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将真实挂在嘴边,却在生活的舞台中尽情地自欺、欺人,活成了终身演员。

——坤鹏论

坤鹏论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便是真实。

尽管智慧者都明白,概率世界之中,真实,拥有强大的力量,因为它就是在从最能掌控的自我做起来增加确定性,是最靠谱的方法,没有之一。

真实的人,真实到不需要手段的掩饰,所以,他们可以将所有精力贯注于做事,结果便如芒格所说:“如果骗子知道做老实人能赚多少钱,他们肯定都不当骗子了。”

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却如加缪的“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造假”的反面——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甚至如萨特所揭示的,我们只是将真实挂在嘴边,却在生活的舞台中尽情地自欺、欺人,活成了终身演员,丢了最宝贵的东西——自我。

为什么如今物质极大丰富,真正拥有幸福感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呢?

无它,连自己都丢了的人,何谈幸福呢!

因为,没有了自我,又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让自己幸福的是什么呢!

正如高尔吉亚、尼采、伯克等大师所讲,人们总是尽可能将自己的真正动机深藏在或天花乱坠、或大义凌然、或嬉笑怒骂、或左顾右盼……让人难以洞悉。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看透人心呢?

也就是说,生活在这个概率世界,除了通过自己尽量真实来提高确定性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外部的真实,从而最大限度扩大自己整体的确定性,提升成功概率呢?

伯克说,我有!戏剧主义!

坤鹏论:什么是戏剧主义?-坤鹏论

一、为什么提出戏剧主义?

以1945年《动机语法》的出版为标志,伯克的学术生涯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也是他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时间跨度近30年。

他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著作都诞生在这一阶段。

正是在《动机语法》一书中,伯克第一次明确地定义了戏剧主义并确立了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伯克为什么提出戏剧主义?

也就是说,他是基于哪些问题从而想到用戏剧主义进行研究的。

1.动机

前面已经讲过,伯克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对人类究竟如何应用象征资源进行了深入思考,而所有思考从各个方向都汇聚到了一个中心概念——动机。

而坤鹏论认为,找到动机,也就是找到了真实:

第一,听话者在明晰说话者的真正动机后,便不那么容易地沦为说话者的韭菜。

第二,说话者掌握他人真实动机后,可以更好地从自己的动机出发,通过应用语言符号为主的各种象征行为,对他人动机的形成和变化施加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准确地把握他人的真正动机呢?

2.辞屏

伯克指出,以语言符号为主的象征行为构成了辞屏,向他人展现,令他人被吸引、迷惑、信任……最终被说服,也就是将辞屏视为真实、现实,甚至是真理。

因为语言=修辞,所以,有语言就有辞屏。

人一开口,便是带着动机以说服为目的的,便是根据自己的动机为他人构建辞屏。

我们永远被辞屏包裹着,永远只能透过它观察和理解世界。

既然辞屏如此重要,那么,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也就是说:

既然辞屏由动机驱使,通过象征展现,动机和象征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如何确定动机?

人类话语和修辞活动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有,它又是什么?

3.不协调而导致的视角

这是伯克的重要思想之一,类似尼采视角主义(注:可看《相对主义VS视角主义》了解)。

伯克认为,任何符号的使用只不过是一个视角与另外一个视角之间的竞争,其目的在于使自身被人们当作现实来接受。

根据这个观点,人们习以为常的“真理”换用另一个视角来看常常就可能不是真理了。

真理、知识、现实都是象征行为(修辞)建构的结果。

那么,又该如何破解不协调而导致的视角,令自己看得更加全面,更能洞悉辞屏背后的真正动机呢?

坤鹏论:什么是戏剧主义?-坤鹏论

二、伯克的人性论哲学观

在具体讲伯克的戏剧主义前,坤鹏论认为,必须要讲一下他的人性论哲学观。

因为前者建筑于后者之上,后者是伯克整个戏剧主义理论,乃至他所有理论的根基。

伯克的人性论哲学观是:

“人是使用和滥用符号的动物、否定的发明者;他由于其制造的工具而与他的自然条件相分离;他受等级精神的驱使,并由于至善而变得迂腐。”

短短几句话,蕴含的内容却相当丰富,坤鹏论来简要分解一下。

首先,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离不开象征的创造和使用。

一旦人类拥有了象征的力量,利用在《我们活在辞屏中(中)》讲到过的象征的移位性结构特征,就可以不受自然条件(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象征编织的世界里展开生活的画卷。

其次,虽然象征丰富了现实的维度,但人的滥用也使其复杂化,甚至造成误用。

自然界的事物在人脑中生成各种意象,只有人类使用象征称其为“山 ”“川 ”“河 ”“海 ”时它们才得以升至象征王国成为事物的概念。

这种从意象到概念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抽象移动。

它使人与自然相隔离,直至人的动物性受象征性所支配,导致对自然条件的曲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也是误用象征的动物。

再次,和巴门尼德的观点相同,伯克指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种有关虚无的意象,否定作为概念是人的发明,直接隶属于象征王国。

