论明天继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