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短视的,即使他们听说过天道是惩恶扬善,但是,攀比和嫉妒之心,永远是戴在眼睛上的短视镜,遮住了望向远方的视线。

——坤鹏论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一、以赫拉克利特为师

尼采的世界观,到底和哲学史上哪一位思想家或哪一个流派有相似之处呢?

追根溯源,这个人就是公元前五世纪的赫拉克利特!

尼采特别认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世界是一个生成与流逝、创造与毁灭的永恒过程。

仿佛深邃的海洋,在其中一切有限之物产生并成为有形之物,然后重又消亡和流散,在其中蕴含着一种原始的力量。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赫拉克利特的名言,表达了他“万物流变,无物常存”的观念——不仅河流、人、物,乃至自然都是不断变化的,万物皆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

尼采还继承了赫拉克利特“战争是万物之父”的思想:

战争不仅是最大的慈善,也是最高的正义。

因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我们甚至可以说,尼采几乎在复刻着赫拉克利特,他们有着很多共同特点,比如:

——蔑视民众;

——思想尖锐独特,评论起别人来毫不留情,不管对方是谁;

——写作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惯用(故意为之)格言式的简短句型,晦涩难懂;

——常常让人误解,被同时代的人误解,被后来的评论者误解;

——著作都成为之后人类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赫拉克利特上了年纪后完全与世隔绝,隐居山中。

尼采30多岁就因病提前退休,剩下的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度过,并居住在欧洲风景最为壮丽的一些地方;

——都瞧不上之前的思想家。

赫拉克利特认为像毕达哥拉斯的博学多识没用,“博学并不能训练人的头脑,如果能的话,它早就使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和色诺芬尼变聪明了。”

而尼采则直接造了传统哲学的反,否定了苏格拉底到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

对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大家可以看坤鹏论之前写过的《从自然界的未解之谜到流动里面的人生哲理》。

为什么尼采要返回到如此遥远的过去呢?

因为,他认为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已经误入歧途,错得大错特错。

他佩服除了毕达哥拉斯之外的所有苏格拉底前的思想家。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二、尼采的好人榜和坏人榜

在《不疯魔,不尼采》中,坤鹏论提到,尼采是一位天才般的、能够洞察隐秘事物和无意识的心理学家。

而他也特别喜欢用心理学的角度去冷眼审视,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驱动着人们的行动。

而且,他也确实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揭秘才能:

不管是人的理想和偶像的背后,还是哲学、形而上学、宗教和道德的“永恒真理”的背后,他都能“识破”隐蔽的和可疑的动机,“识破”人的自欺和欲望、错误和激情。

简而言之,就是那些“人性的,太人性的”东西。

他对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也总是喜欢用睿智的、令人迷惑的甚至是侵犯性的心理学洞见进行评述。

比如:他评价苏格拉底丑,康德颓废,道德领袖们个个满怀怨愤。

他的核心策略就是使用人身攻击的论点:

一种经常被当做“谬论”、被人诟病的夸张性方法;

一种对对手进行的性格、动机和情感的攻击,而不是驳斥他们的思想。

这种人身攻击的观点在尼采的著作中俯拾皆是。

有人通过著作总结了尼采的两个名人排行榜。

一个是他喜欢的,他的楷模,他的英雄;

另一个则是他攻击的,有时候是鄙视的。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有趣的是,有人同时出现在两个榜中。

这是因为尼采的感情就像小孩的脸,阴晴不定,变幻莫测,就是传说中的来无影去踪。

他很容易爆发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把别人夸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接着热情又可能突然消散,别人马上反转成了人见人讨厌,花见花凋谢。

在坤鹏论看来,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尼采从未不停歇、永远反刍的思考。

而且,他从来不对任何人和事一概而论,绝不会“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般的简单评判。

因此,才会出现上面爱恨交织、好坏都上榜的现象。

三、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什么而活——虚无主义

不管什么样的学问,基本都源于发现问题。

坤鹏论曾说过,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

学问的本质也如此。

尼采发现的问题就是——虚无主义。

所以,他的哲学思考基本都是围绕追根溯源解释虚无主义、不破不立解决虚无主义展开的。

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再理解尼采所提出的概念、观念就变得清晰多了。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科技除了使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之外,还带来了环境恶化、景观破坏和繁重劳动(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等诸多新问题。

一直以来,人们深信文明的进步会给全人类带来幸福,但现实却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此产生怀疑。

他们不断地扪心自问:

“文明的进步真的能使人幸福吗?”

“为什么我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却越来越没有自由时间?”

