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就不要有太多内心戏,比如:干不成如何;这么难,还是别干了;太辛苦了,要不然休息一下吧;人生苦短,对自己好点有错吗……它们的本质上其实都是你在为自己不干找借口,想要自欺,除了让你懈怠,甚至是半途而废外,没有任何好作用。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7)-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通过《读<理想国> 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6)》的学习,我们主要了解了柏拉图著名的线喻(或四线喻),其重点包括:

第一,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可见世界,一个是可知世界,前者被太阳统治,后者被善统治,前者是后者的儿子。

第二,苏格拉底以一条线为例,他将一条线分成不相等的两段,分别代表这两个世界。

然后,再将两段线同比例再分别分成了两段,这样就得到了四段线。

接着,如下图所示,苏格拉底对每一段线、每个部分赋予了内涵以及关系。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7)-坤鹏论

第三,苏格拉底指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了四种灵魂状态,从最高到最低分别为理性(理解)、理智(了解)、信念(相信)、想象(猜测),前两者是知识,后两者是意见。

《理想国》第六卷到此结束,坤鹏论今天再针对日喻、线喻再做一下总结,因为第七卷马上就是另一个著名比喻——穴喻,它和这两个比喻一脉相承。

在学习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打比喻、讲故事的高手。

其实,古今中外,思想学说的产生,皆要借助一定的比喻、故事与寓言,才能使人明白。

因为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用抽象的学说来解释思想,会令人更加费解。

中国的诸子百家时代,《庄子》、《韩非子》等皆是以寓言的形式启发人。

二、日喻的总结

在学习了日喻和线喻后,我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到:

可见世界指的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也被称为现象世界,或者感观世界,这里被最崇高、最美丽的太阳统治,照耀、培育着可见物。

而太阳的父亲则是可知世界(也可称为理型世界,或者精神世界)最崇高、最美丽的统治者——善,是它安排、规定着可知世界的秩序。

因为善是太阳的父亲,所以它是两个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最高的权威,这也恰恰是两个世界的关系——可知世界是可见世界的本质,可见世界的事物有各自追求的理型、以自己的理型为目的因和动力因,而可知世界的理型又以善为自己的目标,善是理型界的目的因和动力因。

所以,善就是整个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总的目标,没有善,无以成世界。

在可见世界中,太阳能使眼睛的视觉看见事物和太阳本身,又能够使事物和太阳本身被视觉看见。

同理,在可知世界里,灵魂如同眼睛,理性如同灵魂的视觉,善能使理性认识到事物的理型和善的理型,又能够使事物的理型和善的理型被理性所认识。

不管是太阳,还是善,它们所创造的光是一种连接纽带。

分别连接了眼睛和可见事物,灵魂和事物的理型。

从而使眼睛、灵魂能够看见,使事物、事物的理型能够被看见。

太阳和善不是视觉与理性,但它们是视觉与理性的原因,并被视觉与理性所见。

视觉、理性、光虽然不是太阳和善,但类似太阳和善,太阳和善是它们的源泉,使它们得以真正存在。

在柏拉图看来,不管是视觉还是理性,都像是一种射流,不需要接触、触摸便可获得,它们分别取自太阳和善所放出的射流——光。

太阳不仅使事物能被看见,而且还使它们产生和成长。

同理,事物的理型不仅从善那里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得到它们的存在和实在。

善的理型就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善成就了真理与知识,超越于它们之上。

善不会囿于某一存在和本质,却统摄(统领、总辖)着所有存在和本质。

“善的理型被视为正义、美、知识和真理的原因,这样,正义之所以正义,美之所以美,知识之所以知识,真理之所以真理,都无一例外地源于善这个本体。”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7)-坤鹏论

三、线喻的总结

柏拉图用线喻概括了他的认识论:一条线被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是可知世界。

每部分线都代表一个层级的知识,每层知识都有特定的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线的最低一部分代表想象、猜测,一种与影像、倒影和梦有关的可能知识,柏拉图认为,画家提供的正是这种可能知识,在第十卷,他对此有专门的论述,总之,可能知识的产物是丑的。

线段的第二部分代表信念、相信,即关于感觉对象(第一部分影像所对应的实物——自然物质对象或人工制造物等)的知识,信念的来源是感官知觉。

想象和信念被柏拉图一同放在意见之下,意见包括所有源于感觉的知识。

在柏拉图看来,有信念意味着没有真知,所以第二部分的知识当然也是无法产生美的。

线段的第三部分代表理解力或推理才智,它专注于数学实体,比如:代数和几何对象,而非刺激感官的特定事物,所以可以称之为数学知识,使用感觉图形是这一数学知识的特征。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107)-坤鹏论

线段的第四部分代表了理性的洞察力,它的对象是理型,获得此类知识的方法是辩证法。

辩证法不是将理型视为孤立的本质,而是认为理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统一体,被善的理型所统治。

只有第四部分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美的。

在柏拉图心目中,可见世界的清晰度或可靠性,比起可知世界的清晰度与可靠性来,当然是低层级的。

这种知识层级是从第一线段向着第四线段的方向层层向上递增或超越,直到抵达统摄万有的本原。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这条线的切分并非等分,而是按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先是将线切分成两段,接着又将两段再切分成四段。

这个比例是什么?

苏格拉底表示,依照的分割比例对应的是真实性或不真实性程度的比例。

比如:如果按不真实性程度的比例,第一段线会比第二段线长很多,因为第一段线是第二段线的影像,影像相对于真实的自然物和人造物杂多得多;同理,第三段线比第四段长很多,因为第三段的数学知识相较于第四段的理型知识,更为杂多。

反之,如果按真实性程度的比例,长度关系则会反过来。

柏拉图的这条线,是理性主义及其认识论发育、成长、直至永恒的一条射线。

也可以说,这条线是西方进化论、认识论的路径线。

学术界认为,柏拉图的线喻是西方哲学自泰勒斯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比喻,西方理性主义主流思想史毫无例外地在这条线上流淌——即便分出一些支流,也没有使这一主流溃堤改道。

换句话说,直到如今,西方理性主义思想的历史仍然在这个线喻的统摄范围之内。

它生出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生出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再现说、表现说和反映论等。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