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认知是什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坤鹏论

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坤鹏论

今天继续分享坤鹏论的学习思考,关于我们大部分时候获取信息是为了什么。

一、我们寻找信息,更多时候是在找认同

坤鹏论曾在《反脆弱》的分享中提到一种叫副现象的因果错觉。

其典型表现就是,当我们看到富裕和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水平很高,就不加批判地认为,研究能创造财富。

当我们看到富裕和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很高,同样也会不加批判地认为,教育能够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众多调研证明,一国的研究和教育水平,与其GDP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但是,倒过来的因果关系是成立的,也就是财富和经济增长会提高国家的研究和教育水平。

这背后的道理,春秋时期的牛人管仲早就揭示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们似乎总是认为理论指导实践,先有理论才有实践。

叔本华观察到,书籍会加剧这种观点。

我们一直这样认为:只有先读书,才会有想法。

但是,我们却不曾想过,或许应该反过来才对。

也就是我们读书、看文章、找名言警句、在论坛中寻找同道中人……

这些背后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努力地寻找支持我们想法的论据。

现实中,我们其实总是选择性地接收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简单讲,就是找认同。

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验证性偏见。

比如: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后,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寻找证明它很好的证据。

偏偏在这个概率的世界里,不管你的观点有多么荒谬,都能找到先例以及相应的名人名言为你撑腰。

就像过往的那些个“著名”公司,比如:乐视、暴风、瑞幸……

说它们如何如何好,可以头头是道,就算未来超越阿里、腾讯都在情理之中,不在话下。

说它们如何如何烂,一样能讲得精辟独到,高屋建瓴,看过后,就是它们明天倒闭也不用惊奇。

而这样两篇截然不同的文章都可以成为热文,都会有人点赞。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件事的判断和思考,总会被我们认知左右。

你的认知是什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请扪心自问,你认为好的文章,是不是总觉得作者说到了你的心坎上?!

这证明,几乎所有人,都会陷入找认同的误区。

或者说,它才是我们大脑的运行模式之一。

你觉得某篇文章说得非常好,未必是它真好,只是它恰恰说中了你的想法,或者帮你说出了自己无法言语的感受。

坤鹏论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赶紧反思,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自己不少喜欢阅读的东西,真的就是因为它们能够为自己的认知、观点、立场站脚助威,能够产生心有灵犀、心领神会的快感。

当然,光是找认同还没有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还会产生观点同化效应,也就是慢慢地会将别人说的,潜移默化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这是自己的独到见解,于是,他们还会向众人传播观点,并且捍卫观点。

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哪一种天性比捍卫自己的观点以及拒不承认判断错误的天性来得更顽固了。

埃里克·霍夫曾说过:“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喜欢的事实都视而不见。虽然事实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堵在我们喉咙里——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

而且,还人类还存在一个被称为逆火效应的心理现象。

也就是如果一个观点不足以说服你,你就会认为自己原有的观点更有力,它反过来强化了你原有的观点。

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坤鹏论

二、人类的模仿模式

人是群体动物,人以群分。

通过对进化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体永远是通过个体达到自己的不断演进。

比如:让人类个体从生到死,实现人类整体基因的一代又一代的改良和进化。

同时,整体还懂得人多力量大,它让人类从原始狩猎进化到农耕,再进化到工业,这背后就是人类越来越群体化,越来越集中化,但是,整体越来越厉害,个体反而越来越辛苦。

而且,整体还为人类塑造了相匹配的模式——模仿。

上面的找认同其实就是模仿的一种体现,是思想上的模仿。

而《乌合之众》所揭示的那些思维特征,其实都是模仿的结果。

比如:人类一旦成群结队,个体便会服从群体,个体会丢弃个性,完全被群体智能支配,群体则通过牺牲个体实现其利益,所以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个体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人在群体之中,往往会活成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

“常人”囿于世间琐碎,埋没于人群当中,大家说着同样的意见,采取同样的行动,成为“谁都不是的人”。

法国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与孔德、迪尔凯姆齐名的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他在《模仿律》中告诉我们:模仿是先天的,是人类生物特征的一部分,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的根源,人们通过模仿而使行为一致。

塔尔德认为,在报刊媒体出现前,人类确实如乌合之众,但在报纸诞生后,群众之上又出现了公众。

由于报刊媒体在很大程度打破了空间限制,使人们的意见统一更加高效,精神的成群更快速,貌似更加“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比群众高了档次。

但,事实却是谁“掌控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就掌控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正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掌控群体思维变得越来越轻松。

如何让一个人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呢?

