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过,历史发生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但是他忘了补充一句,以闹剧形式出现的第二次其实比第一次更悲剧。
——马尔库塞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一)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二)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60年代,是美国的黄金十年,史称“繁荣的十年”。
60年代,美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961年2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104个月,其中6年的GDP年增长率高于4%,1962年、1965年、1966年更是接近6%。
1961年美国GDP为5233亿美元,1969年达到了9355亿美元,8年时间增长了78.77%。
对比一下更好理解,中国GDP是在28年后的1997年才到达了9526亿美元,而日本是在1978年达到9807亿美元,英国则在1989年GDP为9268亿美元,1987年法国GDP是9341亿美元,德国在1980年短暂升止9466亿美元,但之后连续5年在7000多亿美元徘徊,直到1986年才直接达到1.04万亿美元。
即使是当年的前苏联,其GDP也是在1980年才到达9400亿美元,1970年为4334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可见,当时的美国绝对的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全球霸主。
如此牛逼的成就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人统计,在1953年~1973年间,美国的65项突破性发明,绝大部分是在60年代研究成功的。
可以说,科技绝对是美国的第一生产力,从1948年~1969年,38.7%的收入增加是由于改进技术管理和设计的结果。1970年美国的技术出口占美、英、法、德、日五国总和的71.1%。
而且在1961年~1969年间,美国没有发生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也是20世纪以来少有的。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五、电子狂潮、联合狂潮和概念热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迎来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股市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期”,这是崩盘与兴起并存的10年。
60年代,美国股市是成长型股票的时代,“成长”在当时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汇,只要沾上它,股价就像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成长型股票的价格就该高,如果你质疑,你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傻子。
如果用价值投资的价格指数去衡量,那时的价格就跟天方夜谭似的。
从60年代开始,多年以来传统行业5~10倍的市盈率已被50~1000倍的市盈率所取代。
但是,投资者们都坚信,只要进入了神奇的60年代,自然会有人用更高的价格接盘。
那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经历过1929年~1934年股灾的人已经40多岁,他们的忠告年轻人根本就听不进去,因为年轻人认为,现在已经不同了!
当时的《新闻周刊》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投机者们总认为他们的股票“会在一夜之间翻倍,可怕的是,这种事居然真的发生了!”
有人总结60年代为“发飘的时代”,大部分股票价格都飘到了外太空。
只要是投机年代,新股就会格外多,谁不想争先恐后地闯进来掘金,一夜暴富?
1959年~1962年间,新股发行量达到空前水平,人们对新股的狂热堪比南海泡沫时期,当然,和投机如影随形的欺诈也紧跟而来。
60年代的美国金融就像当时的美国人一样:喜欢空想和自我毁灭,盲目追求风险,喜欢在午夜驾车狂飙或匍匐在赌博轮盘旁,最终遭遇毁灭,不是偶然的毁灭,而是这种生活方式所固有的毁灭......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在成长型投资疯狂的60年代,曾出现过三次热潮:
1.电子狂热期
出现在1959-1962年又被称为电子繁荣期,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美苏两国太空军备竞赛有关。
那时候,新股票名称几乎都和“电子”沾边,不管公司的业务是否与电子工业相关,投资者也根本不在乎这个,就连公司生产什么产品他们都不Care,只要听起来和“电子”有关,越是神秘越是有人要。
比如:有家推销留声机和唱片的公司,把名字直接改为“太空旋律”,发行价2美元,一周后就直接涨到了14美元。
其实,在50年代末,追逐电子股的投资者还是在寻找真正的以电子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但到了60年代初期,疯狂的市场行为和投资理念让投资者失去了理智,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股票或上市公司的名字上。
那时候,玩就是公司改名的把戏,因为电子的英文是“electronics”,于是一时间出现了无数+“trons”和“onics”后缀的公司,比如:astron、pustron、suproics、videotronics等。
在那个年代,电子就意味着深奥,意味着高科技,只要名字有,就会被认为是电子股,就会被认为是具有无限发展前景的股票。
当时,有家公司的名字直接来了个全家桶,把市场喜欢的直接叠加,结果拼出一个公司名:“powertron ultrasonics”。
