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你总是要企业长长长,可曾想过企业面对的难难难,非要凡人干神仙的事,那只能和你玩魔术了!——坤鹏论

坤鹏论:求求你们,别再要什么所谓的高增长了-坤鹏论

本文的重点清单

1.巴菲特比谁都更看重企业的成长。

1.反思唯GDP的害处,看透当前世界遭遇问题之根源。

2.为什么说中国很多企业就像穿着高收入华丽外衣却口袋空空四处要饭的穷光蛋。

3.持续高增长就像一个枷锁桎梏,这从一定程度上逼企业去造假。

4.为什么中国股市妖股多?


一、反思GDP

美国著名生态思想者爱德华·艾比曾说过:“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大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个叫GDP的概念风靡全球。

它的英文全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中文翻译过来叫:国内生产总值。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美国前商务部长威廉·戴利曾这样说道:“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先驱们所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和最伟大的成就时,国民经济账户(现在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发明则当之无愧。”

客观讲,GDP的经济增长模型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项伟大创新。

它起到了量化经济的作用,给宏观分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GDP的计算公式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贸易顺差

从统计学角度看,这种计算模型比之前的GNP——国民生产总值,更加准确、简便。

但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性系统,生态相连。

所以,常常是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拿简单模型去套在复杂性系统身上,明显不合身不合适,最后总会漏洞百出,按下葫芦浮起瓢,意想不到频发。

所以,如果一个经济体只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必然会产生严重偏颇,带来大量决策失误。

比如:某国去年的GDP增长是10%,今年GDP公式中重要组成部分——贸易顺差减少了,从而造成GDP增速有可能降为7%。

按照GDP理论,这说明该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政府为了保证10%的增长率,肯定且只会在GDP计算公式里面拼命想办法,也就是在国民消费、私人投资及政府支出上开动脑筋,将贸易顺差的堤外损失堤内补。

于是,整个经济体便会出现银行放松信贷、政府盲目投资、市场严重饱和等奇怪现象。

接下来,各种泡沫滋生,此起彼伏,包括:信贷、消费品市场以及政府工程。

但是,泡沫终究是泡沫,终究是要破的,而破灭的后果却不堪设想。

当一个国家倾举国之力追求一个数字指标的增长时,这项指标一定会上升。

当全世界都去追求GDP的上升时,全世界就会陷入一种虚伪的增长。

也就是,信用货币之下,全球都会进入货币数字论时代。

当经济无法真实增长后,大家便一起超发货币,沉迷于数字增长的假象。

最终,这样的经济体便纷纷走向零和博弈。

也就是你赚,他赔,再也不会出现哪怕一毛钱的实际增长。

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出现增长,则意味着另一个或另几个行业的必然萧条,反之还不成立。

原因很简单,消费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凭空刺激消费力的增长,只能是买这个就不买那个,会让整个经济体趋于零和博弈的极限状态,越刺激,越接近,越接近,越要刺激。

坤鹏论:求求你们,别再要什么所谓的高增长了-坤鹏论

二、中国企业的唯增长误区

这个世界有一个真理,最强者看向什么,人们也会不约而同地看向什么,也就是,国家看向什么,老百姓看向什么,企业也会看向什么。

正如管理学中的那句经典:一个公司想要什么,你就考核什么,你考核什么,会就得到什么,要想得到特定的结果,就要设置相应的考核。

所以,中国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其实也陷入了唯增长的误区。

为什么用价值投资的神奇公式在我们的大A股中筛选一下,结果总是寥寥无几呢?

这就是因为中国企业其实只有一个考核指标,那就是增长、增长、再增长。

一旦企业增速变缓,或是增长不如预期,全社会都会对其口诛笔伐,甚至认为它药丸。

于是,中国企业拼命做销售收入,将本该第一位的商业本质——利润放在后面。

致使收入高,利润低,利润低,财富少。

甚至那可怜的一点利润还被应收账款给占用了,现金流很少,甚至为负。

这还不要说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

于是,中国大量企业的共同特征便成了收入高、财富少。

就像穿着高收入华丽外衣却口袋空空四处要饭的穷光蛋。

让我们用真实的数据看一看,在i问财中输入:

“连续5年净利润率>20%”,结果3000多家上市公司,只有203家符合条件,如果扩大到连续10年,结果只变成了86家。

再输入“连续10年自由现金流>0”,更惨,只有34家!

