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无力,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坚持的关键窍门之一就是循序渐进,学习也是如此。

——坤鹏论

坤鹏论:变的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是时间-坤鹏论

一、为思想寻找实在形态

到这里,我们已经对赫拉克利特最重要的思想了解了一半。

我们学习了他的:

《万物皆流,一切皆变》,为什么是“变”?

《万物是对立统一 战争是万物之王》,“变”的过程如何?

《“一”由万物而生,万物由“一”而生》,“一”是什么?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概念的说明,也就是纯粹逻辑的说明,是抽象的。

生长在以自然哲学为核心的米利都学派光辉之下的赫拉克利特,也要像泰勒斯所说的“世界的本原是水”那样,为他的思想赋予一个实在性的说明。

实在,在哲学中指的是,实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

在学习中,也正是在这个环节坤鹏论才认知到,赫拉克利特不管是历史中,还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低估了。

首先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评语:“这种实在形态主要是自然哲学的,或者说,它的形式更加是自然的形式;因而他也被算作爱奥尼亚学派,并因此而使自然哲学活泼了。”

请注意“使自然哲学活泼了”这句话,太有深意了!

坤鹏论认为,读黑格尔的著作,必须字斟句酌地慢慢品读,否则必然觉得晦涩难懂,反过来,这样的读书也是暴敛天物,不如不看。

因为,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透露着天才、思想与汗水。

当然,就像今天文章最后所说的,选择好的中译本极为重要。

二、抓住核心——过程

不过,历史上关于赫拉克利特原理的实在形态有着不一样的说法。

大多数以亚里士多德的总结——“存在的本质是火”为准。

但是,另一位优秀的古希腊哲学见证人赛克斯都·恩披里克在其《反数学家》第九卷中却写明是空气,后来还有人说是蒸汽,而不是空气。

而赛克斯都·恩披里克在《反数学家》第十卷紧接着又说,赫拉克利特认为最初存在的本质是时间,因为他说过:“时间是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

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坤鹏论提醒大家注意,赫拉克利特的学说核心之一是“变”,是“万物流变,无物常存,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

虽然他在对“变”的描述中用了非常形象的词汇——“流变”,但是,用“流”也只是考虑到更容易传递出“变”的形式而已。

前面讲过,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有与无的同一,或无限的概念,是“变”。

因此,他的存在着的绝对的本质,就不能作为一种现存的特质出现,比如:水。

而且他的哲学思想是典型的运动论,在他那里“万物皆流”,时时刻刻在流变着。

存在的,所谓的物质,不过是变化过程中被观察到的一个对立相持的统一状态。

所以,了解自然,就是把自然当作过程来阐明,这是他的真理。

那么,不管是空气,还是水,或者土之类的东西,他们自身都不是过程。

请大家记住过程这个关键词,“无物常存”,唯有过程。

赫拉克利特为“变”、为过程赋予了两个实在性的形态。

今天,坤鹏论先介绍提及较少,却堪称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巅峰的形态——时间。

三、抽象的形态——时间

时间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拿出它如今的定义看一看,并感受它与变、过程的息息相关:

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我们常说宇宙,谁又清楚它的起源呢?

大约2300多年前,庄子在其著作《庄子》中提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之说。

“宇”指上下东南西北四方,即一切的空间;

“宙”指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

这是原始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概念。

这也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

如今,宇宙为所有空间、时间、物质的总称。

而人类大部分学科,其实就是在研究事物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时间和空间(简称时空),就是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

细想之下,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不也都是围绕时空展开的吗?

时间,并非自然产生,它无形、无声、无色、无味。

它是一个完全被人类创造出来的、极其抽象的绝对“概念”,它却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时间和“比XXX大”一样,都不是事物固有的性质,它们都是人类发明出来为了方便理解变化的东西——“时间是对于变化前后的量词。”

因此,变化不是由时间组成的,变化是被时间来量化的。

时间无法单独存在,它全因不可逆的事物而存在,也是不可逆的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

所以,想要说明时间,必须要从不可逆的事物那里取证。

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中找证据。

自古以来,不少先哲大能都曾对时间痴迷地研究过,比如:

柏拉图说:“时间是宇宙的运动本身。”

斯多葛派说:“时间是整个(指宇宙)的运动的间隔。”

斯特拉图(也有说是亚里士多德)说:“时间为运动和静止的尺度。”

伊壁鸠鲁说:“时间是偶性之偶性,它伴随着白昼、黑夜、季节、感受、感受的缺失、运动和静止。”

偶性,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的,与本质相对,可理解为偶然的性质。

他这样举例说明:“例如有人为植树而挖土,寻得了窖金。‘寻得窖金’对于‘这位挖土人’是一个‘属性’(偶然);因为寻得窖金不是必须植树,植树也不是必须寻得窖金;而且植树的人也不是常常寻得窖金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偶然是相对于事物的是其所是来说的,偶性对于事物的本质是没有影响的。

相对于本质的同一,偶性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后来,创立机械唯物主义完整体系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来偶性这个词,却将它定义为事物的一切性质。

总之,虽然这些古代思想家各有说法,但是,他们全都将时间统一到了运动,这是共识,而“变”其实就是运动。

所以,不管是了解时间,还是了解变,第一个要找的都是变或时间。

当然,如果没有运动,时间也就不复存在了。

坤鹏论:变的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是时间-坤鹏论

“时间是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赫拉克利特说道。

“有形体的”的意思表示出了时间这个抽象的东西的感性。

也就是说,“时间是对于过程的抽象的直观”。

它是第一个感性的本质,所以,时间是真正的本质。

因此,如果要对变化、过程进行形象说明时,第一个给它赋予的存在的形态,必然是时间。

其实,我们在日常中,只要思考和描述变化、过程时,首先想到、提到的一定是时间。

从诞生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捆绑在了时间之矢之上,每时每刻地随着它永远向前,永远变化、并且不可逆转。

