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用娱乐对人们进行认知层次的划分,不怕物质有阶层,就怕认知落入底层,那真是想爬也爬不上来了。

——坤鹏论

坤鹏论:从投资角度 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互联网新贵们-坤鹏论

在这篇文章写完后,网上传来暴风冯鑫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坤鹏论的朋友圈一些大佬在帮着他说话,认为他是个好人。

但是,好人不代表不犯错,好人不代表逼急了不干坏事,好人不代表就是优秀的公司管理者。

坤鹏论说过,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有价码的,区别不过是高低不同而已。

单就一件很客观的事,至少从三年前开始,暴风就开始通过一系列操作美化年报,增厚上市公司营收的同时,将亏损留在非上市公司体系内。

暴风今日,何尝不是冯鑫种下的因。

前些时候,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对坤鹏论说,现在太多公司的管理者根本没有管理经验,纯靠臆想来管理,所以混乱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特征,只不过以前一快遮百丑,一慢下来,百丑就遮不住了。

坤鹏论:从投资角度 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互联网新贵们-坤鹏论

一、大部分都是资金盘

啥叫资金盘,正规的解释是项目没有造血功能,运用直销倍增原理,以滚动或静态资金流通形式,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加入会员的钱支付给前面会员,本质就是庞氏骗局。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项目,从本质上和资金盘很像,大多数项目不过是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故事,且只是故事而已,资本投入先期资金,使劲包装、使劲烧钱做流量做收入,再通过不断地公关将其描绘得貌美如花,简直就是新一代的BAT,真正的BAT最终都要被它们颠覆。

那时候,一提某某创业项目,最常见的形容词就是:

下一代的B、下一代的A,下一代的T,甚至干脆就是BAT全盘端;

它们是颠覆式创新,颠覆的就是BAT;

……

其实,每个创业者,每个投资人,到底吃几两干饭,他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创业者可能起初没数,甚至认为自己就是那优中更优的天选之人,但只要真干起来后,他们慢慢就会发现,自己不过几斤几两,更残酷的是,投资人看重的可能并不是他们的真本事,而是他们就像货架上的商品,关键要显得高大上,此时唯有以前的履历可以达到包装效应,相比默默无闻者,更容易快速招蜂引蝶,所以BAT的高管和员工成了投资市场的香饽饽,如果再加上以前创过业,甚至小有成就,那简直就是珍品中的珍品。

但是,绝大部分投资人从头至尾的初心从未改变,不管是在一级市场找接盘侠,还是到二级市场上市割韭菜,都是本着击鼓传花的大方针。

所以也才有了摩拜胡玮炜的那句预言般的感慨:“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还有互联网人士道出过更为血腥的评论:“资本是把双刃剑,有时候助你成佛,有时候使你成魔。”

当然,最靠谱的还是坤鹏论以前讲过的,短期的事会有很多偶然性影响,而偶然性的随机事件具有惩善扬恶的能力。

短期看,不少聪明人靠胆大妄为,“法无禁止皆可为”获得暴利,扬恶,而老实人却常常落个吃亏被收割的命,惩善。

但是,如果把时间放长远,最终靠着狠用杠杆的聪明人,这两年怎么吃进去的,怎么连本带利地吐出来。

现在看来,前些年曾万马奔腾的创业项目,有哪个真正跑了出来,可能10个手指都数不全,而且诸如滴滴、美团等,都是带姓的,不是姓A,就是姓T,最差也得姓B。

所以,什么新贵,不过是BAT老牌互联网公司的众多替身中还不错的而已。

坤鹏论总结下来:如果玩资金盘,绝对是钱比能力更重要。

当初滴滴与快的合并时,幕后推手之一、华兴资本的CEO包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滴滴和快的合并的时候,我在酒店看到一本《希腊神话》。翻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感受,我觉得现在的场景就像希腊神话一样,我跟滴滴、快的这些兄弟们就是在人间打仗的凡人,而BAT就是天上的神仙,看着我们这些凡人在打仗。这两年发生的这些案子,可能每个案子背后都有BAT这只无形的手。”

所以,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如此感慨道:“我们中国呢,最赚钱的就是IT,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就是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