输入“连续5年ROE>20%”,结果不过百,只有78家,放大到连续10年,则只有区区10家。

我们要成为一家公司的股东,肯定是为了分享它的利润。

但是,这样的公司真心不多。

在中国,收入高,财富少的公司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那些只会重复做同一种产品,而不会提升技能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

还有一类挺隐蔽,甚至还被人们争相追捧,认为它们是中国企业的楷模。

它们需要把每年或几年赚来的钱不断投入到更新设备和技术中,要大搞研发,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主要原因则是它们所做的事情没有进入门槛,每天都可能遇到新的竞争者,必须没完没了地研发和设备更新。

有了第一代的同时,就得赶紧张罗第二代,第二代还没上市,第三代就开始担心了……

这样的公司只有不停地快跑才能在一定概率上保证不落后。

有个成语叫:疲于奔命,用来形容它们再恰当不过。

哪怕是再名牌的企业,只要属于这个范畴,日子也是天天的不好过。

品牌很重要,但是,不要太看重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历史中、世界上,有太多品牌公司毁于一旦的先例。

企业的本质就是赚钱,赚钱就是有利润,而且还不能是账面的,是要真金白银的现金流,还得源源不断。

而上面这类企业最缺的就是这个。

试问:

你愿意做这样公司的股东吗?

你愿意本来应该分给你的钱,年年就这么被花掉吗?

你愿意前三四年刚投入大把资金购买的设备或是厂房今年就报废吗?

而国内大量的制造业和科技类公司都属此类。

它们的利润水平看上去是不错,但很少现金分红。

因为它们要再投资,也需要不断从股市中抽血。

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是,真正能跑出来的只是稀有的幸运者。

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那时候互联网科技公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泡沫过后,又有几个屹立到了今天?

投资大师总是告诫众人,股票投资就要逆向思维。

有时候,坤鹏论甚至认为,只要能在股市中用常识思考,你就可以保赚不赔。

就像科技类公司的幸存者,当人们为它们大唱赞歌的时候,你要用常识想一想,当年99%其他互联网公司都去哪里了?

不要忘记,靠幸运而生的幸存者旁边,身前身后,身左身右,总是躺着大把的失败者。

你可能会想,那我就专注地去寻找和投资幸存者吧。

但是,在幸存者脱颖而出之前,没有几个人有能力发掘到它们。

想想看,如果当年马化腾找到你,说是想把QQ作价60万卖给你,你会买吗?

如果当年马云找到你,说他要创造一个“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商业帝国,你会投钱吗?

你不会!

因为就连雷军都认为马云是个满嘴跑火车的骗子。

坤鹏论:求求你们,别再要什么所谓的高增长了-坤鹏论

有人会问,为什么美国股票长期比亚洲股票昂贵?

还真有人专门就此做过调研,结论如下。

虽然亚洲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它们的资本回报率远远低于美国公司,股票的估值终究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而企业价值的核心是DCF,也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美国公司的利率增长率虽然不高,但它们的毛利率很高,从而投资回报率很高。

而且,由于美国企业的资本支出一般不大,所以,很多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而股市特别钟爱这种印钞机式的公司。

而大量亚洲公司,由于利润率低,为了应对庞大的资本支出,只能降低分红率,或者是不断筹集新资金,最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估值。

坤鹏论认为,唯增长论英雄,就像是逼迫企业在沙滩用沙子盖城堡,貌似很快、很高、很漂亮,但一个浪打过来,面临的风险就是毁灭性坍塌。

其实这跟干事业也是一样的,前面求快,必然地基不牢,创业屡屡失败,大部分原因就毁在了快这个字上。

为了快,必然人就多,因为谁都知道人多力量大;

为了快,必然成本就高,因为自己创造流量哪有买流量快;

为了快,必然要不断融资,因为前面两条那都是钱堆出来的;

为了快,必然要尽快上市割韭菜,因为一级市场上的钱也有限的,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更是人精中的人精;

为了快,必然在没法快的时候去造假,因为造假显然是自己完全可控的事,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最后,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之前有多快,这个也会有多快。

三、持续超高增长害人害己

当你看过坤鹏论《平生不懂均值回归 一切都是瞎忙乎最终皆枉然》和《人生和投资若想成功 必须逆着回归平均值做事》这两篇文章,你就应该明白,企业的超高速增长难以持续,因为回归平均值法则不答应,地球自有引力,在地球上发生的事则直接受回归平均值的引力限制。

这个世界上顶级公司的增长率20%左右,优秀公司的增长率10%~15%,它们是基本比率,是你应该牢记在心的常识。

所以,凡是那些可以持续超高速增长的,大概率是通过造假制造的假象。

或者是花高额的资金成本推高收入,但一算账,资本回报率不是太低,就是负数。

比如:你搞了个电商平台,还上了市,最近股价低迷,于是就想冲一下收入,搞搞新意思。

这个时候,从销售收入的源头出发,也就是要从“销售收入=流量×客单价×转化率”这个公式下功夫。

其中,流量完全不可控,但客单价完全可控,转化率相对可控。

那就先从完全可控下手,找高客单价产品。

接着再针对相对可控做工作,找人人都想拥有,但只是因为价格而犹豫没下手的产品。

最后,再在流量上下功夫,广告加大投入,所有营销手段无不用其极。

换成你,到这里也应该有最佳选择了吧!

