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看到的说到的绝大多数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道听途说能有多少真实性?假设一个消息每被传播一次就会衰减20%,那么只要被传播三次,它就只剩下51.2%的原来模样,传到第十次,就只有10%左右了,可谓面目全非,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越来越不可信,就在于它虽然大大提升了传播效率,却难以保证传播质量。

——坤鹏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十九)-坤鹏论

在学习柏拉图的对话录过程中,坤鹏论不断地体会到,2500多年以来,人类的变化堪称微乎其微。

所以,那时候人们的困境基本上也是现代人类的困境。

比如:都对最最基本的东西缺乏共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正义……每个人都充满了意见,却无法彼此理解,也不耐烦去理解。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脑子里面的东西是自己思考得来,殊不知,其中99%以上却是来自于父母、老师、朋友、媒体等,甚至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更可怕的是,这些信息只要被接纳进大脑,便落户生根下来,还被认为是原住民,于是也就有了保护它们的责任,为了捍卫它们,人们不惜陷入无聊、无序的争吵,从争吵常常又升级到相互轻蔑、仇恨、攻击和迫害。

所以,这种时候,静下心来读一读以辩论为主要形式的柏拉图的对话录,跟随他和苏格拉底思考人生最普通又是最大的话题,从而使自己能够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看人生。

一、对苏格拉底后面的发言提出建议、希望和要求

阿狄曼图说,在座的人从一开始都自称是正义的拥护者,这也太奇怪了,因为“从古代载入史册的英雄起,一直到近代的普通人,没有一个人真正歌颂正义,谴责不正义”。

正如前面举例分析总结的那样,“就是肯歌颂正义或谴责不正义,也不外乎是为了名声、荣誉、利禄这些方面”。

但是对于以下问题:

“正义或不正义本身是什么?”

“它们的力量何在?”

“它们是否内在于人的灵魂?”

“当神不知人不察鬼不觉的时候,它们起什么作用?”

不管是诗歌,还是人们私下的谈话,都不曾有人好好描述过,那么,也就根本无法证明不正义是灵魂自身最大的恶,而正义是最大的美德。

所以,你们自称正义的拥有者到底是几个意思!你们能讲清楚上面这些问题吗!如果讲不清楚,凭什么拥护正义!

显然,阿狄曼图这是在为苏格拉底的论述建议了提纲,他在后面还补充要求说:

“你可别仅仅论证一下正义高于不正义就算完事,你必须向我们说清楚它们各自对它们的拥有者起什么作用,凭什么它们一个是坏的,一个是好的。”

“你得把正义与不正义带来的名声问题抛开,因为只有把名声问题撇开,我们才不会说你所称赞的不是正义,而是正义的外表,说你所谴责的不是不正义,而是不正义的外表,说你实际上只是在规劝不正义者不要让人发现自己的不正义行为而已。”

如果这样的话,“你和塞拉西马柯的观点实际是一致的——正义是他人的好处,是强者的利益,而不正义是对自己有益,是对弱者伤害”。

既然你说正义是最高一类的善,也就是正义本身及其后果都是可取的、有益的,其他各种善也都因其本性而产生后果,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意见,那么“正义对拥有正义者内在地有什么好处,不正义对拥有不正义者内在地有什么坏处,这就是我想要你对正义进行赞扬的地方”。

至于报酬和荣誉则因为取决于人们的看法,“我会聆听别人对正义的颂扬和对不正义的谴责,依据二者所能带来的报酬和荣誉对二者进行褒贬,但我不想从你这里听到这种言论”。

总之,“请你不要仅仅向我们证明正义优于不正义,而要告诉我们二者对其拥有者来说内在地会起什么作用,在实施二者时人能否躲避诸神与凡人的觉察,凭借什么二者一个是善,一个是恶”。

阿狄曼图指出,“如果你一开始就以这种方式讲述这个问题,并从我们年轻时候起就这样来说服我们,那我们就用不着彼此提防对方的不正义,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护卫者,因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害怕行不正义之事而在自己身上出现最大的邪恶了。”

总之,不管是格老孔,还是阿狄曼图,让苏格拉底很赞,认为他们不愧是名门之子,“在原本不相信不正义比正义好的前提下,却能为不正义头头是道地进行辩护,这其中必有神助”,如果不是平时就了解兄弟二人的品格,会真以为他们就是不正义之人。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十九)-坤鹏论

