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逐利,才有道德约束,如果道德不约束逐利,人类社会必须出现问题。

——坤鹏论

坤鹏论: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坤鹏论

在《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中,坤鹏论总结了尼采哲学的核心——虚无主义,他的哲学思考都是围绕着解释它,解决它展开的。

人类社会的运转秩序更多靠的是道德体系,它其实也是一套价值观评判体系。

就像儒家思想,人性向善是道德体系,行善,被设定为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就是值得崇拜的对象。

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崇拜人格高尚的人,因为这很难做到,并且就算做到了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

再比如:现代人所尊敬崇拜的,大多是功成名就、升官发财,甚至根本不管获得这些结果靠的是什么手段。

人性逐利,才有道德约束,如果道德不约束逐利,人类社会必然出现问题。

所以,当社会存在问题,就需要先从道德体系入手寻找原因。

尼采更狠,他直接纵横人类历史,俯瞰人类的道德体系,从起源处追根溯源。

坤鹏论在这里插一句,正因为道德的重要,哲学中有其专门的庞大分支——伦理学。

它也相当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再系列地和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一、主人道德→怨恨→奴隶道德

但凡人的组织,必然是利益共同体,不管它的初衷如何美好,最终都会沦为获利工具。

宗教也不例外。

有人说,宗教的初心都有很好的理想,而宗教的致命之处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利用宗教表现出来的结果。

就像反对普遍真理一样,尼采强烈地反对那种认为有一个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要同样遵守的道德体系的观念。

人,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但是,普遍的道德观念却完全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基本差异。

所以,它最大的功效就是让人性变得衰弱,只能产生一些“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的生命。

就如《枪炮、病菌与钢铁》所阐述的那样,人类越来越像被圈养的家畜,越来越没有自由,越来越不快乐。

尼采认为,在这方面,犹太教和基督教犯下的罪过最为严重,它们的伦理和人类的本性背道而驰,是反自然的道德。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搞出这样一些不自然的伦理体系呢?

尼采表示,人类早期历史中,其实有两种主要道德类型——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主人=高贵之人=能够肯定自我生命的人;

奴隶=弱者=不能对自己生命进行肯定的人。

在主人道德那里,善,意味着灵魂处于崇高的和高傲的状态。

而善的反面是——坏。

主人意义上的坏,意味着:一般的、平凡的、庸俗的、无价值的。

拥有主人道德的人,是高贵的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价值的创造者和决定者。

我命由己,不由天!

这是他们对世界的宣言和呼喊。

他们从来不会从自身之外寻求任何对他们行动的认可。

我就是我,我自己对自己下判断就够了。

他们的道德是一种自我尊崇的道德。

他们帮助不幸的人,却并非出于怜悯,而是生命力充盈的冲动体现。

他们追求生命力扩张的喜悦,即使面对苦难,他们也乐于经历,并尊崇一切艰难困苦。

与主人道德相反的是奴隶道德。

它以人的一个天性为根基。

这个天性就是,弱者(庸俗大众)总是以自己为善,而自己无法企及的强者为恶。

这样他们就能为自己的弱寻找到借口,求得心安理得,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性。

尼采称这种心理为怨恨。

对于庸俗大众来说,善,代表着所有那些能够有助于减轻受害者痛苦的品质。

比如:和睦、善良、怜悯、同情、善意的援助、热心肠、耐心、勤奋、谦卑等。

并且,善的反面则变成了恶。

恶,就是一切被庸俗大众所鄙弃的价值——与众不同、大胆放肆、反复无常和危险。

简而言之,主人道德那里的几乎一切善的东西在奴隶那里都变成了恶。

坤鹏论: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坤鹏论

奴隶道德起源于社会的最低阶层,在历史上,始于犹太人。

他们的先知们将奢华、不信神、恶、残暴、肉欲等概念融为一体,并给世界这个词赋予一种消极的价值。

犹太教和基督教继而顺应人们怨恨的天性,捏造了弱者为善,强者为恶的价值观,广泛吸引弱者,壮大自身。

它们的道德观告诉人们,尽管今生受尽苦难,但作为善良的我,死后必定升入天堂,而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尼采认为,基督教将人们心中的怨恨以道德一词来表现,使其正当化,从而使基督教爆发性地被接受。

