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就是典型的数字农耕,先付出时间、汗水,再附加海量金钱当催熟的肥料,通过免费或明显的赔本策略,先种先养用户,最后用户都是要被收割、被挤奶的。

——坤鹏论

坤鹏论:连接=控制 如此理解人工智能 许多商业逻辑通了-坤鹏论

一、是麦克斯韦妖在选择,还是信息在选择?

麦克斯韦妖自诞生以后,科学家就被这只妖精所吸引,一直到今天。

还记得开尔文当初给它的描述吗?

生机勃勃;

尺寸微小;

具备智能。

特别是最后一点,智能!

而它的智能源于何处?

对的,是信息。

信息使它能够对分子做出选择,并开关闸门。

信息使它能够对分子做出选择,并开关闸门。

所以,到底是麦克斯韦妖开关闸门,还是信息开关闸门呢?

亦或者,麦克斯韦妖和信息都不重要,信息背后的存在物才是关键的关键。

如果这样顺藤摸瓜,继续联想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

最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完全被所谓的“自然”控制着,一切,包括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行为与状态,都是它发号施令的结果。

香农奠定的数字电路理论基础以及信息论,使得人类离复制人类的梦想又进了一大步。

毕竟谁也无法否认,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体没什么区别——靠信息驱动,其中最根本性的信息就是基因。

有个成语叫薪火相传,将其改造成基因相传挺合适。

请记住这个词!

坤鹏论:连接=控制 如此理解人工智能 许多商业逻辑通了-坤鹏论

二、人类一直网络化生存

在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流派主张有了基本了解后,再加上对复杂性科学、熵、信息论进行过系列学习。

坤鹏论认为,不管符号主义、还是连接主义,亦或者行为主义,归根结底都是从不同角度模仿人类,最终目标都是复制人类。

而连接主义为何能够有优势,主要是它的思路更符合自然、更宏观。

为什么这么说?

连接主义以人类的神经网络为模仿对象,而网络这种东西,并非人类有,所有生命体都有,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大自然不都是网络吗!

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发展,已经为复制神经网络提供了基础建设。

而手机、电脑等所有联网设备的使用者,相当于整个互联网的神经突触。

小知识

什么是突触?

它是所有神经细胞之间相互连接和通讯的结构及功能单元。

它的英文Synapse来自希腊语,原意是接触或接点。

人类是群居生物,从一开始就以网络化生存。

部落是最早的网络,小巧而简陋。

再往后人类又以物物交换形成了最初的商业网络,货币的诞生将这个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坤鹏论曾讲过城市的由来——先有市,再有城,其实它就是商业网络的重要突触。

城市之后就是城邦、国家,这是一种融合了政治、经济的网络。

当人类发现电以后,虚拟的网络开始飞速发展,首先就是电网,后来是互联网。

电子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人类可以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更高效、更仿真的神经网络系统。

坤鹏论:连接=控制 如此理解人工智能 许多商业逻辑通了-坤鹏论

三、云端智能和个体智能

另外,坤鹏论觉得,香农的忒休斯恰恰正是人工智能的一条正确道路,起码是当下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的正确道路。

也就是云端通过个体终端收集其使用者的个体数据形成大数据,大数据形成规则(未来可能是智能),然后再将规则回馈到个体终端设备,使其表现出智能,从而达到影响,甚至指导使用者的行为。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云端越来越智能,特别是能够实现自动分析规则并创造规则的时候,对于使用者指导将演变为指挥。

比如:我们现在的手机都叫智能手机,但是,随着云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手机本身越来越不智能,因为它脱离了云端后,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少。

有时候想想也挺可怕的,当人类的知识、记忆等都云端化后,如果真的像电影中所说,遭遇大停电,那绝对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是人类智慧的大灾难。

我们一直在追求人工智能,为什么呢?

归根结底,科技的发展应该造福人类,也就是让人类活得更好。

所以,到底是个体智能还是云端智能,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让人类活得更好这个目标。

目前,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云端智能更实在,而且我们也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同时,这里面也暗合着世界的那条暗规则——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也就是个体的存在永远是为了整体的演化而存在。

当然,现在的云端智能还只能是名称层面上的。

它依然处在从大数据总结大量规则,然后组合叠加规则的阶段。

显然从中文房间的思想实验评判讲,这还不是智能。

因为它们背后真正的智能是规则的设计者——人。

四、大数据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坤鹏论之前讲过,大数据其实就是信息集合。

所以,大数据=信息,那么大数据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掌握数据,消除不确定性。

这里面的不确定性是谁的不确定性?

自然是人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说大数据是未来的石油?

只因这个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就是人,而社会的运转完全靠的就是人。

也就是说,大数据如果能够影响到人,必然就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你说厉害不厉害!

坤鹏论:连接=控制 如此理解人工智能 许多商业逻辑通了-坤鹏论

五、“连接”只是“控制”的美化词而已

乔治·奥威尔写过:“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互联网公司,以及正在从事人工智能的人们经常说,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好的连接。

坤鹏论认为,“连接”不过是个掩饰“控制”野心的美化词而已。

商业之下,利益永远first。

千万不要二元论地看待背后都是利益的事情,永远牢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来就不是“利者,义之和也”而是“义者,利之和也”。

就是说,道义是从整体利益中派生出来的,而不是从预设观念,或者局部利益中派生出来。

也因为利益,任何一个人,如果面对可以控制和奴役的机会, 几乎都没有免疫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控制更让人着迷、更让人疯狂了!