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卖高客单价还好销售的产品。

首选当然是iphone喽!

本来大家都卖1万一部,你卖8000,然后再花大把的广告费把此事广而告之。

有便宜不赚是傻蛋!

话糙理不糙,呼啦啦人都来了,买买买!

1000台,你的销售收入就是800万,10000台,8000万,10万台,8个亿,妥妥的!

只要将此法复制一下,多搞几个产品,再配合以中国电商界的通用手法——刷单,突破个十几亿销售收入,并非难事。

但是,利润呢!

厂商不可能为了一家打破其严格遵守的价格体系,越是大厂越不可能。

那么,这中间的优惠差价,只能你自己掏腰包来承担。

iphone的利润率是不低,但那是对于苹果而言,对于经销商而言,也就几百块的毛利。

算算看,优惠的钱加上不菲的广告费以及其他营销费用,能打平都难。

这就是真真的赔本赚吆喝!

吆喝给谁看?

当然是股市里面的韭菜,因为他们大部分只听别人怎么说,从来不会往第二层里想想看。

就像这个案例,媒体上一宣传,单月销售额突破10亿,于是韭菜纷纷用脚投票买买买,有几个人会问:利润到底有多少?利润率为几何?

你可能会说,这么玩,太臭不要脸了。

骂得好!

可是,坤鹏论告诉你,中国不少企业,特别是所谓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一直都在这么臭不要脸。

行业中人对此早就见怪不怪,心照不宣,你不搞,你就是傻子,蠢蛋,就连投资人都不答应。

而且,刷单造假不只电商有,老早就蔓延在99%的创业公司,各行各业皆有,成了创业必备神技之一。

坤鹏论:求求你们,别再要什么所谓的高增长了-坤鹏论

四、为什么中国股市妖股多

有人这样评价:“A股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假成长,要么作假出来的成长,要么只是周期推动的短期成长。再或者真成长的公司却具有极其吓人的高估值。”

接着便会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股市妖股那么多?

坤鹏论认为:

第一,就是上面说的问题,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你总是要企业长长长,可曾想过企业面对的难难难,非要凡人干神仙的事,那只能和你玩魔术了!

爱德华·艾比的那句话真心好,再重复一遍:“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虽然说用“逼良为娼”有点过,但多少有那么点意思。

第二,这是发展的必然阶段,利益面前,能最快达到目的的手段,总是被用得最多的,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都一样。

如果你看过坤鹏论之前写过的美国股市历史,就会明白,外国的月亮并非总是圆的。

有时候,我们和别人比,有道理,但拿现在的我们和别人的现在比,没道理。

我们都知道一口不可能吃成胖子的简单常识,但为什么偏偏要求自己明天就要赶英超美呢!

许多事情都是有过程的,讲究的是循序渐进,想一步登天的结果不是一步踏空,就是扯了蛋。

第三,投资者太把上市当回事闹的。

股票本身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值得研究的是企业。

这是一个常识。

一家企业是否上市,对它的内在价值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只有当上市集资时,企业的估值超过企业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让韭菜接盘,当冤大头,这种IPO行为才有增值。

但是,新筹集的资金能否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这是要打上大问号的。

回归平均值法则告诉我们,融再多钱,和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力不强相关,所以即使推高了它的估值,最终也要打回原形。

在中国,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上市只是为它们摧毁股东价值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第四,而且之前监管对造假行径的处罚太轻,与造假所获收益,那简直堪称比毛毛雨还毛毛雨,而且就算犯了错,以前也不基本会遭遇退市风险。都吃了实实在在的甜枣,挨骂、短时期的股价暴跌,忍忍就过,过个十天半个月,再发点励志鸡汤信息,健忘的股民照样趋之若鹜而来。

于是,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有了第二个,第三、第四、第五就会蜂拥而至。

这就是制度不健全的后果。

所以,我们总是说,股市不好,但这个不好往往指的是行情不好,有没有想过,股市,股市,它就是一个提供股票交易的市场而已,涨不涨,跌不跌,和它关系不大。

就比如,菜价涨了,你能赖超市吗?

股市的关键就是将它该做的做到极致,管不了的,就让企业和投资者自行解决吧。

比如:规范市场管理条例,执行严格的惩罚机制,发现老鼠屎,立即清除,毫不手软;将交易流程搞得顺顺当当,系统不断升级优化,让买卖越来越流畅……

持续且不切实际的高增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枷锁桎梏,唯有打破它,方可让企业获得新生与长久健康发展。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