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说,我不会对你那样的,其实他内心中肯定想过或者正在想要对你那样,否则如果真的没想过,就连说都不会这么说!

——坤鹏论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二十三)-坤鹏论

一、为什么柏拉图要论证“非是者”也是一种“是者”?

随着讨论的深入,相信大家会有越来越难懂的感觉。

这里坤鹏论介绍一个窍门,也就是将带有“是”或“是者”的段落,相应地替换为“存在”、“存在者”再读一遍。

再就是一直要牢牢地把握住《智者篇》的核心主题,这样在论证中迷失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定位方向。

在《智者篇》中,柏拉图将智者定义为制作幻像的摹仿者、魔术师,他们传授给青年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看似知识的幻像。

如果坚持巴门尼德的观点——它“非是”,它必定“不是”,那么,只要肯定智者制作的是幻像,就得承认“非是”在某种意义上“是”。

否则,按照巴门尼德所说的——它“是”,它不能“不是”,既然智者制作出来了幻像,那么这些幻像已经“是”了,就不应该称之为幻像了,而应是真实的,是知识。

所以,要断定智者所讲述的是一种“非是”,就不得不肯定这种“非是”不是绝对的无,即“非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是”。

这样,《智者篇》的核心主题也就显现出来了,它针对巴门尼德观点讨论“是”和“非是”的关系问题,并最终将巴门尼德的观点:“一切”(“是者”)是“一”,必须远离“非是者是”的思想,改造成了完全相对的观点 :“非是者”也是一种“是”,即异于“是者”的“是者”。

早期柏拉图一直信仰着巴门尼德的说法,基本遵循着后者关于“是”与“非是”相对立、思“是”同一、意见与“非是”相对应的思想。

比如: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就将“是”与“非是”对立起来,认为,“是”指向理型世界,而“非是”则有两种形式,一种指绝对的“无”,另一种则是介于理型世界与绝对“无”之间的现象世界,是可见的、可感知的世界。

理型是绝对的“是者”,永恒不变,人通过认识理型而获得确定性的知识。

对于“无”,人的相应状态只能是无知,即“无”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现象世界,一直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人对于现象世界只能形成不确定的意见。

总之,不管是“非者”的“无”,还是“非是”的可见现象,都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

二、前情回顾

在《读<智者篇> 论“是”(二十二)》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非是者是(八)

客人在这部分论证了一切(“是者”)是“一”这个说法一样也存在着自相矛盾。

认为“是者”是“一”,也就是认为万物是“一”,即把“是者”称为某个事物。

这里面的关系是:“是者”=“一”=一切=万物=某个事物。

但是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用两个名字来指称同一个事物,即把同一个东西既叫做“是者”,又叫做“一”。

而既承认“是者”是“一”,又承认“是者”有两个名字却是荒谬的。

因为,如果认为名字与事物是不同的,那么就是在谈论“两”个事物,“是者”就是“二”;

如果认为名字与事物是同一的,那么,就只能说名字不是其他任何事物的名字,或者说名字只是某事物的名字,不管怎么说,其结果都是名字只能是名字的名字,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名字。

“一”只能指一个事物,也就是说,它只能指一个名称。

巴门尼德一派所谓的“一”,并不能算得上是真实存在的名(即事物的名称),只是一的名,也只是名的名——“一”是一的名,而一本身是名,所以“一”只是名的名。

也就是说,认为“一切”是“一”或者“是者”是“一”,就是将“是者”称为某事物,但这也就是用两个名称来指称同一个事物,即把同一个东西既叫“是者”又叫做“一”。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二十三)-坤鹏论

二、非是者是(九)

“再者,他们会说‘整体’与‘存在着的一’相异还是相同?”

泰阿泰德说:“他们肯定会说相同,并且确实这样说了。”

“正如巴门尼德说的,如果‘整体’是‘在每方面都像一个纯圆的球,从中心到每一方向距离都相等,因为不可以有任何地方更大或更小’,如果‘整体’是如此这般的,那么‘是者’就具有中心和边缘,具有了这些也就必须具有诸部分,不然怎样?”

也就是说,信奉“一切是‘一’”的那些人会说,“整体”与“一个真实的事物”是同一个东西。

即“真实的事物”=“整体”=“一”。

那么,巴门尼德说“整体”其实也是在说“一”、“真实的事物”像一个纯圆的球体。

它从中心到每一方面距离都相等,因为不可以有任何地方大一点或小一点。

如果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它有中心和端点,由此而论,它也一定有部分。

“就是这样。”泰阿泰德说。

“然而,没有任何东西妨碍‘被分成部分的东西’的每个部分都具有‘一’的特性,从这个方面讲,它既是‘整个是者’又是‘一个整体’。”

严群的翻译是:“有部分的东西,其部分与部分之间不免有统一性,在此情况下的各部分之总和,或其所形成的整体,也就是一了。”

王晓朝的译文更为易懂:“如果一个事物被分成部分,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它具有统一的性质将它的各个部分聚合在一起,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一,作为总和或整体而存在。”

“那么,具有这个特性的东西不可能是‘一自身’。”

“因为按真正的意义或正确的定义来说,‘真正的一’必定是完全无部分的。”

“但是,由于多个部分组成的那个东西不符合‘一’的正确定义。”

“我们应该说,按照这个方式具有‘一’之特性的‘是者’将会是‘一’并且是‘整体’,还是应该说,‘是者’无论如何都不是‘整体’?”

王晓朝这样翻译道:“那么,我们应该说,真正的一和整体具有统一的性质,还是说真正的一根本就不是整体。”

泰阿泰德说:“你提供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