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概率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是多概率的,也就是多面、多角度、多元的,任何一个面都能说出道理,因此,凡是只说一个面如何如何好,避而不谈它的缺点以及其他方面优劣的言论,不是蠢就是坏,由此,我们也应该明白,凡是能够统筹兼顾才是真有本事。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3)-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2)》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第一,什么是不朽之物?

为了论证灵魂不朽,就得先给不朽之物下个定义,苏格拉底给出的定义是:

如果在现存的东西中发现某物,它虽然也具备天生特有的、与其生性相属的、使其变坏的恶,但是这一恶却怎么也不能摧毁它,那么,天生本质如此的实体就是不朽之物。

接着,以此定义为准来对照灵魂,判断其本质如何。

首先,根据定义中的关键点,要找出使灵魂败坏、变恶劣的恶是什么。

格老孔表示,使灵魂变恶的可多了,比如:不正义、自我放纵、胆小懦弱、无知愚昧等。

那么,在它们之中到底谁能使灵魂分解和毁灭呢?

就像疾病针对身体、锈针对铜铁、霉烂针对粮食等,这种恶只能是一个,或者说,只能有一个主恶——生在一个事物上并留存在那个事物里起毁灭它的作用,使它不再“是”该事物的,这个恶是每个事物特有的恶。

同时,还不能错误地认为,做了不正义的事而被抓住,这不正义就是灵魂的主恶,这个结论没错,但是逻辑因果错了。

坤鹏论多次提到,早期的古希腊人认为,正义就是按照自然法则,各安天分,各司其职,是其所是,同时,正义是最大的善,那么,与其对应的不正义,也就是最大、最主要的恶,所以,不正义是使灵魂不再“是”灵魂的特有的恶。

第二,关于灵魂特有的恶的四个错误说法

在给出不朽之物的定义和强调事物特有的恶后,苏格拉底紧接着又提出了四个比较常见的、关于灵魂特有的恶的错误说法。

比如:不正义这个灵魂特有的恶能够毁灭灵魂,使灵魂与肉体剥离;一个事物可以被另一个事物的恶毁坏,但不能被自己的恶毁坏;像食物中毒这样的事情,是食物的恶损坏了身体;灵魂能在一个外在事物的恶的影响下,同时并无它自身的恶的参与,遭受毁坏……

以上错误说法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毁灭,这也是绝大多人的普遍认知,而这也就意味着:灵魂是可朽的。

第三,为什么灵魂是不朽的?

格老孔指出,如果按上面的错误说法讲,肉体的恶会导致灵魂毁灭,那么越是临死的人其灵魂也是越不正义、越恶。

可是,照此说法,不正义对于不正义者就必定是致命的,就像是一种疾病,它自身内在的本性是要杀人的,天生具有杀死不正义者的能力,那么,不正义就会导致沾染不正义的人毁灭,染得多的死得快些,染得少的死得慢些,最不正义的人必定是最快死亡的。

但是,现实却是,不正义只要能够,它就杀害其他人,而对于怀有它的人,它却使之生龙活虎,不但活力充沛,而且精神百倍,因此,不正义距离致命作用这种性质相去甚远。

显然,灵魂自身特有的恶——不正义并不能杀死和毁灭灵魂,同时消灭身体的恶也无法毁灭灵魂,也就是说,灵魂固有的恶和外来的恶都不能将其消灭,灵魂必然就只能永远“是”,什么东西永远“是”它自己,它就是不朽的,所以,灵魂就是不朽的。

另外,因为灵魂是不朽的,如果它分成三个部分,那么这三个部分必然是最完美的组合,否则就不可能是不朽的东西。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3)-坤鹏论

二、灵魂处于被摧残的状态

苏格拉底表示,现在的论述以及别的一些论述都证明灵魂不朽是必然的,相信大家也已经不得不承认这个观点了。

那么,灵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的真实性质是什么?