坤鹏论:从投资角度 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互联网新贵们-坤鹏论

二、造假造假,一切为了上市

前段时间一家医美APP上市,结果引出了销售违禁的肉毒素等药品、整形日记造假、代运营等一系列黑幕。

但是,坤鹏论要说的是,其中的那些个在互联网公司遍地皆是,都是标准套路,只不过所在的行业不同而已。

古人曾讲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子孙后辈,什么事都是有发展规律的,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 弄糟。

但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都认为“现在不同了”,于是同样的错误一代又一代的不断重复着,所以,坤鹏论认为,人类不断重复错误,才造成历史看上去像是不断重复。

做企业同样也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先期做得越慢越扎实,根深才能更蒂固,在地球上,不管是自然界还是商业界,甚至是互联网一样逃不出这样的规律。

互联网是信息传递方式的革命,所以它的本质是信息,而信息在商业中的第一功用就是获取流量,也就是传统商业的客流,在互联网界,流量分为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

自然流量就是你做个网站、做个APP,用户访问过或是使用过,感觉不错,以后经常访问或使用,它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第一次让用户来,以后便是几乎零成本。

付费流量则是花钱买,不少网站、APP拥有流量,它们将流量明码标价出来,如果你需要,则要掏钱,正规的方法就是在人家那里上广告,吸引它们的客户过来。

付费流量又分为CPS、CPA、CPM、CPT等不同类型,反正都是收费的方式,比如CPC是只要点击就给钱,CPS则是点击后还需要产生实际销售收入才给钱。

于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开始了用金钱换时间,背后的资本也催命般地高喊大跃进,因为它们相信名言——“能用钱解决的那都不事儿”,谁还去干那些苦哈哈慢慢创造和积累自然流量的事呢?!

为什么互联网对流量如此走火入魔?

其原因还在于都是为了让市销率好看。

因为,它们必然是难以盈利的,好在股市为亏损甚至是巨亏企业准备了市销率这个指标,它开始主要用于小盘股,结果被金融人士生生嫁接到了那些估值不菲的互联网独角兽身上,不赚钱不要紧,市销率高未来前景大大滴。

所以,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纷纷陷入流量魔咒,拼命刷流量、刷销量,为了流量不惜耍流氓。

有人前些阵子不无感叹地表示:中国互联网史就是一部流氓史!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市销率好看,好上市圈钱。

可惜,人们似乎都忘记了还有句名言——“捷径是迷路的最快方法,因为最终不是弯路就是死路。”

前些年的流量大跃进催生了不少造假流量的生意,有创业者戏称,我们和投资人其实就是在给人家刷流量的打工!

坤鹏论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段子:

一位专营刷单刷粉刷流量的老板,天天开着玛莎拉蒂,有好事者问, 你的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融资呀?

人家答曰:融什么资呀,这些年那帮创业者融的钱都到我这里了!

这个世界终究是公平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流量也一样,当金钱泛滥,泡沫四溅时,大家都在玩击鼓传花,流量就是个道具,真不真,假不假,根本木有关系。

但是,当货币紧缩,金钱退潮后,泡沫终将被戳破。

整个互联网进入到了还债的尖峰时刻,最明显的就是,用钱买来的流量越来越贵,质量却越来越差,几近进入了死循环。

正如国外一位知名LP所说:“95%的VC都不赚钱。”如果到了咱们国内,这个比例会更大。

一些大牌明星级投资机构,投资了四五百创业项目,但成功IPO退出的可能不到十个。

即使是上了市的,收益率也相当低,甚至后面几轮投资者要直接面对亏钱的风险。

比如:小米、美团……

坤鹏论:从投资角度 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互联网新贵们-坤鹏论

三、从根源上看问题

有个国外的谚语说得好 :“如果你手里的工具只有锤子,那你会把每个问题都看成是钉子。”

自从互联网+的概念诞生以来,互联网人就像找到了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认为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可以被互联网化,传统零售当然也不例外。