60年代最有名的改名案例是,一家生产了40年鞋带的小公司,把名字改成了“电子硅片动能催化公司(electronics and silcon furth-burners)”,本来市盈率只有6倍,就因为新名字里面有“电子”和“硅片”,值个15倍市盈率,这样市盈率就成了6+15=21,而那个谁也不懂的“动能催化”就像个魔术师,它有翻倍功效,21*2=42,市盈率直接从6倍蹿升到42倍。
曾有人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称为“太空时代”,不仅是指股票的发行量和股价呈火箭般的速度上行,而且还点出了当时改名的公司或股票的数量也像坐了火箭般上涨。
除了投资者的狂热和盲目外,这个时期还给了幕后操作者可乘之机,一些承销小盘股票的投资银行,会将大量的承销股票持有在手中,使股市中只有很少股票在流通,由于存在大量的新股认购需求,这些流通的股票必然会被推到很高的价位,然后投资银行再抛售手中的股票牟取暴利。
但是,“电子繁荣”在1962年破灭了,改名的把戏不灵了,恐怖的抛售浪潮爆发,短短5个月时间,大量股票缩水,即使是那些质地很好的成长型股票也难逃厄运。
1962年5月28日,道琼斯平均指数下跌34.95点,仅次于历史上1929年10月28日38.33点的单日跌幅,后来这一天被称为蓝色星期一,这天晚上,早在还存在的200亿美元的股票价值灰飞烟灭。
到6月中旬,道琼斯指数跌至535点,这段为60年代晚些时候将会出现的繁荣所演奏的序曲,结束了。
而这一次小崩盘还是美国最后一次由个人散户而不是机构控制的股市大事件。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2.联合公司潮
当高科技股不灵以后,牛市急需新的概念和方法作为市场信心的拉力棒。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出现了第一次并购浪潮,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众多竞争对手企业相互兼并,寻求在经济规模上的优势。
1915年到1930年,企业发现光靠扩大生产规模所能降低的成本有限,随着生产规模过度扩张,管理成本也随之加大。
企业家开始采取联合上下游企业,组成新的覆盖产业链的大型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通过降低与上下游企业的谈判费用等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这就是第二次并购狂潮。
美国有许多至今活跃的著名大公司就是在此期间通过并购形成的,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
而第三次并购狂潮发生在了20世纪60年代,其根本动力不再是为了规模和利润,而是企业兼并过程中股票收益的增长。
60年代中期,聪明的企业家发现,成长还可以通过1+1=2来实现,而且股市的投机效应可以让1+1=3,甚至是1+1=5,也就是A公司盈利100万,B公司盈利100万,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到了股市人们就会认为这家新公司可以值300万。
这个创新被称为“联合公司”,当时美国的反垄断法禁止大公司收购同行业企业,但跨行业的并购并没有受到司法干涉。
毋庸置疑,这种故事听上去就像前两年中国的创业故事一样很美好、很有道理,比如:可以互补销售渠道、管理人才可以互通、因为资产增大,所以融资能力增长等,这种制造利润的新方式被称为多角化经营。
但是,这是搞实业,干活的人的思路,图样图森破!
要换成金融思维,要四两拨千金,要偷天换日,要金融的力量。
所以,那段时间,大部分并购的真实目的不是冲着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想通过此方法使每股的帐面收益增加,所以这样的联合公司最需要招聘的是专业的金融人才,而不是那些有能力提高被收购企业经营水平的专家。
坤鹏论一直认为,金融真不需要太多创新,甚至创新都不是什么好事,回顾这几年中国的金融创新,如今一地鸡毛,关键是金融创新更容易沦为坏人作恶的手段。
为了回避美国反托拉斯法,一些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现金和换股等不同方式,收购市盈率低的其他公司,以提高自己公司的每股收益,从而产生所谓的“协同效应”,制造业绩成长神话,从而提高股价。
关于其中奥妙,坤鹏论曾看到过一个例子,非常易于理解,借用过来:
两家公司,一家属于电子行业,叫超级电子公司,一家是生产糖果的,叫甜似蜜公司,都发行了200000股股票,两家的年利润都是100万美元,每股收益也都是5美元。
超级电子在热门的电子行业,市盈率是20倍,和其每股收益5美元一乘,每股100美元,甜似蜜是传统食品行业,不太受股民待见,市盈率才10倍,同样和5美元相乘,每股价格50美元。
超级电子公司想成立联合公司,于是就向甜似蜜公司发出收购要约,条件是2:3的比例换后者的股份,也就是超级电子的2股(200美元)换甜似蜜的3股(150美元),这简直就是天降喜事,太超值了,甜似蜜愉快地接受了收购要约,并顺利组成了一家联合公司——超级电甜公司。
新公司的股票数=200000(超级电子原来的股票数)+133333(为并购甜似蜜增发的股票数)=333333。
年利润达到200万美元,每股收益上升到6美元。
并购完成后,新公司的收益轻易增长了20%,按20倍的市盈率计算,新的超级甜公司股价涨到6*20=120美元。
用股票置换收购的好处是皆大欢喜,甜似蜜公司的股东自然拥有了新公司的股票,而且出售前也不用就其获得的利润交税。
超级电甜公司还可以如法炮制继续并购其他公司,只要其他公司的市盈率相对低就行,每次合并后,其利润都会增长,每股收益也会提升,只要每年搞一次,光看每股收益绝对是只漂亮的成长股,这样股票的市盈率就会不断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强。
整个过程就跟曾经流行的“连锁信”一样,简单而巧妙,不用多生产出一根毛线就能让股票价格不断攀升。
这一热潮在美国持续了好些年,还翻出了除以股换股之外的其他花样,比如: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或是可转换优先股换取目标企业股票等。
据说有家企业叫自动漂洗公司,销售额从1963年到1968年增长了1400%,这个奇迹完全归功于并购,它在1967年第二季度,短短25天就完成了4次并购,结果股价从1963年的8美元涨到了1967年的73.6美元多。
只要有投机必须有骗子,骗子开始在华尔街横行,有的假装每次并购都是多么多么严谨而认真;有的发明了许多创新词汇,比如:市场矩阵、核心技术、结构化建筑模块、太阳黑子增长理论等,虽然没几个投资者能听得懂,但大家都不明觉厉,兴奋不已。
是不是有种回到咱们两年前的创业热潮的赶脚?