比如:控制金钱、控制人,它们分别代表着财富和权利。

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早就已经证明。

有人说,这个实验证明了人心是复杂的。

坤鹏论则将其理解为,它恰恰告诉我们,人心是简单的,永远是自私自利至上。

其实,当你接受了这一点,你就会淡然看待许多人和事了。

有句话特别好,不是我们恨贪腐,而是恨没机会贪腐。

请大家对上面这个问题,扪心自问!

所以,如果大数据的存在已经是个事实,并无法被抹去,就该像核武器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商业公司或是个人手中一样,大数据也应该如此。

一家公司或个人现在不做什么,不代表他们永远不会做什么,人心善变的背后都是利益的涨跌。

世间的每个人都是有价码的,区别仅仅是价码的大小而已。

如果我们把人工智能的目标从连接理解为控制后,就该明白,不管是自然规律,还是技术实现,还是利益追逐,都要将人工智能建成由中央大脑控制之下的智能网络。

因此,起码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的重中之重是体系化的搭建智能网络,而不是智能单体产品。

六、互联网是数字农耕,养的是用户

用这样的角度,让我们去看各公司的云系统,就该明白它们背后的逻辑了。

用个简单例子理解一下,最近坤鹏论的某云网盘会员到期,结果在其手机客户端死活就找不到购买便宜普通会员的入口,只有连续包年208元/年或是348元/年的超级会员可选。

不续费?

几百GB的照片咋整?

虽然最终在网站上找到了普通会员的续费入口,但是,这件事却经不起琢磨。

以前软件的作用是工具,数据在你电脑里面,现在的APP是工具+服务,数据更多在云端。

数据依然是你的,可是,地方是我的,想放就交钱,天经地义。

不过,前期的免费或是免费提供多少空间,算不算诱导消费呢!

先免费让你薅羊毛,之后再狠狠薅你的羊毛,并且年复一年地薅下去,这就是互联网的商业大逻辑。

所以,免费永远是最贵的,此话不假!

那些声嘶力竭的“永久免费”的口号犹在耳边。

这才几年呀,互联网企业就纷纷迫不急待地祭起收费大旗。

或者说,人家暂时也没有失言,只是免费的可用空间都大大缩小了,总归还有免费可用。

再比如视频这件事,以前只要交不多的有线电视费,电视剧就能随便看,现在呢?

从起初的视频网站免费随便看,到现在每家都要交年费,甚至不同设备的会员还不能通用。

为什么互联网前期都要狠命砸钱?拼命地让你来薅羊毛?

其实就是为了在丛林法则中争得前三,只有前三才有薅用户羊毛的资格。

有句俗话叫,养肥了再杀。

互联网就是典型的数字农耕,先付出时间、汗水,再附加海量金钱当催熟的肥料,通过免费或明显的赔本策略,先种先养用户,最后用户都是用来收割、挤奶。

所以,程序员叫码农,还挺形象。

可惜,虽然绝大多数码农是建设互联网农场的主力,但是,他们真的只是靠出卖自己时间和能力换钱的农民而已。

利益蛋糕的最大部分永远由资本独吞。

不夸张地说,随着云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智能,用户越来越没有自由,越来越是被圈养的用户。

坤鹏论认为,一个国家商业大数据精准程度背后折射的是该国商业公司对于用户数据的滥用程度。

另外,为什么以前无比慷慨大方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急于收费了?

第一,丛林格局基本尘埃落定,版图基本已被瓜分殆尽;

第二,用户养的也差不多了;

第三,外部经济环境造成融资越来越困难,现金流第一;

第四,以前的互联网讲的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其中用户数据的买卖就是典型。

但是,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则的完善,并切实抓了不少违法者后,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关键财路之一断了!

坤鹏论:连接=控制 如此理解人工智能 许多商业逻辑通了-坤鹏论

七、目前,人工智能不是万能药

在《机器能思考吗?》中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系统是串行系统,也就是指令一个接一个按时间顺序执行。

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中,除了串行,还有大量的并行(同时进行)。

像无人驾驶、无人商店等,需要人自主作出决定,还有优先级存在,算是串行的。

相对来说,更多的则是并行的。

比如:经济、金融、商业等,背后是大量参与者各种各样的决策,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体系。

这就给个体智能的实现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很难针对个人进行智能服务。

比如:早高峰给用户推荐一条去机场不堵的道路,可是,一旦人们都按其建议行事,反而是把不堵变成了拥堵。

再比如:推荐股票,如果向人们都推荐同一只股票,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都赚不到钱。

显然,这样的智能不是有用,反而具有破坏性。

甚至,只要是在二元概率的事情中提供选择,基本都很难做到正向意义。

有段时间,智能投资顾问(简称,智能投顾)特别流行,各金融机构就像看到新的金矿。

但是,两年过去了,基本都销声匿迹,或是不再提起了。

目前,人工智能不是万能药。

总的来说,坤鹏论认为,人工智能最有效的发展道路,就是复制人类的大脑,打造云端大脑,终端个体不过是大脑的延伸。

不过,这种模式的潜在风险就是因为安危系一身,一旦脑死亡,所有都瘫痪。

世间,没有两全齐美,因噎废食不是发展正途,永远手握Plan B才是王道,恰如《反脆弱》的杠铃策略。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