……

就在西方世界,基督教也越来越和理性的近代文明不相容,影响力日渐消退。

曾以基督教道德为基准的人们开始失去了心灵的寄托。

特别是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让地球变成了村落,讯息传递越来越快,越来越广,信息越来越透明,以前的很多信息不对称被打破,人们突然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像以前理解的那么简单,更不是别人说什么就真的是什么。

坤鹏论认为,最受折磨的就是人们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以及好就从头到尾全都好,坏就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的坏透了的道德观。

比如:人们很难接受学问高深的智者私德却很差;事业成功的企业家背地里居然没少干腌臜事;台上道貌岸然的领导干部竟然是个巨贪巨腐……

再加上就像塔勒布的研究所证明的,偶然性在短期的典型体现就是惩善扬恶,老实人吃亏上当,偷奸耍滑者却一夜暴富。

人类是短视的,即使他们听说过天道是惩恶扬善,也看到过鲜活的事例,但是,攀比和嫉妒之心,永远是戴在他们眼睛上的短视镜,遮住了望向远方的视线。

所以,人们甚至开始怀疑,一直以来坚信的善恶标准和道德难道都是错的吗?

人们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

坤鹏论: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坤鹏论

尼采确信,人类迷失自身行为目的的虚无主义时代已经降临。

虚无主义的英文为Nihilism,它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

虚无主义就是指人们丧失了价值观与目标的状态,它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虚无。

即将所有事物视为无价值的、无意义的、虚无的心理状态。

它是“一个站在门口,令人毛骨悚然的访客”。

虚无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深渊。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虚无,其实还代表着人身上某种与生俱来的哲学感受。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

并预言,虚无主义将成为今后两个世纪的主题。

而这种精神状态的病因则在于,导致欧洲文化形成、给予世界上所有事物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价值观,比如上帝;比如真善美为绝对真理的道德理论等,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越来越失去了应有的力量。

四、两种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分为两种:

主动(积极)虚无主义:在世界的废墟上,按照人的生命法则,重新构建人生意义。

既然一直以来坚信的都是错的,那就自己创造新的价值。

这种主动的生存方式叫主动虚无主义。

被动(消极)虚无主义:在砸烂各类精神偶像后,完全失去精神依归,因此导致的生命无意义感和荒漠感。

既然一直以来坚信的都是错的,那就这样吧!

这种因为既有价值的崩坏而丧失生存力量的生存方式则被称为被动虚无主义。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就属于被动虚无主义。

虽然就像坤鹏论之前讲过的,叔本华的书曾对年轻的尼采起到了哲学启蒙的作用,但后来他还是因此而激烈地反对叔本华。

有人可能认为,这有点不太尊师重道吧。

但是,尼采这种一生只认真理的无情,令人钦佩。

我们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关键不在人,而在于他所传授的内容。

人再好,学问不行,也不能一好蔽之。

五、世间唯一值得提倡的就是彻底的、行动上的虚无主义

尼采表示,人为了从虚无主义中摆脱出来,就必须成为主动虚无主义者,排斥并破坏他人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以强大的精神向前迈进。

他坚信,不经历虚无主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精神价值。

“世间唯一值得提倡的就是彻底的、行动上的虚无主义。”

不过,世间大部分人,包括现在的人们,他们龟缩在被动虚无主义的壳中,不敢也不愿出来。

他们不想冒险摧毁自我,他们牢牢抓住传统观念带来的安全感。

尼采认为这种自我保护实际上是更加危险的自我摧毁形式。

他们仅仅为信仰而信仰某些东西能导致肤浅的存在,甚至自鸣得意地接受和相信他人相信的一切。

因为被动虚无主义认为相信某种东西(即使结果证明根本就没有值得相信的东西)是更喜欢做的事,总比什么都不相信的风险要小些。

他们不愿意冒险盯着深渊看。

他们认为,怀疑、求真、求知并不重要,这些可能打破他们固有认知的事,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这背后也暴露出了现代人对于知识爆炸与自己个人微薄认知之间巨大差距的恐惧,他们害怕承认自己无知。

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诸如“知识”或“确定性”等词汇多么频繁地被危险性地使用就明白了。

比如:有人很坚定地说一件事,就像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一般。

如果你较真儿地追问下去,绝大多数的坚信来自于手机上说的。

手机或许是正确的,关键在于这样手机的权威性声明就得以保持。

但是,万一手机是错误的呢?

即使真发生了,人们可能也不会将错误归咎于手机,反而归咎于事情本身。

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首要保证,如果承认手机可能犯错,就要面临这样的风险——不仅承认基于手机的知识命题没有根据,而且所有知识命题都没有根据。

这其中反映着人的一个天性,那就是,我们倾向于不去质疑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知道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东西。

六、他们在深渊中寻找到了宝藏

二十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紧随尼采的步伐,在虚无主义的深渊中,挖掘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并从中构建出自我意识和超我意识。

而存在主义则以尼采为先驱,秉承他的虚无主义所开辟的道路,继往开来,获得了辉煌。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坤鹏论继续分享尼采的哲学思想。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