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优秀的我们,在现实中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坤鹏论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如何选银行股系列开始渐入佳境,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重中之重。

而且它们不仅针对银行股,就是其它行业的股票也适用。

所以,坤鹏论会开始放慢讲解的节奏,争取每一天、每一篇都能和大家一起掌握得更扎实。

五、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

盈利能力和准备金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程度合在一起又被叫风险抵补指标组合,它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

什么叫抵补指标?

说白了就是,如果你赚钱的能力大,抵抗和弥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也大。

比如:你每年能赚100亿元,那100万的风险损失对你来说不值一提。

但是,如果你每年赚10万元呢!显然100万元的损失很可能会逼得你倾家荡产。

这就是所谓的,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

可惜,天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优秀的我们,在现实中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成本收入比

公式: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100%=(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100%

指标标准:成本收入比≤35%

注意,这个标准有点混乱,有写45%,也有说35%。

就连监管机构自己的文件都不一致,文件正文写45%,附件里却写着35%。

根据坤鹏论查阅读多方资料以及与银行人士沟通,银行实践的都是35%。

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的是,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是银行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

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在多家银行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而且,多年的趋势应该是稳定的曲线,大起大落不符合企业运营逻辑,有粉饰财报的嫌疑。

同时,也不能高过或低过同行太多,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2.资产利润率(ROA)

公式: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指标标准:资产利润率≥0.6%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这种计算方法相当于加权平均,是整个年度(或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让只选择期末总资产的静态指标变成动态指标。

资产利润率就是鼎鼎大名的ROA,又称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

净利润从财报合并利润表中直接取数,为了具有可比性,要选择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属于少数股东的。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期初和期末总资产数据,直接使用财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和期末资产合计即可。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1)资产利润率衡量的是企业盈利能力

ROA是业界应用最广泛的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它们赚钱的工具和材料是资产,茅台生产出白酒,靠的是原材料、靠酒窖……这些都是它的资产。

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更容易理解,它们做的是钱生钱的生意,钱就是它们赚钱的工具和材料,就是它们的资产。

所以,ROA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具体到银行,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银行在拓展收入渠道、提高产品收益水平、控制负债成本等方面越有效。

另外,ROA越高,还反映出,企业能够通过内源性资本积累夯实资本充足率的基础越扎实,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

为什么这么说?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ROA体现的是,公司管理层运用股东和债权人出资所形成资产的获利能力,或运用全部资本的效 率。

比如:一家公司没有任何负债,那么它的所有资产均来自股东投资,没有任何杠杆作用,如果ROA能够优于同行平均水平,完全可以说明该公司的管理层很牛,自力更生的能力极强。

而我们投资股票,其实就是请别人利用我们的钱生钱,选与不选的关键就是要看他们生钱的效率。

而ROA就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之一,而且它让投资者可以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2)对资产利润率进行拆解分析

坤鹏论认为,总分总法则就是解决世间几乎所有问题的最佳法则。

比如这个资产利润率,我们列出其因果公式,就是找到其本质组合,就是对它进行了最合理的拆解,绝对不带无用的水分。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有了这样的拆分,再具体分析就简单多了。

资产利润率的进一步拆分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收益能力的财务分析,将其分解为收入净利润率和资产利用率的乘积,检验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资产管理的综合体现;

二是从收益能力的风险分析,将其分解为风险资产利润率和平均风险权重。

(3)ROA的财务分析公式

公式:资产利润率=净利润率(NPM) × 资产使用率(AU)

其中:

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总收入×100%

——它衡量的是每一块钱资产所带来的利润,衡量的是企业的营业绩效水平。

资产使用率=营业总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

——它又称资产利用率,反映业务经营及获利能力,它衡量的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在银行业它一般被称为资产使用率,有点类似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

营业总收入的数据直接从财报合并利润表营业收入合计取数。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有些朋友会疑问,下面那个营业外收入要不要加到营业收入合计中呢?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营业外收入不算营业收入.

因为,从本质上讲,它是利得,而不是收入。

会计上,收入指: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要注意,“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个关键描述。

营业外收入则指的是,企业非日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比如:债务重组利得、某些政府补助、捐赠等。

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它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的费用配比。

(4)净利润率——收益能力的财务分析

净利润率反映的是: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企业控制成本费用和利用税收政策的能力。

净利润就是,每单位收入最终形成净利润的比例。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每单位收入形成的净利润越多,且经营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如果营业收入增加,一般来说企业的净利润也会增加。

但是,如果想要提高利润率,则不仅要增加营业收入,还需要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开支。

其中,银行的经营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到利息支出、非利息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税收成本等子项进行分析。

可以说,净利润率代表的是企业盈利性资产的收益能力。

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的净利润率会明显高于竞争对手。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很有可能,它具有某种长期的相对竞争优势。

如果这个比值持续低于10%,说明企业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这个行业没有一家公司能维持竞争优势。

如果是10%~20%之间,该行业中的公司很可能存在黑马。

不过!

