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是真理追求者,学习哲学的一大乐趣就是被别人改变想法!

——坤鹏论

坤鹏论:哲学是思辨的学问 思辨就是内省和辩论-坤鹏论

一、哲学的过程是什么?

哲学源于惊讶。

惊讶之后,哲学家便开始了他了哲学思考。

坤鹏论讲过,在诞生之初,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并非学术教条——一门不仅用于研究还用于实践的学科。

但是,随着社会大分工,西方哲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学术化,越来越象牙塔化,并渐渐形成了一整套标准的流程和环节,而它们也就成了西方哲学的首要特征。

如果你想了解某个观点是不是学院派认可的哲学,一一进行对照,便能很快有了分晓。

做哲学的流程并不复杂,也就是提出问题→思考→形成观点→分析论证→结论。

虽然有些教条,但是,流程在手,确实提高效率,防止走偏,特别适合初学者。

这也符合坤鹏论曾提到过了顶级学习法——守·破·离。

初学的关键是守。

守,就是一丝不苟,甚至是顽固地勤学苦练基本动作和基础体能。

而哲学的首要特征就体现在了上面所说的过程中间,它们分别是:

——反思;

——表达;

——论证;

——分析;

——综合。

二、反思

惊讶之后,先后退一步,回到内心。

在其中倾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并深入思考。

在头脑中形成你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我们说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思辨包括:内省和辩论,这就是哲学的方法。

坤鹏论认为,在哲学学习中所能汲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批判性观察、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也就是凡事都问个为什么这样,凡事都问个为什么不那样,越是“理所当然”越要发问,然后试着自己去找到答案并进行思考和判断。

戴着怀疑的眼镜审视这个世界,可能会让你错过一些机会,但肯定可以让你避开很多人生大坑。

坤鹏论:哲学是思辨的学问 思辨就是内省和辩论-坤鹏论

三、明确表达

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你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向朋友解释。

坤鹏论建议写。

因为落笔成字永远比口头讲更有一种正式感。

而且,话说完了很难清晰地回溯,而字写出来就能随时推敲斟酌。

越是思想的东西,越抽象,越需要将其先用文字形象化下来。

而且,话往往是说完了便飘散于风中,只有文字可以雁过留痕。

不知大家没有这样的感触,有时候会突然灵光乍现,比如:豁然间想通了一件事或是想到一个道理,但是,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不用一会,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事后无论怎么努力回想,也想不起来了。

另外,没有被明确表达的思想,就没有东西可以思考或写下来。

在不管是写还是向别人解释的过程中,你经常会发现,刚才还想得很清楚的东西,却变得模糊不清了,亦或者,开始是这样的想法,在写作或讨论中,最终却变成了另外的想法。

因为,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列在一张纸上很容易,但要说清楚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或是当有人持不同意见时应当如何作答就很困难了。

明确表达会让你主动进入到下一个特征——论证中。

四、论证

它和明确表达构成了哲学最有价值的部分。

在《哲学和励志、鸡汤是一回事吗?》中坤鹏论讲过,哲学并不仅仅是陈述观点,它还需要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出你的结论,并驳斥反对意见。

论证对于哲学来说,就像训练之于正式比赛。

通过它可以看出你准备得是否充分、技巧如何,以及你的观点在哲学上到底有多少说服力。

同时,和训练一样,需要提前预想到对手的策略以便做出应对方案,也就是预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反对意见,尽早地主动去反驳它们,而不是等它们打上门来被动应战。

有句话说得好——理儿越辩越明。

请注意,这里的“明”,不是指正确,而是明晰。

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束手无策,只要将其清晰地分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除了让你觉得面子有损外,有反对意见其实是好事,它们都是来帮你完善观点的天使。

正如你要感谢一生中折磨过你的人一样。

每当对不同意见感到不爽的时候,坤鹏论就会去默念一遍罗素的那段话: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它真的很管用,马上会让我熄火,进而自惭形秽,然后认真地去反思、验证、认可或是有理有据地反驳反对意见。

和所有比赛一样,最好的哲学总是具有一种针锋相对的形式。

但是,请注意的是,比赛不是斗殴,哲学的论证也应该是一直对真理的追求。

1976年,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在发表了一篇论文《不一致的达成》,它的影响深远堪称传世之作。

奥曼在其中提出: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

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是面对失去生命或是自由的情况下,成年人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

绝大部分的“对事不对人”其实都是“对人不对事”的。

因此,很多争论的结果是各持立场,固执己见,很少妥协,一拍两散。

而哲学则可以帮我们渐渐地去改善这个顽疾,让我们越来越具有“无知之知”的智慧。

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学习哲学的一大乐趣就是被别人改变想法!

另外,明确表达和论证还能够真正将他人的,特别是哲学大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

就像面对一道美味佳肴,只有通过自己的咀嚼、消化,它的营养才能真正被你吸收。

在学习哲学和哲学思辨过程中,你基本不可能100%独创出前无古人的观点。

不夸张地说,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你我能够想到的,基本都思考了一遍,并给出了堪称真理的结论。

所以,做哲学几乎总会求助于其他哲学家为你的观点提供支持,还要借助其论证和例证,引用他们的惊人之语。

这就像你请人家为导师,阅读他们的著作,与他们合作,公开地表述他们、捍卫他们、依靠他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你才能真正提出自己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成熟、不清晰的思想,会变得更有意义。

坤鹏论:哲学是思辨的学问 思辨就是内省和辩论-坤鹏论

五、分析

坤鹏论以前常提总-分-总分析法,这一步就是中间的那个“分”。

也就是先将观念拆分成一个个组成成分。

接着再分别加以区分和澄清。

通过这种对观念的拆分能够获得对其更好、更透彻、更深入地理解。

这个实践类似于坤鹏论经常使用的拆词法。

比如:财报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就要拆成“其他”+“综合”+“收益”,其中“收益”是核心词,搞懂它是关键,而“其他”与“综合”都是形容词,是对“收益”的限定;

再比如:“少数股东权益”,就要拆成“少数股东”+“权益”,核心词是“权益”。

除了拆词,对于观念而言,往往一个大观念还会包含多个子观念,我们要将它们一网打尽。

比如:谋杀,它就包含了三个子观念:杀害、错误与意图。

对它们一一分析和理解清楚后,总观念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某件事很复杂,所以很难。

其实并非如此。

只要先将其完全拆解,然后再针对组成成分一件件按部就班地解决,整个事就变得简单了。

六、综合为统一的看法

凌乱的想法和论证不是哲学。

就像一堆个个华丽但却彼此无关的语句不是诗歌一样。

因此,与励志、鸡汤、名言警句不同的是,哲学是人生观、世界观,是对人从生到死的一整套答案。

它是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的综合。

它是将若干各不相同的思想,综合协调成一种独立的、统一的、你能够也甘愿为之辩护的看法。

这种综合就是哲学反思的最终目的。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各个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音乐,他将其称“天球和谐”。

这个观念就是把数学、音乐、物理学和天文学综合在一起。

再比如:坤鹏论一直不断提的概率,它就是我自己思考得出来的统一看法。

我认为,与得出统一看法相比,更为关键的是,你要忠诚地依照自己论证的综合看法所推导出来的方法论去生活。

这才是真实的,才是对你最好的哲学。

否则,不管听上去多么雄伟瑰丽,赞者如云,只要不能被你心甘情愿地实践,都不是你的好哲学。

可惜,这个世界唱的好听的太多,做得漂亮的寥寥,包括许多大哲学家,知行合一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就是这些人占据着人类智慧金字塔的塔尖。

老铁们,一起来,让我们一起向顶端努力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