但是,奴隶道德本质是功利性的道德,因为它的善包括了任何对那些虚弱无力的人有益的东西。

达尔文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通过优胜劣汰进化,这个过程中没有善恶的道德之分。

生命力强的花草通过驱逐生命力弱的花草,壮大自身,这不能称为恶。

所以,自然界有强弱,但没有善恶,不存在弱者善,强者恶的图景。

但是,人类社会往往视才华横溢、体魄强健的强者为恶,视弱者为善。

结果:

悲惨、贫穷、软弱、痛苦、患病、丑陋,便以善的形象出现;

而主人道德的善,那些高贵的价值取向,如:高雅的、美丽的、强有力的、幸福的、富有的等,丧失了主导地位。

强健,成了崇尚暴力;

富有,成了纵欲乖张;

自信,成了傲慢不逊;

……

想想看,我们似乎从小就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不管是课本、故事还是动画片,小白兔是善良的化身,大灰狼则是邪恶的代表。

为什么只有在人类社会存在这样的价值观呢?

尼采认为,道德是大多数弱者为了抵抗少数强者而产生的生存本能——畜群本能。

人类的弱者集结在一起,通过给实际力量无法抗衡的强者贴上“没有同情心”或“欲望太强烈”等标签,把贵族的美德说成是恶,从而带给自己精神上的优越,捏造出强者恶,弱者善的奴隶道德价值。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通过成功地使所有高贵的品质看似罪恶,并让所有羸弱的品质看似美德,畜群本能以“平庸之辈以多数取胜”,用怨恨替代高贵的品德,最终战胜了主人道德。

基督教为这种畜群本能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它是将人们带进虚无主义的根源。

它将高尚完美的一群人罚入地狱,把世界留给懦弱残缺之徒。

如果所有时代的智者们都对人生下出同样的结论:“人生乃虚无”,那么,这证明了什么?

尼采认为,这并不是英雄所见略同,而是他们都带有某种生理缺陷:

“或许他们都双腿发软、行动迟缓、踉踉跄跄了吧?……或许人间的智慧就像一只乌鸦,一点腐尸的气味就能使它欢欣雀跃呢?”

这等智者不过也是庸人,更为典型的人生颓废者。

他们中的代表就是苏格拉底,他出身下等平民,他对人生的嘲讽是其对社会不满的一种表达,是出于贱民的妒忌。

谁要说人生毫无价值,他实际是在说:我毫无价值。

尼采说,奴隶道德是“一种导致否定生命的意志,是一种导致解体与衰朽的原则 ”。

高贵的人不需要规则加以约束,更不需要处罚加以胁迫。

但是,在奴隶道德的统治和压抑下,拥有坚强和健康的天性的人,无法创造自我价值,从而无法向外宣泄。

结果他不得转向内在自我,这就是一切“良心不安”的根源所在。

强壮的人将会变成一个被束缚在社会道德的牢笼之中而自残自虐的动物。

于是,人类患上了极其可怕的疾病——自我折磨。

少数人仅存的个人主义饱受众人抨击,群众的反抗激起他们内心的罪恶感和良心的折磨。

请记住,所谓的良心和善恶,这些都是被平庸大众强加的。

结果,我们的生命,如同驮着重物的骆驼,丝毫没有自在悠闲的状态。

尼采认为,必须“抵制一切多愁善感的虚弱:生命的本质上就是对异己者和弱者的占用、伤害和征服,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压制 、施暴和强迫……用最婉转的话讲,至少也是利用。”

而这就引出了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这个重要观点。

坤鹏论: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坤鹏论

二、生命力扩张的权力意志

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刺激(不是影响),尼采脱离了叔本华的生命概念——人生乃虚无。

他意识到生命除了具有混乱(狄俄尼索斯式)的非理性、无方向的冲动外,还有着秩序(阿波罗式)的计算周全、目标明确的特征,而这个目标就是“变得比现阶段更大更强”。

而这恰恰暗合了复杂性科学所揭示的,包括人类个体这样的复杂性系统总是处于秩序和混乱之间的混沌边缘,最好的状态也正是混沌边缘。


小知识:狄俄尼索斯式和阿波罗式

它们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

尼采指出,两者成功结合时,便产生了“悲剧”这一艺术形式。

这两个概念明显是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影响下的产生。

狄俄尼索斯式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世界,而阿波罗式就是表象世界。

但是,叔本华这本书其实是试图解释康德哲学的。

意志世界是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世界,表象世界则等同于康德的现象界。

不过,康德由此所得出的意志(不仅现象界因果关系束缚、自由生存于物自体的世界)与形成现象界的表象这种理性能力,却是传承自莱布尼茨所描述的单子的两种根本特性——意欲与表象。


尼采获得了具有阿波罗式知性特征的狄俄尼索斯式的新的生命概念——权力意志。

这是他晚期的代表性思想。

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更确定地说,是权力意志。

“此外一切皆无!”