“为了认识灵魂的真相,我们一定不能像现在这样,只观看这一东西受它和躯体的共处关系以及其他种种祸患摧残后的样子,而是应该观看它处于纯洁时的样子,这需要我们充分依靠理性来仔细观察,这时你将会发现,这东西不仅远比现在美丽,而且它极为擅长更清楚地鉴别种种正义和不正义之事,以及一切我们刚才讨论过的问题。”

这段话中,苏格拉底强调灵魂受两个方面的折磨和摧残:

一是,“它和躯体的共处关系”,对此柏拉图延续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并且灵魂欲望部分的快乐主要反馈在肉体上面,肉体的快乐反过来又会影响、助长灵魂的欲望部分,使之永远不会满足。

二是,“其他种种祸患”,指的是其他各种影响灵魂保持纯洁的东西,包括灵魂的遭遇、所处的困境等。

正因为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在这个可见的、物质的世界里,灵魂是处于受到摧残后的状态,并非它的本来面目,如果这样去观察它,也就无法看清它是什么以及真实性质是什么,这块与后面海神雕像的描述对应起来。

“极为擅长更清楚地……”与前面苏格拉底所说过的:灵魂类似太阳,目光极为敏锐,其价值“胜过一万只眼睛”,相呼应。

“我们刚才如实地谈论了灵魂,我们所看到的它当前所处的状态是支离破碎的状态,正如那些看到了海神格劳科斯雕像,仍不能轻易地看清他原先本性的人,因为雕像的组织结构已经打碎了,分散了,他旧日的肢体,一些已经被割断,另一些被压坏,处处受到海浪的伤害,面目全非,已经成了全新的东西,同时,又因为在他之上新添了一些部分——牡蛎、海带、岩石等,以致他浑身上下更像一头怪物,并不像他从前的本性,同样,我们看到我们的灵魂目前也正处于这么一种状态,身受到数以千计的祸患的包围和折磨,夹带着各种恶,被糟蹋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小知识:格劳科斯

格劳科斯属于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其他神祇一员。

他是玻俄提亚的渔夫和航海者之神,容貌丑陋,半人半鱼,老人面孔,胡须很长,头发披肩。

他像普罗特斯和涅柔斯一样,也能预见未来,并能把预见告诉人们。

有神话将其和阿尔戈船英雄们的远航联系在一起,说他是阿尔戈船的建造者之一,在船上当舵手等。

还有神话说,他是玻俄提亚的渔夫,尝食仙草后,投身入海,在海中俄刻阿诺斯和忒堤斯使他成为海神。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63)-坤鹏论

三、如何才能看到灵魂的真实

“所以,我们得把注意力转那一方面。”

这个“那一方面”就是灵魂的爱智慧的部分——理性部分。

“转到它爱智慧的方面,我们应该想到它是和什么接触和联系在一起的,它所向往和它所与之结交来往的是什么。”

“因为,它是和那神性的、不朽的、永远‘是’的事物共生在一起的。”

“并且我们要想到,它将会是怎样一种性质的事物,当它既已整个地投身于此,并且由于这个冲力的推动而已经从它现在所在的那个深海中被提举出来了,并且打碎了现在附着在它周身的石块和牡蛎。”

为什么周身会有这些东西?

“因为,现在它既是以土地为食的,在那些所谓的‘幸福的饮宴’的影响下,在它的四周已经长满了一层厚厚的、粗粝的泥土和岩石的外壳。”

“到那时候人们就会看到它的真实本性了,也就是,它究竟是混杂的还是纯一的,它究竟如何生活。”

“至于它在现今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和形态,我认为,我们已经进行过充分的探讨了。”

这段话中,苏格拉底提出以下几层意思:

——当灵魂降落到这个可见世界、物质世界,其实是来做客的,因为它的家不在这里,而是在上天;

——灵魂靠着那些被人们认为能带来快乐的尘世俗物过日子,因此身上裹满了带着土腥、生硬如石、花样繁多、充满野性的尘俗之物,在尘世间游荡,这就是灵魂在人世生活中的感受和形式;

——与做客对应,灵魂在这个世界出席着各种所谓的幸福的宴席,也就是让肉体享乐的事情,人们甚至将其视为幸福标准。

——人生如同是一场宴会;

——如果灵魂能够完全受神圣不朽、永远存在的东西(真理)的指引,就能从埋没它的海洋中浮现出来,如果它再能将石块和贝壳等从身上除去后,人们大概就能看得见它的真相了,而这基本就是哲学家之路。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