这些年的互联网,人们把它当成了最先进的、包治百病的大力丸,似乎只要互联网一下,再落后的事也能立马精神焕发,长角长翅膀,直接晋身独角兽。

甚至到了后来,就连互联网公司都忘乎了所以,自己吃几两干饭都记不清了,自认为是无敌的存在,到哪儿都能轻松颠覆了别人。

其实,互联网是信息革命,它的本质是信息,最灵验的所在也是且只是信息,只要以信息为核心的领域,互联网咋试咋灵,社交,互联网无敌,媒体,互联网无敌,金融,互联网也一样无敌,因为金融就是信息的生意,是信息背着金钱四处游走。

甚至说得不好听点,互联网就是骗子们最好的温床,黑产的开森乐园。

因为凡是骗,最核心的本事就是通过种种假象传递信息,让人们相信是真的。

前段时间的杀猪盘,千名受害者,被骗2.5亿,仅仅就靠的是微信聊天和甜言蜜语,连真人都不用见,充分证明了互联网在信息上的高效率,躺着就把钱骗来了。

不过,只要生意的核心本质脱离信息,还偏要将互联网奉若神明,将其视为唯一的最强武器,那基本就是咋干咋不灵,干啥啥不成,如今纷纷败下阵来的新零售就是典型。

坤鹏论:从投资角度 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互联网新贵们-坤鹏论

四、价值投资就是要瞧不起科技股

价值投资讲究的是,和企业共同成长,与企业共同成功,是看透商业本质,找到那些真正在商业本质做到最牛的企业。

再进一步,长久的好生意永远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简单而专注,并且技术只能为其提升效率,而不能轻易颠覆它,比如:可口可乐、茅台、耐克等。

我们做投资,一定要明白商业的本质,这样才不会被忽悠瘸了,去傻呵呵地追什么概念股、科技股,然后妥妥地当别人的韭菜。

同时,我们还要时刻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它的重要在“力”,它是工具,它的力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永远不可能替代商业的本质,更不可能改变生意的核心本质。

就像吃喝拉撒睡,科技可以让这些事情变得更好更舒服,但它永远不可能让人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不睡,成了仙。

既然明确了科技这样的定位,那么你就会明白,它们起初肯定会有暴利,但随着普及就会越来越微利,想想,大部分生意中,工具所占的成本永远是低的。

美国曾经有人调研了1万多名百万级别以上的富翁,最后发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都可谓平凡单调、乏善可陈。

《福布斯》杂志曾有一篇文章的导语这样写道:

“单调乏味的公司,稳定的盈利增长,不会成为鸡尾酒会的助兴谈资,但是,在长时间内,他们作出了最好的投资。”

作者在文章的后面提到,高科技公司在其长期经营中,经营业绩会大概率跌落。

一般说,我们称之为“单调乏味的”行业,其公司却持续地为业主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些行业在美国包括:人造板制造、建筑材料制造、活动房屋与汽车部件的产销、害虫防治、肉类加工商、人力资源咨询服务、职业培训等。

另外,科技类的公司因为竞争优势源于某种技术革新的结果,那它们也经常会面临技术革新将其取而代之的威胁,今天的竞争优势很可能在明天就变为过时的技术。

比如:最近有专家说,2019年或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极寒之年”,因为电视日均开机率已经从三年前的70%降到了今天的30%。

所以,科技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得不在研发上花费巨额资金,而且由于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也必须不断重新设计和升级其产品销售计划,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同时在销售和管理费用上耗费巨资。

我们一直被媒体和某些专家裹挟着、洗脑着,总认为,研发投入高是好事,但是从股东的角度看,并不那么好,那是拿着本应该分给股东的利润往里面投,而且还必须忍痛地认同,因为不这么做,过不了几年,它就将失去竞争优势。

巴菲特之所以不爱科技股,就是因为这些花费巨额研发开支的公司都有在竞争优势上的缺陷,这将使它们的长期经营前景置于风险中,意味着它们并不保险。

明白了坤鹏论上面的论述,你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担心互联网巨头,它们的最大本事是互联网和有钱,而互联网是信息革命,凡是和信息相关的生意,它们可以所向披靡,但本质和信息相关度低的行业,它们并没有多少优势,比如:制造业,甚至是线下开实体店。

所以,在下一次能够提高劳动力效率的革命来临前,制造业巨头的地位难以撼动,再加上中国这样的特殊环境,你就踏踏实实地持有这类股票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