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谎言最多,政治的谎言最大。

——坤鹏论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九)-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斐多篇> 论灵魂(八)》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

为什么说自杀不合神法,却又说热爱智慧之人容易愿意去死?(四)

苏格拉底用了类似排比句的形式来论证为什么真正热爱智慧的人不怕死:

真正热爱智慧的人坚信,感官所获得的都不是真理,唯有灵魂用纯粹的思想才能获得,他们方方面面与肉体不和,对肉体十分不满,一直渴望灵魂与肉体分离,所以他们一生所关切(练习)的就是赴死,这死一旦出现,他们绝不会既畏惧又懊恼。

真正热爱智慧的人知道,真正的智慧只在另一个世界,不在这个世界中,而他们终生一直凭靠明智爱欲着智慧,因此与肉体不和,要让自己摆脱与肉体的共在,所以,必然会高高兴兴地去那边。

真正热爱智慧的人相信,另一个世界有着真正智慧的人,是他们一辈子都想追随的人,所以,他们乐意前往那里从而见到自己所向往的人,同他们在一起。

真正热爱智慧的人深信,只有到了另一个世界才能彻底地实现灵魂与肉体分离,从而洁净地找到智慧,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怕死。

由此,苏格拉底又反证出,如果有谁面对死会懊恼、恐惧,他就绝对不是热爱智慧的人,而是热爱肉体的,并且还很可能要么爱财,要么爱名望,或者两者都爱。

接着,苏格拉底又论证了真正的勇敢和节制是热爱智慧的人独具的德性,那些世人常见的勇敢和节制,其实是自相矛盾、很荒谬的。

为什么?

首先,所有其他人都认为,死是种种大恶之一,他们中的勇者之所以面对死亡而不恐惧,是因为害怕遭受那些比死亡更大的恶事。

也就是说,除了热爱智慧之人,所有人都是由于恐惧和出于恐惧才勇敢,可是,一个人因恐惧和怯懦而勇敢,这是自相矛盾的。

其次,关于节制,所有其他人中间那些显得规矩的人,不过是感情用事,出于放纵而节制而已。

因为他们畏惧某些快乐被剥夺,而且由于他们欲求这些快乐,他们才让自己摆脱受另一些快乐主宰。

也就是说,他们以某种方式因放纵而变得节制自己,这同样是自相矛盾的。

苏格拉底指出,以上用快乐换快乐、用痛苦换痛苦,用畏惧换畏惧,都不是换取德性的正确方式,它们都不能担当德性的正确货币。

这种正确的货币只能是智慧,人们的一切物品都必然兑换成它,才能买卖。

换言之,是智慧造成了勇敢、节制和正义,真正的德性都得凭靠智慧,与它一同存在,一旦像快乐、畏惧以及其他德性与智慧分离,仅仅一个与另一个交换,这样的德性都是幻觉,既不健康,也不真实。

“真正的德性实际上是斩净这一切相对的情感(注:快乐、畏惧等),这种洁净就是节制、正义、勇敢和智慧本身。”

以上就是苏格拉底的辩护,他指出,作为一个真正热爱智慧的人,他对于死不会感到悲痛,也不懊悔,因为他相信,在那边并不比在这边更少遇到善的主人和友伴。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九)-坤鹏论

二、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一)

苏格拉底完成以上辩护后,克贝说:“苏格拉底啊,你的这番话在我听来说得好极了,讲得很美,除了你关于灵魂的那些道理,对于世人来说,它是难以置信的,他们以为灵魂脱离了肉体就不再存在于何处,人一死灵魂也就分散消灭,它一离开肉体就会像气息那样飞逝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绝不会在任何地方,有如烟消云散。”

古希腊人对于灵魂的观念可以在荷马史诗中找到:

《伊利亚特》卷二十三100~101这样写道:“……那灵魂悲泣着去到地下,有如一团烟雾。”

《奥德赛》卷十一222这样写道:“一旦人的生命离开白色的骨骼,魂灵也有如梦幻一样飘忽飞离。”

“当然,苏格拉底,如果灵魂仍旧能够作为一个自体自根的独立整体存在,摆脱你刚才描述过的那一切罪恶,我们兴许大有期盼,而且是美好的期盼,苏格拉底啊,期盼你所说的是真实。”

“苏格拉底,我想一定要有点论据和明证,才能表明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保有某种积极的力量和智慧。”

“克贝,你的话是对的,可是我们拿这怎么办呢?或者你愿意我们来讲讲故事,看看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

“是这样,我很乐意听听你对此的看法。”克贝答道。

“我兴许不会认为,有哪个眼下正在听的人,哪怕他是个喜剧诗人,也会说我在东拉西扯,就不着边际的事情夸夸其谈。”

古希腊三大喜剧家中的两位——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都曾讽刺过苏格拉底夸夸其谈,东拉西扯。

在《理想国》中智者派的塞拉西马柯说苏格拉底东拉西扯,在《高尔吉恶篇》中的卡利克勒斯也这样讽刺过苏格拉底。


小知识

欧波利斯

他是古希腊三大喜剧家之一,与同属三大喜剧家的阿里斯托芬处于同一时代,生卒年不详。

不过这位伟大的古希腊喜剧家并没有作品保留下来,所以人们只能从其残篇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其伟大。

