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能够帮助你在人生的整体方面取得成功,但不会必然体现在金钱这一方面。

——坤鹏论

坤鹏论:哲学最没用?(上)-坤鹏论

一、哲学最没用

真理可能不会给我们带来财富,但却能让我们得到自由。

这句话是坤鹏论学习哲学以来,感触最深的一句。

这个感触是从思想到行动到结果的,是知行合一的。

因为,哲学真的让我从人生的跑步机上跳了下来,变得更加真实,也拥有了少许宝贵的自由,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说“不”。

其实,哲学在诞生之初,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并非学术教条——一门不仅用于研究还用于实践的学科。

但是,大约从十九世纪开始,哲学在工业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大分工背景下,成了象牙塔里研究的深奥学问,充满理论洞察力却缺乏实践应用。

由此,也造成在对于哲学的看法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派便是——无用派,认为哲学一点都不实用。

特别是在这个分工的社会,这个更多以物质和金钱衡量成功的时代。

二、智慧最“自私自利”

当然,有“哲学无用”的看法也很正常。

哲学是爱智慧。

智慧是最“自私自利”的。

它的好,只拥有者自己才知道、才受益。

科学,即使我们从不研究它,也可以从中直接受益,比如:我们不需要懂电子、通信等知识,就能用手机。

但是,哲学,只对思考的人产生深远影响,其他人顶多是从学习哲学的人那里获益,却无法直接取得利益。

我们甚至可以说,智慧比情感还要自私。

情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的感受来尽量感同身受,而智慧则根本不可能。

你达不到人家智慧所处的境界,就完全理解不了人家的所作所为。

坤鹏论记得有幅漫画很形象、很说明问题,它告诉我们,人站在山上是仙人!人在山谷里是俗人!

这就是所谓的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井底之蛙,云泥之别……

三、最早证明哲学有用的例子

其实,早在诞生之初,哲学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第一卷记录了西方哲学第一人——希腊人泰勒斯的故事,用以证明哲学有用。

坤鹏论:哲学最没用?(上)-坤鹏论

泰勒斯原本是个商人,却不好好挣钱,总是研究些人们看起来相当没用的事情,比如:天文学、万物由什么构成等。

有一天,他边走边仰望星空,结果不慎掉到了坑里(也有说是井),差点丢了性命。

别人把他救起来后,他却对人家说:“明天会下雨。”

于是,希腊人嘲笑道,哲学家都是些没用的人,他们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亚里士多德记载的故事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因为实在缺钱,也可能是要向世人证明哲学有用,泰勒斯搞了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的第一次期权。

一年冬天,他通过观察星相预测下一年秋天橄榄将会获得百年不遇的大丰收。

于是便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秘密拜访了当地所有橄榄油压榨机的主人。

他付给每个人一小笔定金以买下一份期权。

该期权的内容就是到秋天时,他能优先以正常的租金租用他们的压榨机。

也就是说,泰勒斯以很低的租金租用了当地所有橄榄油压榨机的季节性使用权。

亚里士多德接着这样写道:“大丰收果然来临了,压榨机的需求骤然增长,这一下泰勒斯得到了向求租者漫天要价的机会,结果大发横财。”

其实,仔细想想看,泰勒斯的智慧根本不在于他懂什么星相预测,人家的智慧是塔勒布所说的杠铃策略,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他只是很简单地和别人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

第一,泰勒斯交很少的首付款,获得第二年秋季所有压榨机的优先使用权,如果他到时不用,首付款不退。

总结:有权利,没义务——有优先使用压榨机的权利,但没有必须租用压榨机的义务。

第二,压榨机出租者,获得泰勒斯的首付款,只要泰勒斯使用,就不能租给别人,不管别人出多高的租金。

总结:有义务,没权利——负责提供压榨机的义务 ,但没有其他权利。

显然,这是一份非常不对称的期权合同,最差的情况是橄榄绝收,而泰勒斯最大的损失也不过是那点首付款而已。

四、哲学能给一套人生的答案

罗素说,没一点哲学,一个人终生都会是偏见的囚徒。

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

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有人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换言之,哲学不能当饭吃,但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哲学确实很抽象,不管有没有效果,基本上都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它从古至今,一直如大网般笼罩着人类和人类社会。

想想看,不管街谈巷议,还是格言警句,亦或者我们的很多习惯用语……其实都是哲学的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信念同样也是哲学的体现,最直接的便是哲学分支伦理学的体现。

在历史上,我们的社会中,发生了很多改变,才变到现在的样子。

它每一个改变,都有一个新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作领导。

直到今天,亦复如此。

因此,自从深入学习哲学后,坤鹏论便坚定地认为,哲学才是最“实用”的学科。

人生在世,最怕是什么?