就是让他从心里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自己独立想出来的。

所以,那些个被称为媒体的信息传播工具,其实都是被人操纵的观点制造器。

他们通过向人们投喂大量信息的办法,让人们不断自以为“产生”观点。

其实,人们的大部分观点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发芽的。

各式各样的宣传家日以继夜地开动他们的宣传机器,以便在人们的头脑中制造各种他们想要的观念和意见。

艾布拉姆·利普斯基曾说过:“商界巨头和政界要人们的行当就是造就大众意见,有预谋地引导一国的思想。”“众所周知,某人从谈话中听来的所谓意见,其实是公众意见炮制者们散发的复制品。”

群体化的大众,他们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或者真理,他们是短视、盲从、偏执和狂热分子。

我们总有种错觉,以为自己一直忠诚于真理,忠诚于价值,实际上,我们忠诚的是自己的幻想、情绪和欲望。

另外,越是未知,越是迷茫,越是心理压力重重,人们越愿意合群,越愿意相信专家和别人,从而出现了心理学所揭示的——众人一律,千人一面的特征,甚至,即使比较明确地知道是错的,也会选择与别人一样。

三、为什么我们找认同?

越来越群体化,越来越分工化,这是趋势,阻挡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自己要明白,这些都是对整体好,对个体却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知识也分工这件事,对于个体来说,只能变得越来越像井底之蛙,偏执、可笑。

而且,整体并不希望个体有什么独立思考。

所以,它将人类的大脑设计为只要在群体之中,能不动脑筋就不动。

所以,每个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整体不需要个体是英雄,而是需要个体都能尽可能地完成一生,从而为整体演化做出贡献。

所以,个体的进化永远不是进化为最好,而是在进化的诸多方案中,首先是要能经得住自然选择,活着为大,然后才考虑的是优胜劣汰。

整体也明白,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先要有数量保证,质量可以慢慢递进。

于是,大脑进化为最低能量的工作方式——多任务、并行、基本不耗能、快速反应。

简单总结就是:最少能量、最快反应,遇到问题,倾向于寻找简单、容易的方法,从别人那里找答案,模仿、跟随。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会尽一切努力,让自己不用思考,从而也就有了情感化反应、习得的自动化反应、条件化反应等根本无法用理性解释的反应。

所以,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是相似的,是本能的。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大脑有着自己的方法偷懒地做出选择,比如:

只要在表述中加上“因为……所以……”往往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似乎大脑只要听到这样的句式,就会接受其因果关系,而不太关注其中到底合不合理。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对所有不明白的事情,都会不自觉地要个“理由先”?!

只要有人给出所谓的“原因”,并有理有据,我们就会不自觉地信以为真。

即使结果证明他们谬之千里,人们也很少去追责,下一次照样深信不疑。

坤鹏论认为,很多时候,人们在不知所措时,其实只需要一个解释,并不管这个解释的对与错。

解释的作用常常就像给大脑安慰剂,而不管能不能说对原因。

还有在一个观点旁边加一张图片,哪怕图片并不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人们也会更倾向于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

再有就是口号,口号这种简短的断言具有魔力,它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一次出现、每一次重复、每一次在你的脑海里出现,实质上,都会让你的大脑更相信它一分。

大脑还有脑补联系现象,面对一堆信息,即使它们没有明确的逻辑链条,大脑也会下意识地寻找共性,脑补它们之间的联系。

运用这个特点,可以先给出一些信息,再有意识地提到名人、名言、权威机构等,即使它们和信息没有关系,但是大脑还是会更相信信息的真实性。

不少宣传高手会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一堆证据确凿的事实里面夹带未曾验证的东西,从而让人们也相信后者是真的。

另外,重复也是骗过大脑的利器,因为大脑爱偷懒,所以对于听的、看的多的东西,它会慢慢放松警惕,甚至不加思索地对其认同。

让我们总结一下,如果一个观点,只要具有哪怕只是生造的因果关系,并有辅以佐证,还有简单粗暴的断言,重复够多,就非常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相信。

而人们一旦接受,就会慢慢转换为自己的既有认知和立场,接下来,再投喂相似、相容的观点,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哪怕这些观点中存在逻辑问题,人们也会脑补,自行构建出一套逻辑,使它们更加合情合理。

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坤鹏论

四、比博学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

在这次漫长的系列学习中,坤鹏论对希腊哲学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博学并不能训练人的头脑,如果能的话,它早就使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和色诺芬尼变聪明。”

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找到解开宇宙之谜的钥匙。

如何去做呢?