权力和意志都是生命的表现形态,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的行为原理,对于人来说,就是一切感情和行动的基础。

请注意,这里的权力并不是指政治权力,而是一种广义的权力,权力正因为不断要成为更大的权力才称其为权力。

意志也是如此。

要注意的是,德语中的意志,并不是我们认知中那个决定做某事时的某种高级能力。

德语中的意志、意欲,其实更接近生命冲动的意思。

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为了生存下去而爆发的无方向的生命冲动。

德国思想传统认为,这种生命冲动比或表象或认识的知性能力更具根源性,尼采也明显倾向于这一传统思想。

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凸显自己生命的力量,扩充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是一种权力意志。

再比如:政治权力,如果只满足于现状,那就是无力化政治的开始,意志也是如此,总是要变得更强更大,不可能有一种意志希望变得更弱更小。

坤鹏论建议,将权力意志分别理解为:

向着更强权力发展的权力;

向着更高意志发展的意志。

这就才能真正把握权力意志生机勃勃的本质。

在尼采眼中,宇宙中的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出自己本身的生命力。

而权力意志指的就是这种生命力扩张的状态,是生命的本质构造。

权力意志=生命意志。

坤鹏论认为,生命意志=实现自我。

但是,比起存在主义的实现自我来说,尼采的版本更加恢弘壮观,他是站在宇宙的角度俯视所有生命。

尼采说,人们的愤怒、悲哀等,都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受到限制或贬损造成的。

他认为,权力意志是人类本性中支配环境的一个核心动力。

(注:请细品这一句)它不仅仅是要活下去的意志,而是一种强有力地肯定我们个体力量的冲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显现权力意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力量被无视而不甘,于是就拿出世俗的道德以求胜。

比如:领导因为员工没有和他打招呼而批评其没有常识,其实领导并非因为员工缺乏常识而动怒,只是因为自己被无视而不甘。

所以,当人们煞有介事地搬出那些大道理时,其背后都隐含着渴望取得强势的权力意志。

但是在奴隶道德的淫威下,没人敢直话直说,人们学会了左顾而言它,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弯弯绕。

总的来说,当权力意志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演变成尼采的另一重要哲学概念——超人。

坤鹏论: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坤鹏论

三、尼采哲学的反基督教

从前面主人道德、奴隶道德以及权力意志等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尼采对于人类感性生活的认可,以及对其被基督教扼杀的刻骨痛恨。

“基督教的上帝概念——作为病态的上帝……作为精神的上帝——是最为堕落的上帝概念之一……上帝蜕变为生命的对方面,难道我们不能代之以对生命的永恒肯定和赞美吗?”

坤鹏论在《不疯魔,不尼采》说过,尼采的哲学是反道德的、反民主的、反社会主义的、反理智主义的、反悲观主义的,而这一切总结到一起就是——反基督教。

而且,他的基督教不仅仅只是基督教,还包括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基督教是尼采对它们的总称。

它们颠倒了自然价值,否定自然、亵渎自然、反自然,它们自一开始就是人类感性生活的死敌。

其中以基督教尤甚。

尼采批判基督教是对统治者和高贵者的憎恨,是对精神、高傲、勇气、感官和一切欢乐的憎恨。

基督教使这个世界——人所拥有的唯一的世界——变成了无边苦海,然后还为它设置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彼岸世界”。

坤鹏论认为,这就是让存在的我不去珍惜当下的存在,而去追求那个谁也无法证明是不是存在的虚无。

如此,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不就是生下来就已经死了吗?!

基督教并不是教化信徒去思考怎样使人的生活激情精神化和神化,而是企图根除人的生活激情,从而也就根除了生命的根基——权力意志。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