二、典型的心理利己主义

不管是格老孔还是阿狄曼图所阐述的观点,按如今的理论讲,他们都是基于心理利己主义对人类行为的解释。

什么是心理利己主义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对心理利己主义的最好浓缩。

美国政治和法律哲学家乔尔·费因伯格在其《心理学利己主义》一文中给出的定义是:“任何人最终所能欲求或寻求的(作为目的自身的)东西只能是他自己的个人利益。”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唯一可能让任何人当成最终目标去追求或实现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利益,任何人自愿行动的动机最终都只能是对他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求。

虽然有时候人们也在乎他人的幸福和利益,但也只是当成追求个人幸福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也就是出于个人利益以及自私,包括那些看上去是利他主义的行为。

在心理利己主义那里,人类不自私的行为根本就不存在。

任何损己利人的行为不是伪装就是愚昧。

尽管人们会选择去帮助他人,本质上也是期望着从这个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利,除了自我满足,人们根本不可能真正关心他人。

这是一种事实判断,也就是说,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所有人事实上都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所有人应该这样。

心理利己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伊比鸠鲁学派,该学派声称人类活着就是最大化愉悦。

伊壁鸠鲁称,人类行为仅仅被愉悦所驱动的理论,在婴儿到成人身上都可以被验证,人们去做利他、光荣、道德的事不是因为道德规范,而是因为这增加了他们自身的快乐。

在现代哲学中,功利主义的杰里米·边沁做出了和伊壁鸠鲁相似的断言,即人类行为是出于提升愉悦或降低痛苦的需要。

边沁具体地描述了痛苦和愉悦的种类和性质,以及人类的行为是怎么仅仅通过心理享乐主义被解释的。

他还尝试量化心理享乐主义,通过幸福计量算法得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最理想的行为;以及通过测量相对的愉悦/痛苦得失,来确定在某个境遇下的最优行为是什么。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十九)-坤鹏论

从进化论的角度,心理利己主义者赫伯特·斯宾塞称,所有动物的主要目的是生存,并保护它们的后代。

本质上,生物只会顾及自身和自身家庭的需求,而不会顾及其他生物的生存需求。

所有物种都尝试最大化它们生存然后更好生存的概率。

学习过坤鹏论的尼采系列文章的朋友可以一下子发现,尼采的权力意志与斯宾塞的观念简直如出一辙,非常相似。

尼采提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的行为原理——只要存在,就会追求生命力的扩张,这就是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生命意志=实现自我。

尼采认为,全体存在者就是以权力意志为本质存在着,世界就是权力意志,“此外一切皆无”。

生命力的扩张,第一是自我保全和生存,第二便是繁衍并保护后代,有朽的生命体通过后代实现生命力的扩张。

而这样的思想早在《会饮篇》中柏拉图就安排由狄奥提玛道出:

“那会死的东西也是力求能够永远存在和不朽,要达到不朽,全凭生殖,以新的代替旧的……就是用这种方法,一切有死的东西分沾上不朽,身体以及其他的一切全是这样;不朽者则不然。因此你不必感到奇怪,每一种生物全都生来就珍视自己的后裔,因为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爱是伴随着不朽的。”

(注:你可以看《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二十)》来详细了解。)

斯宾塞断言那些最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它们的愉悦水平应当大于痛苦水平。

因此,愉悦意味着一个生物最终实现了他的生存需求,而由于所有生物都永恒在为生存做斗争,它们对愉悦的追求也是永恒的。

但是,费因伯格对心理利己主义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我们实现欲望时并不只是追求自己的满足。

比如:有人头痛,我们给缓解头痛的药物,然后对方的头不痛了。

虽然,这并不能否定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的确得到了对方的感谢,也从中满足了若干的个人利益。

但这一切的关键都源于我们关心对方的身体。

如果我们不关心对方的身体,就不会产生要帮助对方的欲望,也不会有欲望得到满足这回事了。

不过,从古至今,格老孔和阿狄曼图阐述的这类说法一直存在着,并且一直是大众意见的主流。

因为它们有着大量的事实为其撑腰,通常很容易自证自信,难以驳斥,所以也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只要一说出来,不管哪个时代,都能很快取得大众的认同。

或者说,只要我们承认这个世界是由概率法则支配的,那么心理利己主义便不是一种绝对、所有,而只是一种可能性。

这样,也就不必去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地必须独树它或是打倒它。

人本来就是复杂的,正因为复杂才生出了许多可能性,世界才会如此精彩。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