当然,解开宇宙之谜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遥远,因为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想当哲学家。

所以,坤鹏论认为可以换为——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人类学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知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只知道而不用,就相当于许多人那样,买了一堆书,就自以为读过了。

学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学来的知识要能解决问题。

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来解释就是,博学是高分,但是如果不能找到解开宇宙之谜的钥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就是低能。

因此,用学到的知识能够解决问题才算是真正掌握。

而它必须只要经过外化到内化这样的循环才行。

外化是实践,实践后再总结是内化。

总结内化后再外化实践再总结内化,如此循环往复,不想成为高手、专家、大师都难。

由此可见,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外化实践和总结内化。

后者其实就是思考。

博学是学者,实践是匠人,博学+实践+思考才是大师。

坤鹏论: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目的不过是在为自己找认同-坤鹏论

五、如何独立思考?

现实中,如果在博学+实践+思考三者进行比较,思考是最难之事。

请注意,这里的思考是独立思考,如何做到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永远持一颗怀疑之心,并要将怀疑一一求解。

如果你想获得更好的效果,那就写出来!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自古以来,所有奋力传播的信息背后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奔着代替你的思考而来。

它们的目的就是不让你思考,只要频频点头,然后直接占据你的大脑,成为你的立场,俗称:洗脑。

所以,坤鹏论有两个建议:

第一,大幅减少看新闻和网络讯息,转而将时间留给那些已经存在五十年以上的经典名著。

现实中大多数讯息耗时、消极,根本与目标无关。

其中还有不少在你的能力之外,即使知道了你也无能为力,反而给你平添烦恼,何苦来哉!

为自己控制不了事担忧,那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为你不认识或他不认识你的人或事,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注意力,还大多是负面作用,这不是有病,是啥?!

所以,对于信息,正确的选择是大量输出,减少输入。

如今这个讯息泛滥的世界,不看比看好,少看比多看好。

永远不用担心你会错过什么真正的大事,因为人们一定会谈论它,你可以从别人口中了解整个事件。

对于阅读名著,也要本着学习的目的,以能否学到新东西为标准。

这可以帮你有意识地摆脱找认同的惯性。

概率世界世事无常,多涉猎、学习你不懂的东西,一定会大大增强你的反脆弱性。

第二,对任何你接收到信息进行怀疑,这绝对不是草木皆兵。

你起码要对以下问题找到准确或近似准确的答案:

信息所表述事情的本质是什么?(许多时候人们争论,就是因为没找到本质,就像讨论经济,其本质就是从货币层面如何让人们过得更好。)

它的来源于谁?(人一开口必带利益,知道是谁,才能顺藤摸瓜)

信源可靠吗?(虽然谁都可能说谎,但是说谎是有成本的)

如果信息所说成真,谁是最大受益者?(利益最真实,利益本身不说谎)

一切都反过来会怎么样?(逆向思维,总是反过来想)

永远不用担心想得太多,因为想是成本最低的事情。

只要你所有的想,都能找到可靠的证据,而不是阴谋论般的瞎想。

坤鹏论建议,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思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思考这件事也一样。

其实,好思考=立体思考,我们活在三维世界,这个世界还概率统治之下,那么,只有面面俱到,才能更接近事实。

因为,任何观点,任何信息,都是一个“体”,但是,我们看到的,或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往往是“面”。

就像财报,如果你光看利润表,往往看不出造假,只有配合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才能洞悉。

三张表分别代表着企业的每一个面,只有组合起来看,才是整个企业。

当然,即使我们看了三张表,还不算立体思考,因为还缺少个上面。

就像企业的本质是赚钱,凡事第一要思考的就是,它的本质是什么?

只有抓住了本质,才算是补全了立体,也就拥有俯瞰的上帝视角。

在这个层次,很多原本纠结的地方,其实都是细枝末节,直接用奥卡姆剃刀剃掉,反而更有利思考。

独立思考就相当于在建筑你的思想大厦。

如果想让它高大稳健,境界高,一要经常思考,二要有足够的认知。

所以,思想成长的过程就是:

不停学习补充认知,不停实践验证认知,不停总结思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