据说欧波利斯一生中至少获得过4次大奖,是阿里斯托芬最大的竞争对手,第一次获奖时他只有17岁。

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优雅且富有魅力,传言中有部作品叫做《爱情是没有翅膀的》,比较受当时希腊人的欢迎。

卡利克勒斯

他是《高尔吉亚篇》中的一个人物。

我们不能确定他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还是柏拉图想象出来的虚构人物。

与出现在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许多其他人物不同,他没有出现在当时的其他文本史料中。

根据《高尔吉亚篇》中与其相关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卡利克勒斯是一位有政治野心并与高尔吉亚有联系的雅典贵族。

他比塞拉西马柯更激进,主张传统的道德不过是弱势大众束缚强势个体的一种聪明手段。

他告诫强者应该摆脱这种桎梏,而这么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然正当的”,重要的是权力,而不是正义。

为什么权力是好的呢?

因为它有助于生存。

为什么生存是好的呢?

因为它能让人们获得快乐——存在于饮食男女当中的快乐。

有识之士不仅在质量上,也在数量上追求快乐。

节制这种德性是为傻子和笨蛋准备的。


“不过,如果你乐意并认为这也是你的感觉,那么我们最好彻底地考察一下。”苏格拉底话锋一转,开始了灵魂是否存在的论证。

首先,他指出:“我们先问,死去的人的灵魂是不是在另一个世界里。”

“我们还记得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认为这些灵魂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再回到这里,从死者托生。”

这是俄耳浦斯教所宣扬的轮回转世,也就是灵魂离开这里以后确实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他还会返回这个世界,从死者中复活,而这个观念也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柏拉图所相信的。

“如果真是这样, 也就是活着的是从已死的那里再生的——活人都是死者托生的,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灵魂曾经存在于另一个世界,是不是?”

“毕竟如果灵魂不存在某个地方,恐怕它们就无法再度托生,而这就充分证明了它们存在,如果灵魂确实是从死者中复活的,而不是来自别的地方,那就足以证明我的论点是正确的,如果情况并非如此,那就需要另外一种说法了。”

“如果你想更加容易地理解这个问题,那么就不要只从人看,而要从一切动物、一切植物看,总之,要从所有具有生成性质(有生命)的东西看。”

“我们就从这一切来看吧,看看它们是不是只从它们的对立面生出来的,因为它们都有与它们相反的对立面,例如美跟丑相反,正义与不正义相反,这类成对的东西万千上万,不胜枚举。”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论证了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体,是集极端相反的性质于一身的。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每一件有对立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必然地从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而且只从对立面产生出来,不会产生于别处。”

“例如,一件东西变大时,它在变大之前必定曾经是比较小的,是不是?”

“也就是说,如果它是比较小的,那它一定是曾经比较大,后来变小了,是不是?”

“较弱的从较强的生出来,较快的从较慢的生出来,对吗?”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件东西变坏了,那岂不是从比较好变来的吗?”

“如果某事物变得比较正义了,那么它不是从比较不正义变来的吗?”

“那我们就充分肯定这个事实,肯定一切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相反地从反面生成,也就是对立面生自对立面。”

“那么,在这些对立面之间,岂不是就有一种情况,即所有成对地相反的东西之间成对地在,两两生成,从其中一个到其中另一个,然后再从其中另一个到其中一个。”

也就是说,一切事物均以相反相成的方式产生,每一对相反的事物之间有两个产生的过程。

“在一个较大的东西跟一个较小的东西之间,岂不就有增(生长/益)的过程和减(消亡/损)的过程,于是,我们把一个叫做增加(生长),把另一个叫做减少(消亡)。”

“分开和组合、变冷和变热,万物都如此,都是一回事,即使我们有时叫不上名称。就实际作用而言,无论哪儿都必然是这样:这个生于另一个,即每一个成为另一个?”

也就是说,永远必定有一个从此到彼的产生过程。

“那么,是不是有什么事物跟活相反,就像醒跟睡相反那样?”

“它就是死。”

“那活与死是对立的,它们就是彼此相互产生的,它们之间的过程就是两个——这个生于另一个,另一个再生于这个。”

坤鹏论:读《斐多篇》论灵魂(九)-坤鹏论

“现在我要说出刚才所讲的两对中间的一对,以及其间的两个过程,请你说出另一对,我说的那一对就是睡和醒,醒是从睡产生的,睡是从醒产生的,那两个产生过程就是睡着和醒来。”

“那你来说说活跟死吧。”苏格拉底请克贝照猫画虎地说一下。

“活是死的反面。”

“也就是活和死是彼此相互产生的。”

“那从活产生的是什么?”

“是死。”

“从死产生的是什么?”

“我只能说一件事,就是活。”

“克贝啊,从死既产生出活物,也产生出活人吗?”

“显然是这样。”克贝答道。

“那么,我们的灵魂就存在于另一个世界里啦。”

“这两个产生过程中间有一个是明白可见的,这就是由活到死的过程。”

“那我们跟着怎么办呢?如果否定那个与此相反的过程,不是把自然片面化了吗?我们必定要承认有一个与从活到死相反的产生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再活过来。”

“如果有再活过来这样的事,这不就是从死到活的产生过程吗!”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说,活从死产生,正如死从活产生一样。”

“既然如此,我觉得就充分证明:死者的灵魂存在于某处,再从那里回到活。”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