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活!

让我们回忆一下哲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哲学的目标是树立一个有内在联系、完备的世界观。

一个世界观其实就是一套人生的答案。

也就是人生该如何活的答案。

它回答了世界最基本的特性以及我们对世界体验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树立一个世界观,哲学努力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这对整个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二,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

第三,我和我周围的人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社会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第四,我怎样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我能确定我了解了什么吗?

第五,宗教提供了答案吗?上帝存在吗?

以上这五个问题就代表了人类经验的最基本方法:

一是,人性,或者自我和身份确认;

二是,道德价值和行为;

三是,社会和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四是,知道和理解;

五是,超然或卓越。

哲学家努力地回答它们,并把答案结合到一套理论体系中,使得全部人类经验都可以解释得通。

对照上面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哲学的实用所在。

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

——影响到你的自我形象、对自己的感觉。

我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

——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向。

我与我周围的人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社会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它影响你的为人处事,是否要参政,以及你相应会在以后可能面对什么类型的变化。

我能确定我了解了什么吗?宗教提供了答案吗?上帝存在吗?

——影响你对自己信仰和世界的信心或狐疑。

你对世界的观点,比如:是恶意还是善意,是可预知还是混乱,都会影响到你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和感觉,甚至影响到你的就业、你的择偶、你的投资等。

如果你认为上帝存在,你对所有事物,包括你自己、他人、自然世界、死亡、道德、信仰……的看法与你说“不”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坤鹏论:哲学最没用?(上)-坤鹏论

有人可能会说,我没有世界观不也一样活得好好的吗?

坤鹏论的反问是,人生就这么一回,浑浑噩噩地活也是活,明明白白的活也是活,为什么不活明白些呢!

比如:通过哲学思考,想明白了人生其实没有意义,那么便会从心底认同——活在当下;追求自我穷尽,追求穷尽既定一切;感受当下生命的每一个细节;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创造,不停地超越,活成真实的自己。

世界观的树立,犹如迷雾之中突然的豁然开朗,那种感受是一通百通的通畅,整个人生都顺滑、流畅起来!

亦或者像一直徘徊于山峦叠嶂找不到出路,就在霎那的峰回路转之间,前面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人生从此变得一览无余的明澈和通透。

同时,人们都很好奇。

我们总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知识确实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事实。

但是,我们还想知道这些事实彼此是怎样相辅相成的,而这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如同一幅无比宏伟的图景,只有通过哲学才能看到。

树立世界观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们有一种给自己定位、了解自己的强烈愿望。

每个人都需要确认自己是怎么回事。

人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和别人有什么异同。

这些自我认知感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信仰和价值观。

我之所以为我,只在于我的思想。

我信上帝还是不信?

我认为别人值得信任还是不可靠?

对富人是羡慕嫉妒恨吗?

对穷人是同情还是鄙视?

人们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一,而就是这些答案才决定了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些基本信念和价值观,还有以此为基础的行为,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的核心内容。

所以,建立你的世界观就是建立你的自我。

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曾说过:“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如果我们将实用定义为——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那么,哲学无疑是最“实用”的学科。

哲学能够帮助你在人生的整体方面取得成功,但不会必然体现在金钱这一方面。

哲学思考是个极其有回报的行为,它一定能给你心灵上的平和、内在力量或信心。

哲学是爱智慧,所以它的目的不是让人感觉比原来更好,而是更有智慧。

它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而不是由追求愉悦的欲望推动。

所以,有时,追求知识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一入哲学的大门,哲学家都甘愿或陶醉于痛并快乐着。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