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有一个想法,不管对错、好坏,只要他稍稍在互联网中显露些许倾向,哪怕只是几秒、十几秒,互联网便会立即投其所好,不断为其推送佐证,告诉他: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你看看,不仅好多人这么说,专家也这么讲,历史上也有不少证据耶!你简直太智慧了!

——坤鹏论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三十六)-坤鹏论

现在的互联网呀,为了自己的发展壮大,于是对人们的想法采取了无限迎合的对策。

当人们有一个想法,不管对错、好坏,只要他稍稍在互联网中显露些许倾向,哪怕只是几秒、十几秒,互联网便会立即投其所好,不断为其推送佐证,告诉他: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以前坤鹏论讲过心理学中的验证性偏见现象,说人们会为了自己的观点拼命找证明,现在都不用自己找了,互联网直接源源不断送货上门,结果就是,偏见者越偏见,偏激者越偏激,人们越来越远离智慧,却觉得自己越来越智慧。

一、前情回顾

在《读<智者篇>论“是”(三十五)》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通种论(五)

这部分,客人进一步定义了“非是”,从而终结了他关于“非是”的困惑。

第一,当我们说“非是”,我们指的并不是与“是”相反,而是“异”的东西。

客人指出,当我们说“‘非是/不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并不是什么和“是”相反的东西,而只是不同的东西。

比如:当我们说一个东西“不大”,我们的意思既可能指它是“小”的,还可能指它是“中等”的。

因此,“非”、“不”等否定词语并非专指“相反”,而只是表示与它们后接名词不同的东西,即代表了异于这个后接的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事物。

可见,这些否定词不是绝对地否定、割断与所指对象的联系,恰恰是指明它们是有联系的,即与所指对象有区别(‘异’)关系的东西。

在这里柏拉图通过客人之口对否定作了新的理解,提出了他的否定观:否定不是绝对相反或排斥,不是对被否定者的全盘否定,之与割断一切联系,而只应该理解为“异”,即和被否定者有区别。

因此,否定总是具体的否定、特定的否定,同某个东西有区别的另一规定(肯定)。

所以,在一定意义下,“非是者”也是“是者”,“否”也是“是”。

这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具体(辩证)否定观,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指明并逻辑地证明了否定总是特定的否定的人,这是他的一个巨大的历史功劳。

第二,“异”的本性。

什么是“异”呢?

客人认为,“异””的本性与知识一样,也被分成了很多部分,知识只有一个,但针对不同事物就有不同的知识,并有自己特殊的名称,甚至一个学科下面还会分出很多分支,“异””亦如此。

所以,和知识一样,“异”是“一”,但“异”也是“多”,说明任何东西都有和自身相异的东西。

比如:我们可以用“不美”来指称和“美”不同的东西,即表达它异于“美”的性质,同时,也表达了它异于“无”的性质。

这就意味着,“不美”作为一类“是”和另一类“是”——“美”相区别,“不美”只是异于“美”及其本性的东西,同“美”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美”与“不美”都“是”,并且程度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以此类推,“大”与“不大”、“正义”与“不正义”等也同样如此,一切和某种东西有区别的东西及其本性,都同对方一样“是”,有着真实的存在。

这就是“异”的本性。

第三,“非是”的本性。

既然“非是”是“异”,也就意味着“非是”有着“异”的本性。

前面讲了,“异”的本性是:它被分成无数的部分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与它物的关系中,“异”因为其每一部分都与“是”对立而成为了“非是”。

因为“是”和“异”都是通种,通种是贯穿一切理型的理型,而且它们在贯穿其他理型的同时,也被其他通种贯穿着,所以,“是”和“异”不仅渗透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且还是互相渗透的。

“异”由于分有了“是”而是一种“是”,又由于它不是它所分有的“是”而“非是”。

而“是”由于分有了“异”而异于其他所有理型,因此“是”既不是其他理型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所有理型的总和,而是其自身。

一切事物因为被通种“是”贯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是”,同时一切事物也被通种“异”贯通,因此又在一定意义上“非是”,那么,一切事物皆既“是”又“非是”。

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异”,即“是”和“非是”都是“异”。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三十六)-坤鹏论

二、黑格尔的评价

坤鹏论一直将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放在手边,因为他是读柏拉图最深刻的人之一。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柏拉图的哲学初、中阶段长满鲜花,令人向往,特别对青年有引诱力,但是这段路径很快就会走完,接着就是柏拉图哲学的最高部分——关于“一”与“多”、“是”与“非是”的研究。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原来没有想到的,于是便静悄悄地走开了。

“在《智者篇》中柏拉图研究了‘动’与‘静’、‘同’与‘异’、‘是’与‘非是’等纯概念或理型(种,因为事实上理型不外是种)。”

“这里他与巴门尼德正相反,证明‘非是’‘是’,同样地,单纯者、自同一者分有‘异’,‘一’分有‘多’。”

“关于智者们,他说他们停留在‘非是’里,并且再次驳斥智者,因为他们的整个观点是‘非是’、感觉、‘多’,因此柏拉图就这样去规定共相 ,认真实的东西为一种统一,譬如‘一’与‘多’、‘是’与‘非是’的统一。”

“但他同时又避免或努力避免我们说‘是’与‘非是’等的统一时所包含的歧义。”

“当说这话时我们是把重点放在统一上面,于是差别就会消失,好像我们把差别抽掉了似的。柏拉图力求保持‘是’与‘非是’的区别。”

“《智者篇》对‘是’与‘非是’作了进一步发挥:一切事物皆‘是’,皆有其本质,但也‘非是’,‘非是’亦属于一切事物。由于事物是不同的,一物是他物的他物,因此里面便包含着否定的性质。所以他说:‘是者’分有‘是’,但同样也分有‘非是’,分有者因而其有两方面于一体,于是它既不同于‘是’,也不同于‘非是’。”

“柏拉图的辩证法进一步规定的乃是独立自在的共相,共相又表现为各种形式,……柏拉图的最高形式是‘是’与‘非是’的同一:真实的东西‘是’,但‘是者’并不是没有否定性的。于是柏拉图指出,‘非是’‘是’,而单纯的、自身同一的东西分有着对方,‘一’分有着‘多’。”

“以上评论抓住了柏拉图《智者篇》的精义,所以,黑格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大力发展辩证法哲学,同时他对后期柏拉图通种论的深入钻研继续显然有十分紧要的思想联系。”有人这样评论道,“黑格尔把‘否定即规定或肯定’发展成为最普遍的辩证法根本原理,并获得了极大成功。”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