那时候,也流行包装升值法,也就是对收购的企业进行化妆,将丑汉打扮成美女,比如:将船厂改名为海运系统公司、矿厂改称太空金属分部,锁厂变成安保服务分部。
如果有人质疑,一个铸铁厂或是肉店怎么能做到15%~25%的增长率,联合公司的经典回答如下:
引入专家后工作效率提升,节省了上百万的支出;
联合公司的调研人员发了几个蓝海新市场,两年内实现利润翻3倍So easy!
同时,公司的领导会假装很忙很敬业,比如:边吃早饭边开会,周末不休息和员工加班讨论规划......
这些都让投资者天真地以为,公司员工工作勤奋,管理者兢兢业业,这样的公司不行谁行!
但是,所有铅华最终都要被洗去,假的永远真不了,不实实在在搞实业,只玩金融的游戏,最终都会穿帮。
1968年1月19日,当时很牛逼的大哥大企业——林敦产业集团宣布,第二季度的收益将比预期少很多,但10年来,这家公司年平均增速是20%,投资者简直不敢想象,紧跟着,股市开始抛售该公司股票,最终跌了40%。
7月,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宣布,将对联合公司的收购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于是股价又一次下跌。证券交易委员会和会计师组织也开始行动,统一并购行为中的信息披露规范。
马蜂窝一下子被捅开了,抛售开始飞速蔓延。
并购投机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的并购真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甚至2+2可能都不等于4。
这一次摔得最惨的不是散户,而是那些专业投资者,大多数的互助基金和养老基金都认购了联合公司的大量股票。
利用收购、重组、兼并来换取股市新概念的做法,也曾在中国股市红极一时,并且至今仍被一些公司反复使用。
所以,坤鹏论强烈建议老铁,关注企业的并购行为,甚至要远离经常实施并购的公司。
有趣的是,到了80~90年代,联合公司的解散又开始流行,许多公司为了收益增长开始剔除那些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管理不善的原被并购企业。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3.概念股泡沫
在联合公司不灵后,投资者开始像猎狗一样寻找下一个热点,这一次概念股成了新的宠儿。
概念股是指在特定时期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而这种内涵通常与该时期的特点相适应,成为投资者选股和炒作的题材,使得具有该内涵的股票成为股市热点。
就本质而言,概念股是对股票所在行业可能的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20世纪60年代的概念股狂潮投资者早就脱离了以往的投资理性,一般来说,在较为理性的环境中,投资人会对概念类股票的产业前景、投资前景和投资机会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来判断未来该行业及上市公司的增长潜力。
但那时候的概念已经成为了股市的神话,通过概念的广告放大效应,本来业绩平平的股票,一旦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后,就会在一夜之间成为股市的明星。
不得不说,概念股的兴起有着共同基金的不菲功劳。
这个阶段大部分基金的流行操作手法是,将所持有的资金集中分布在相对较少的几种股票上,如果发现更好的股票,就替换掉现有组合中差的,这有点动量投资策略的意思。
由于这个时间基金月度业绩排行出现,它要定期被公之于众,基金经理由于排名和业绩压力,开始将视线投向那些具有令人兴奋的概念和背后有可信的、有说服力的“故事”的股票。
当然,不管是概念还是故事,只要对现阶段有用就行,至于将来能不能实现,根本没人理会,这样概念股便产生了。
华尔街的投资者甚至表示,“我懒得去分析,我要的只是一个好故事或者一个好概念。”
“从我们早些时候听到这些故事起,我们就知道,只要接下来几天足够多的人也听到这个故事,股价就一定会上涨,即使故事不是真的也无妨。”
既然投资者喜欢什么,自然就会有人生产什么,谁让他们是金主呢!
