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不做,太容易了,因为我们可以为些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都是借口罢了),每每遇到困难,想着如何解决它,才应该是我们最佳的处世之道,正所谓,战胜恐惧,首先定义恐惧,然后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害怕,越是要去做。

——坤鹏论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三)-坤鹏论

一、前情回顾

在《读<智者篇> 论“是”(二)》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以下内容:

智者是什么样的人?(二)

苏格拉底和塞奥多洛搭台配合,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使劲儿捧,一个可劲儿夸,就是让客人无法推辞,给他们好好说道说道、论证论证智者、政治家、爱智者的定义。

而且,苏格拉底还狡猾地提前给人家划出了论证的方法道道,明里暗里,甚至抬出巴门尼德施以威压,就是让对方乖乖就范用提问法,而不是长篇大论独自论述。

客人也不示弱,直接提出了要求:如果要用提问法, 那么和他对话的人不能是那种爱找麻烦的,并且还要好引导。

苏格拉底则顺水推舟地将他们的优秀青年泰阿泰德推举出来。

客人可能考虑到前面的回答有些生硬,不够委婉,于是又找补说,首先,我和你们第一次见,还不熟,上来就独自长篇大论,很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口才;其次,这个论题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简单,只是听起来容易,本身需要很长的论证;再次,既然你这么明显地建议我采用提问对话的方式,不照做,就显得没礼貌不懂事了,应该客随主便;最后,他之前和泰阿泰德聊过,也愿意他来配合自己当对话者。

泰阿泰德于是正式上岗,并表示,如果发生像客人所描述的论证冗长到令人劳累和烦躁时,他希望携请自己的同龄人与陪练——小苏格拉底充当外援参与进来。

二、智者是什么样的人?(三)

客人听完泰阿泰德的话后,表示:“你说得对!在论证进行的时候,你就自己酌量着办吧。现在,你要与我共同来考虑第一个开端,在我看来,就先从研究智者入手,通过一个清晰的‘定义’来探寻并显明它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你瞧,因为现在你和我共同拥有的只是它的‘名称’,但是,关于我们所称呼的那个‘事’,我们或许各自有不同的想法。”

“然而,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始终应该通过‘定义’就‘事物自身’,而不是仅仅就缺乏定义的‘名称’达成共识。”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都知道智者这个名称,心里面对它所指称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给它一个精致的陈述解释来达成对其本身的一致看法,绝对优于只使用相同的词而不去阐述其意思。

“事物自身”的意思是,广义的“事物”或“实事”。

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就是,如果一开始不把目标搞清楚,很容易在前进的过程中南辕北辙,或是分道扬镳。

“我们现在想要去探究的这个族类,亦即智者,它究竟是什么,这点非常不容易把握。”

以上这段严群的翻译是:

“关于他的问题,你我只有一个共同的名称,至于这名称所指的东西,在我们心目中也许各不相同。关于一切事物,与其默然公认一个名称,总不如对事物本身用言语来讨论个同意。我们此刻想要探讨的智术之师这一流人,不是顶容易找得出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的。”

坤鹏论:读《智者篇》 论“是”(三)-坤鹏论

既然打算考察的这个群体,或者要说清智者是什么,不是一件易事,客人便建议从类似的,但相对容易的、小的事入手,触类旁通。

“老早以前,大家就这么认为:对于重大的事情应该好好努力去做,而且在处理重大事情本身之前,应该就细小且容易的事情进行练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原则,也是我推荐的做法。”客人说道。

“那么现在,泰阿泰德呀,我心想这样建议:鉴于智者这个族类是难以对付和不易捕猎的,让我们先行练习捕猎其他较容易者的方法,除非你拥有更便利的出发点并且说出别的途径。”

“族类”,意思与“种类”相近,不过,它更突出强调了生物意义上的“族群”或“种系”。

“我没有。”泰阿泰德说。

于是,客人道:“那么,你一定愿意我们来尝试某个浅显的东西,并把它设定为较重大的东西的范例,对吗?”

也就是说,先来处理小事练练手,练习追踪智者的方法。

泰阿泰德答:“对。”

“我们可以预先提出什么东西,它既好懂又微小,但是它并不比大的更容易讨论,其‘定义’可以类比得上更重要的东西?”

“‘钓者’(钓鱼的人)如何?我们对他都熟悉,人人皆知,但他又是个小角色。”客人说,“然而,我想他可能适合我们的需要,通过给他下定义,我们可以获得如何探讨事物的路线。”

换言之,客人希望通过探讨“钓者是什么”为他们提供符合探寻“智者是什么”要求的方法和定义。

在得到泰阿泰德的赞同后,客人表示:“那么来吧,让我们以这个方式开始,告诉我:我们将钓者设定为有技艺的人,抑或某种无技艺而拥有其他能力的人?”

“他绝不可能是无技艺的人。”泰阿泰德回答。

既然是有技艺的,那么就要搞清楚钓者的技艺属于什么。

“全部技艺大体上有两个类型。”客人说。

“首先是,农艺、畜牧、制造(如器具之类)、摹仿,这些技艺都可以非常恰当地用一个名称来称呼。”

泰阿泰德问:“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名称是什么?”

“有人将先前某个‘非存在者’导致为‘存在’,那么,我们说,这个导致者‘制作’,这个被导致者‘被制作’。”客人说。

严群译为:“将物由无弄成有,叫作生产;物由无被弄成有,叫作被生产。”

王晓朝的译文是:“某个使原先不存在的事物变成存在的,这个人称作生产者;原先不存在的事物变成存在的,称作被生产。”

客人继续说道:“我们刚刚谈及的全部技艺都有这样的能力。”

“那么,让我们把它们综括起来,称为生产的或创造的技艺。”

“其次是,下面要讲的另一类技艺,它是学习和认知,此外还包括赚钱、争斗、狩猎。”

“由于这些技艺并不生产或创造任何东西,而只是用言语或动作对‘现存者’和‘已生成者’进行控制,或者不屈服于被控制,所以,这些部分的整体可以很合适地被说成获取的技艺。”

再来看看严群的翻译:“其次是为学求知的一类,以及赚钱、争斗、田猎种种。其中无有能制作者,然而,一面用言语行动取得已产生已存在者,一面不容他人得之。由此看来,莫如把这些门类统称为敛聚技术。”

泰阿泰德表示,这个名称也很恰当。

总而言之,人类的所有技艺分为两种:

生产的或创造的技艺;

获取的技艺。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