而箭矢射出去必然会射中什么,它终有目标,对于我们来说,被时间之矢带到的最终目标便是死亡。

黑格尔在论述赫拉克利特时,他也谈到了很多对时间的论述,相当精彩,坤鹏论反复读了很多遍,对时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极其烧脑而又极其精辟地总结道(你可以略过,但就是读一遍,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因为正是在感性和直观中时间是最初作为变而呈现的东西,时间就是变的第一种形式。”

“时间在直观中是纯粹的变。时间是纯粹的变化,是纯粹的概念,是从绝对的对立中和谐地产生的单纯之物。”

“它的本质既是‘有’又不是‘有’,除此而外别无特性;——纯粹抽象的有和抽象的无直接在一个统一之中,而又有分别 。”

“不是说时间究竟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说时间是这样的东西:它在有中直接地不存在,在非有中直接地存在,时间是这种从有到非有的转变,是这种抽象的概念,但是就其对我们的关系而言,这种概念是在客观的形式中(即被直观的)。”

“在时间中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现在;现在存在是为了不存在,马上就消灭了,过去了——这非有也同样转变为有,因为它是存在的。时间,就是对于这种——由有到无,由无到有的转变的抽象直观。”

“假如我们要述说赫拉克利特认作本质的东西在纯粹形式中(他在这种形式中认识到本质)对于意识是如何存在的,那么,除去时间以外,我们就不能指出别的东西了。”

“因此,说时间是变的第一形式,乃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和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原理一致的。”

显然,赫拉克利特应该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提出:时间,是对于人类来说的,物质的第一种形式、第一个感性的本质。

因为对于他来说,物质本就不是什么固定之物,只是被观察到那个瞬间的对立相持的状态,物质永远是流变,永远是运动的,永远是过程。

四、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正是借着今天的主题,坤鹏论又学习了赛克斯都·恩披里克著作中记载的一些关于时间是否存在的逻辑推断,很有些意思,让人情不自禁地要分享出来。

今天,先大致介绍一下从时间是无限还是有限的角度是如何论证时间是否存在的。

如果时间存在,它就应该如:

柏拉图认为:时间是有限的;

或者

斯多葛派的观点:时间是无限的。

1.如果时间是有限的

它将开始于某个时间,结束于某个时间。

那么,也会存在一个在它开始之前没有时间的时间,以及存在一个在它结束之后将不是时间的时间。

但是,这是荒谬的。

所以,时间不是有限的。

2.如果时间是无限的

而它的一部分被说成是过去,一部分说成是现在,一部分说成是将来。

我们可确定的是,只有现在才是存在的。

而除了现在之外,就要讨论过去和将来的存在与否:

首先,如果过去和将来不存在,那就只剩下了现在。

但是,现在是瞬时性的,那么时间就是有限的。

其次,如果过去和将来是存在的,根据“只有现在的才是存在的”的前提,那么它们每个都将是现在的。

也就是说,过去和时间和将来的时间是现在的,这也是荒谬的。

所以,时间不是无限的。

3.结论:如果时间既不是无限的又不是有限的,那么它就是完全不存在的。

除此之外,赛克斯都·恩披里克还记载了其他对时间是否存在的逻辑推理,比如:从时间可分还是不可分;从时间生成的和灭亡的,或是非生成的和非灭亡的等。

最终都指向了:时间是不存在的。

坤鹏论:变的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是时间-坤鹏论

五、随想随笔:关于哲学著作的翻译

今天,坤鹏论读了一篇关于60%的中译本不值一读的文章,它通过对几位学者专家访谈,指出了国内现在大量国外经典学术名著的翻译问题不小,糟糕的译作不仅糟蹋了名著,也耽误了读者,有的译本甚至高达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翻译者的胡说八道。

“我们的读者被中译本蹂躏已久了。”

就像在《语言是思想的边界 哲学最难是语言(上)》、《语言是思想的边界 哲学最难是语言(下)》中所说,哲学是爱智慧,智慧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其难得可想而言,否则天下早该没有蠢人了,因此,它绝对是既不易说清楚,又难以学成自己智慧的。

而且,哲学更多是不可言传的,“我到底是谁?”、“存在是什么?”、“世界存在吗?”……99%的人在这些哲学命题面前几句下来就会哑口无言,最终往往留下一句“吃饱了撑的”,转身就走。

所以,哲学需要把不可言传的变成言传,要用语言阐释语言,再加上语言文化、社会传统等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因素的影响,可想哲学著作的翻译难度有多么巨大,翻译者没有极高的哲学的素养以及两种语言的游刃有余和足够修养,是很难办到的。

于是,在哲学界流传着,学哲学最好会外语看原著的说法。

当然,这个要求有些高了,坤鹏论的建议是,遵循在《未来就在过去之中 越活越年轻的林迪效应》介绍过的林迪效应,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活得越久越好:

出版社:尽量选择那些历史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出版社;

译者:一定要关注译者是谁,并且试读至少5页以上,据说中国翻译质量最高的时代是上世纪70年代,另外民国时期的一些翻译也相当不错,不过文字和语言表达上还是和现代有些区别,用词简练,但能达到却品却出滋味的效果,不过,对读者自身的语言水平要求更高些;

评价:豆瓣是国内最好的评价网站,客观性远超各大电商平台的客户评价。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