最后,概念满天飞!
这个时期最有名的案例是施乐公司的概念股票,它的概念是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大规模生产一种新型的复印机,这种复印机将会在复印机历史上,甚至是办公自动化历史中产生革命性的作用。
凭着静电复印机这个真实、可信、革命性发明的故事,施乐公司的股票吸引了相当多的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
当时,就有一个和雷军主打年轻人第一次一样概念的公司,套路似乎都差不太多。
该公司的创始人叫柯迪斯·雷德尔,他的概念是:面向年轻人市场的年轻人公司。
他首先向公众树立了一个富裕、成功形象,飞机、别墅、城堡、游艇......整个一个高富帅的代言人。
他的概念是“全美学生市场”,一家为年轻人提供专门服务的公司。
他通过合并渠道实现最初的增长,这和前面说到的联合公司差不太多,不同之处在于,每家子公司或多或少都以大学适龄青年为对象的市场有关。
子公司出售杂志、图书、磁带、海报、假期工作指南、学生通讯录、生活娱乐计划、电脑服务、机票、文化衫等消费品。
主打年轻人亚文化的概念股,简直迷死了华尔街那些年轻的投资快枪手们,这只股票四溢的青春气息和活力,让人陶醉,不容错过。
同时,柯迪斯·雷德尔非常善于利用媒体,不断向公众发布来自公司总部的各种有利信息,人们对这家公司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喜爱。
尽管,这个美好故事其实就是靠不断并购其他公司而实现的收益增长,但概念投资者还是购买了它的大量股票,他们自己把存在的问题都从脑子中过滤掉了。
柯迪斯·雷德尔和雷军一样,也和资本市场相当熟络,他说服了不少著名的投资机构和基金入股,包括美国最大的信托投资公司——美国信托投资公司也为其大多数基金账户认购了股票。
甚至一些保守、权威的投资机构也争先恐后拥入到这一场抢购热潮中,该公司的市盈率一度高达111.7倍。
当时,许多概念股市盈率过分膨胀,已经失去了理性,百倍才是起步。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不老老实实搞实业,太多心思玩金融的,必然会出严重问题,比如:扩张过快、负债过高、管理失控等。
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多数是由创始人担任,而不是那些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所以管理严重缺失,许多公司就跟过家家般随随便便。
联想到前两年中国创业者在融资后,就开始大手大脚,换写字楼、搞装修、买车、买房、外出必商务舱、住必是五星级,贪腐、没事狂发红包,奖特斯拉,办公室吃喝随便拿......
这样的创业者,谁投谁死!
同时,为了业绩,更为了股价,概念股公司的欺诈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在财务报表上,前面说的柯迪斯·雷德尔后来被控股票欺诈罪入狱8个月。
坤鹏论:美国股市风云200年 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三)-坤鹏论
都说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尽管它有时候会短暂失灵,但终究股市是企业的市场,企业的兴衰又依赖于国家经济大环境。
1967年~1968年,全美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美元在巴黎不能兑换的地步,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被刺,芝加哥民主党大会发生丑闻,学生骚乱逐步升温,但愚蠢的股市却一路走高,毫不顾忌地上涨,似乎一切都好,或一切肯定会变好,或者说,像一个即将死亡的人享受最后的晚餐。
1969年~1971年,熊市还是不幸来临,概念股下跌速度几乎等于它们当初上涨的速度,建筑在沙滩上的神话纷纷倒塌,最惨的依然是那些专业的基金经理们。
1970年4月22日,来自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亨利·罗斯·佩罗,他的股票投资在账面上损失了4.5亿美元,这一天的损失,抵得上美国五大慈善基金以外的所有慈善基金的总资产,比除纽约外的任何城市的年度福利预算都多,不仅在数字上,而且在实际购买上超过了J·P·摩根1913年去世时的全部家产,这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人在一天中可能遭遇的最大损失,被被当时的媒体称为 “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史以来最大的输家”。
佩罗身上发生了美国金融史,甚至是西方金融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虽然它并不值得羡慕。
小知识
亨利·罗斯·佩罗出生于1930年6月27日,是一名美国商人。曾在1992年和1996年竞选美国总统。他于1962年创立电子数据系统(EDS),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电子医疗纪录,这使得EDS从美国政府获得了丰厚的合同, EDS公司在1968年上市,股价数天内从每股16美元上升到160美元。 这也使他登上了1968年《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被称为“致富最快,最富有的德克萨斯人”。1984年,他将EDS出售给通用汽车公司。
1988年,他创办了佩罗系统公司,2009年9月,戴尔以39亿美金收购佩罗系统。
2011年,佩罗的总资产大约在3.4亿美元。“福布斯”全美排名99。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