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并不符合上面的规律。

因为,金融行业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

而且,金融机构的光明大道永远是——收益应该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实现,不能够超出其风险管理能力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如果金融类企业出现异常高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其风险管理部门过于松懈。

请记住,撒币谁都会,关键的是放出去的钱还要收得回来,依靠的就是风险管理。

所以,金融企业的高净利润率往往暗示着它可能在为所谓的高收益率承担巨大风险。

想想前些年那些互联网金融企业,财报的净利润令人艳羡,净利润率更是高得垂涎。

结果呢,大多数都成为了代价!

另外:

净利润=营业收入-成本总额

其中:成本总额=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税金

因此,对于利润率指标的分解,还可以通过以下附加指标衡量:

税收比率=纳税总额÷营业收入总额×100%

非利息支出率=非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总额×100%

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营业收入总额×100%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上面任何一个指标越低,都表示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大。

如果对以上指标再加以分解,可以涉及到银行所有支出项目与盈利水平的具体联系,如:

利息支出可分解为存款利息支出和非存款利息支出;

非利息支出可分解为工资福利支出、手续费支出、其他营业支出等;

税金可分解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就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层层分解,来衡量银行的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五)-坤鹏论

(5)资产使用率——收益能力的财务分析

资产使用率指的是,生息资产或是产生投资收益的盈利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

它反映的是,银行资产的利用效率,该比率越高,表明银行的经营效率越高。

它还反映出,银行运用单位资产所产生的收入的比例,体现了资产组合的构成和各项资产的收益。

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单位资产中盈利资产占比越高或者各类盈利资产业务创造收入的能力越强。

资产使用率除了从数字上分析,还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主要分为:

第一,资产结构

从资产结构上,银行资产可以划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两部分。

两者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此外,生息资产可进一步按资产性质细分,例如分为存放央行、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

生息资产的内部结构和各项生息资产的收益率都会影响到银行生息资产的收益状况。

这里就有一个指标:生息资产率。

公式:生息资产率=生息资产÷资产总额×100%

这个比率反映的是生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银行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能产生实际的收入。

显然,该比率越高,资产使用率也就越高。

对于生息资产的数据,可以直接在银行的财报中找到,其中会专门列出。

第二,收入结构

从收入结构上看,银行的收入总额可以分解为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部分。

利息收入,主要是贷款利息,这里面赚的就是存贷差,还有办理贴现业务所取得的贴现利息和在金融机构往来中所取得的利息。

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收入等。

非利息收入主要是两部分:

一是自主投资业务,银行吸收了存款以后,自己会去做一些投资,受制于存贷比限制和资金充足率的管制,银行的大量资金都配置在国债和金融债里。

另一块业务就是理财,我们到银行去买的理财产品,其实大部分都是银行从其他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券商、信托等)定制的产品,银行本身不发行产品,他们只是产品的搬运工,只是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另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占比很少的手续费、托管费等,统称“通道费用”。

一般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为15%~25%之间,普遍认为非息收入占比越高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越好。

营业外收入,主要是一些物料变价收入,例如:低值易耗品和其他废品等变价的收入;罚款收入;其他收入等。

一直以来,国内的银行主要靠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支撑。

我们可以通过收入结构看出商业银行的毛收益主要来自哪一类收入。

怎样才能得到银行的收入结构呢?

一个是从研究机构获取;

另一个是在一些专业性文章中寻找;

最鲜活的办法,当然还是自己通过财报数据进行整理计算,银行在财报中都会列有各类收入的明细,只需要耐心和细心。

通过上面的分析,显然,如果银行想要提高资产使用率,方法就是从扩大生息资产占比、提高生息资产收益率、提高非利息收入等方面入手。

明天 ,坤鹏论继续讲收益能力的风险分析,会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RORWA。

(未完待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注:坤鹏论由三位互联网和媒体老兵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组合而成。坤鹏论又多了位新成员:廖炜。即日起,坤鹏论所有自媒体渠道对外开放,接受网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写科技、互联网、社会化营销等,欢迎投稿给坤鹏论。优秀文章坤鹏论将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官网等多个渠道发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回复“投稿”查看,自媒体人可加QQ群交流,群号:6946827