否定又分为否定命题和否定命令。

前者使人得以从对立面去阐释和认识事物,强调“所非”(it is not),不是什么。

后者则凸显“你不可(thou shalt not)”的规约,涉及道德伦理、价值观念。

规约的意思是,经过相互协议规定下来的共同遵守的条款。

如果将其放到整个人类社会,规约还应该包括且主要是:虽然没有明文显示,却由社会伦理及价值观念确立下的社会规则。

规约可以无视真伪,但是,其中必定包含人的判断,判断中或多或少都凝结着人的道德、价值。

现实中,每个人都如同人类主要用语言符号创造的象征世界中的演员,一生都在苦苦找寻自己的位置。

高低上下、边缘核心、尊卑贵贱等,好似处于一个等级秩序的金字塔。

对物质欲望和道德伦理的追求驱使人类节节攀升却从未达到登峰造极之势。

这种缺憾为戏剧的运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每一个休止即意味着新的开始。

这里所讲的休止有两个维度——既可以表示等级秩序的终端,又可指对等级秩序的超越。

在这个象征铺陈的世界里,修辞也总是因此得益。

后期,伯克将人的定义简化为独具象征能力的动物,这样就把象征和人性从根本上连接起来。

无论是否定、抽象化还是等级和超越,均离不开象征(即语言)的运用。

坤鹏论:什么是戏剧主义?-坤鹏论

三、什么是戏剧主义?

伯克所谓的戏剧主义,就是把语言作为行为,而不是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载体或是工具。

因为在人类的活动中,人们是用语言象征自己的问题及行为,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968年,伯克本人为《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写下了戏剧主义的标准定义是:

一种分析的方法和对应的名词批评。

其目的是表明:对人类关系之动机的最直接研究是通过对名词系列或簇群及其功能进行有效的探讨。

戏剧主义方法蕴涵在关键名词“行为”之中。

它是基于这样的观察:有行为的地方,必须有行为者,同理,也必须有行为者实施行为的场景。在一个场景中行动,行为者必须使用某种手段或工具。行为之所以是行为,是因为它还涉及目的。

从这个定义中,坤鹏论认为可以得到以下中心思想:

第一,它是一种分析方法,借用戏剧的五元模式:表演、场景、演员、道具、目的,来代表语言行为中的核心五要素:何事、何人、何处、如何和为何。

第二,五元模式中的每个要素永远都不会孤立存在,它们永远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因此,通过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揭示:动机是什么?辞屏如何运作?不同视角如何?

第三,针对不协调的视角的观念,伯克说,要用“一种通过两种方式同时看事物的方法。”

这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方法论,所谓的方法就是借用戏剧的五元模式。

而且在伯克的戏剧主义分析方法中,五个元素总是成对出现,充分体现了“两种方式同时看事物”。

第四,名词批判,因为人类用语言创造“现实”,构建“世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名词,名词是创造和构建“现实”和“世界”的最基本、最关键部件。所以,人类最根本的动机——协调人与人关系,主要藏在名词系列或簇群之中。

但是,名词的本质是对现实的选择性,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所以,伯克认为,只有对名词进行批评性分析,才能较为全面地揭示不同辞屏下人类行为的动机,这也说明了戏剧主义是关于名词的理论。

坤鹏论:什么是戏剧主义?-坤鹏论

四、戏剧主义是一种哲学

后来有学者评价道:“戏剧主义是一种使用象征的哲学。”

学术界的共识是,足以预示人类、语言、修辞的本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称得上是修辞哲学。

显然,伯克的戏剧主义视人类为使用象征(语言是其最典型的代表)的修辞动物 (以认同为手段和目的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哲学。

伯克也曾说过,狭义上的戏剧主义可以理解为关于名词的理论,广义上则是对人类行为关系的探究。

因为,人类所有理论最终都将归结为用以描述我们这个五彩缤纷世界的名词。

那么,对名词的分析就意味着对相关理论的探究。

事实上,正是通过对名词的批评性分析,伯克为其戏剧主义开辟了理论空间。

他认为,其他主义都能在戏剧主义的五元模式中找到它们关注的元素,但它们又因为过于关注某个元素而造成它们会忽视其他元素。

比如:唯物主义关注场景;实用主义关注手段和目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则分别侧重行事者和行为。

而只有戏剧主义统筹兼顾,所以,才是描述人类关系和行为动机最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坤鹏论认为,这里面最主要的心结就出在了概率。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是这个世界99.99%的人一生固守的思维模式,即使是哲学家、科学家也不例外,就连当年牛皮如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科学家,也会对以概率为核心的量子力学百般嘲讽。

即使是现在,概率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它在绝大多数人那里还被停留在书本上,无法应用到现实,更不能接受现实中的概率体现。

而戏剧主义则是尽量将影响结果的主要且普遍可能性确定下来,并形成类似概率样式的比配关系(ratio),然后在分析过程中去一一套用确认,这样就能很大程度避免了伯克所说的“不协调而导致的视角”。

因此,戏剧主义本质是含有概率论意味的多元论,最起码从思路上讲,它是更符合这个概率世界的方法论。

最后,伯克继续将他的戏剧主义的定义简化为:

一种分析方法及与之对应的名词批评,以图表明研究人类关系和动机最直接的方式是系统地探究名词链或名词簇及其功能。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